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英研究机构为中国描绘经济发展的低碳之路

2009-04-30 09:34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低碳绘经济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 程云杰)英国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29日在北京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中国,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长脱钩虽然具有挑战但是可以实现,并且有不止一条道路来实现。

    这份题为《中国能源转型——低碳发展之路》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是现在的8-13倍,但能源强度将比现在显著减少76%到87%。至2020年,碳排放会比2005年高24%到72%,但其后碳排放会逐步减少,并于2050年削减到比2005年低15%-70%的水平。

    这一判断主要基于研究者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描绘的四个情景,这些情景的大致差别在于对累计碳排放目标的设定,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以及中国社会对平等和效率的态度。

    报告的撰写人之一、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苏塞克斯能源研究小组研究员王韬说,四个不同的情景都证明了尽可能早地进行减排和达到碳排放峰值对中国至关重要。他说,2040年达到排放峰值将太晚,而2010年又不太现实,因此,中国的碳排放在2020年至2030年间达到峰值并随后下降将是中国全力支持全球稳定气候行动的最现实贡献。

    他说:“我们并不试图为中国选择特定的碳排放目标或者具体的低碳发展路径,只是希望指出一些发展的可能以及要将它们付诸实施会对投资、经济结构及中国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来自伦敦的这份报告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评估——即将二氧化碳浓度水平维持在450ppm的全球目标,按照人均排放和单位GDP排放的方法将中国在21世纪的累计排放目标确定在700亿吨到1110亿吨。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的马爱民在报告发布会上致辞时透露,中国正在着手研究十二五期间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气候变化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中国希望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以及对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看法。

    他说:“关于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制度谈判正在进行,由于谈判方的利益不同,谈判变得错综复杂,金融危机也为谈判增加了新的变数。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决定了中国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仍会进一步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但低碳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王韬说,没有中国和美国参与的后京都国际气候变化协议框架将不会取得任何实质效果,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这样一个国际国际气候变化协议框架必须充分保障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

    王韬说:“发达国家必须履行他们的一再承诺,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没有这些支持,中国将很可能难以像她所需要的那样迅速的实现向低碳发展道路的转型。”

    王韬认为,中国的低碳发展关键在于其经济与产业结构是否能成功实现向更加均衡的服务经济及高科技附加值产业的转变。除此之外,能源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尽管从目前来看,工业部门能效提高的潜力最显著,要实现能源效率的目标,中国政府还需要尽早关注正在快速发展的生活和交通部门。

    这份历时3年、长达73页的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在替代化石能源和满足中国未来能源需求增长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报告预计,如果能有合适的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将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到2050年,再生能源将会满足中国能源总需求的40%、电力需求的60%以上。此外,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超过中国现在的火力发电装机量和总发电装机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查看更多>绘经济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