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的新能源挑战

2009-03-12 13:13来源:全景证券频道关键词: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能源有多重要?看看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位被美国人寄予厚望的新总统上台后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新能源牌,预计在未来十年,美国将投入1500亿美元(约1万亿人民币),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商业规模扩大。
  “未来的能源格局将由资源主导转向科技主导,设备和技术是决定能源利用状况的关键因素。”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换句话说,在不久的将来,占有油气、煤炭等常规石化能源并不意味着占据了能源的制高点,随着新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历史进程的推进,谁掌握了先进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谁才拥有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事实上,中国在主推新能源科技创新方面早有动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公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编制完成《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11月,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更是联合发布《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支持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
  尽管在重点发展新能源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几乎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接受本报采访的几位专家认为,与国际先进的能源制造和技术相比,中国仍然存在差距。
  关键的1%
  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是用晶硅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家,中国已经基本成熟地掌握该项商用技术,但在关键的数据――光电转换效率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自1953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硅电池技术以来,几十年间,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从最初的6%提升到超过20%。
  “国外先进企业的设备(的光电转换效率)基本已经高出20%了,一般来说比我们大规模生产的光电池高出1到2个百分点。高1个百分点多产生的电力就已经相当可观了。”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在石定寰看来,作为工业后进国家,生产工艺和装备制造能力还有待提高,是中国光伏制造业落后于先进国家的原因。
  造不出的2兆瓦
  技术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的风电制造业。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的风电总装机容量接近1300万千瓦,已经超过核电,晋升全球第四大、亚洲第一大风电装机国。而在未来的十年,中国风电还将迎来跨越式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越1亿千瓦――比5个三峡工程还要多。
  但遗憾的是,风电设备大型化的产业趋势,却成为中国企业难以承载之重。“2兆瓦以上的机组,国内厂商基本无法生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说。
  本月,总部设在沈阳的第一能源公司(A-power)正计划组装2.7兆瓦,可量产的世界最大风电机(注:世界上最大的风电机组为4.2兆瓦,但并未实现量产),但遗憾的是,该公司首席运营官林申告诉记者,这个连叶片加塔筒加在一起有三四十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却没有一个零件来自国内生产――这大大提高了风电机组的价格。
  如何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并消化吸收国产化,正成为中国风电制造企业的当务之急。有研究表明,经国产化的风电机组,价格可比同类型进口机组降低 10%~20%。
  而对于周凤起而言,他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随着中国风电的持续发展,10年后中国可能拥有上亿千瓦当量的风电机组。“上亿千瓦,是人类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风电容量,如何与这么大容量的不稳定电力进行配套,是未来电网建设的一个挑战。”周凤起说。每年需2万亿
  要提升中国新能源的技术水平,需要切实的投入。咨询公司麦肯锡2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要想转型成为“绿色经济”,需要在未来20年投入巨量资金。
  根据麦肯锡的估算,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平均每年需投入1.5万亿~2万亿人民币,才能有效部署必要的绿色技术。而如果这笔钱有了着落,则届时,中国将能实现进口石油需求减少30%~40%,同时对煤炭的依赖程度也将从目前总发电量的81%降低到34%。
  尽管这份“玫瑰色”的报告可能不会实现,但上个月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中国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其中仅2009年的电力投资就达到5800亿元,大多集中在核电、风电等新能源上。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去年底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国际经济衰退和能源需求疲软,为我国引进先进能源技术和装备创造了比以往更为有利的条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