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特高压设备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达到90%

2009-04-27 11:3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建设工程中,设备的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达到国家发改委规定的70%的国产化率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向引领世界输电技术的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处长呼淑清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后续工程将进一步推进国产设备,国产化比率也会更高。”

  “所有设备看不到一个外国商标”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自1月6日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目前已经安全运行超过100天。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在这个工程中,我们采用的所有设备,看不到一个外国商标,所有的设备都是国内生产的,没有一台整机是从国外进口。可以说,这是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输电线路。”公司了解到,我国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创造了一大批世界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国家电网纪录:额定电压1000千伏、额定容量1000兆伏安单体变压器,额定电压1000千伏、额定容量320兆乏高压并联电抗器为世界首次研制;单柱线圈的电压达到1000千伏、容量达到334兆伏安,创造了世界记录;开合110千伏、210兆乏超大容量电容器组的开关以及110千伏干式并联电抗器,达到世界同类装置最高水平……

  这些纪录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在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在特高压领域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电工界的重视,特高压交流1100千伏电压已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大电网组织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可靠运行,证明我国已经具备了特高压输电的科学研究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和工程建设能力,也说明我国可以开始考虑建设百万伏以上的特高电压输电网作为骨干电网。”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表示。

  装备制造:从追赶到引领

  由于特高压工程项目在国内尚属首创,技术设备新、实施难度大,几乎没有成功的商业化运行经验可供借鉴。通过参与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建设及投运,国内有100多家装备企业参与了特高压设备的研制和供货: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由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保定天威保变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断路器由西安西开高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和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国外企业联合研制、产权共享,保护控制系统由南瑞、许继等企业研制。

  “国内制造企业做到不同制造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呼淑清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全面提升了50万伏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特高压工程还带动了输变电企装备、试验的大发展,现在就连国外企业都要到国内来做实验。”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也撰文称:“通过特高压设备研发,将推动常规750千伏和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产品的设计和可靠性提升。”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

  4000亿支持国企做大

  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未来15年投资规模4000亿,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的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工程,在设备采购方面第一次对外资企业亮出禁止令。总规模约2500亿元的特高压输电设备市场(设备占电网总投资的60%左右),将几乎全部由国内企业分享。

  “在今后的特高压工程建设中,工程将会进一步推进国产化,国产设备率将会更高。”呼淑清说。目前已明确的政策是,除部分关键技术可由外方提供支持外,不允许外资及其控股的合资企业参与设备的研制和投标。这意味着西门子、东芝等外资巨头将被阻挡在特高压项目门外。

  据悉,国务院将研究开发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装备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在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十大产品规则中,已经运行的特高压工程赫然位列装备制造业所需依托的重点工程之一。(《中国能源报》 王旭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