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09年对于90岁高龄的詹姆斯%26middot;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来说是够忙的。这位%26ldquo;盖亚理论%26rdquo;的提出者、曾被人称为%26ldquo;疯狂科学家%26rdquo;的英国天文学家最近出版新作《消失的盖亚:最终警告》,他把矛头指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言论也越来越悲观。《自然》杂志称读这本书%26ldquo;就好像听到了BBC宣布世界末日到来一样%26rdquo;。
此外,洛夫洛克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表示,他要今年晚些时候成为一名%26ldquo;太空人%26rdquo;,用自己亲临太空的形式告诫我们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人类将面临突然的灾难,届时惟一的自救方式只能是离开地球家园。
从%26ldquo;美丽女神%26rdquo;到%26ldquo;复仇女神%26rdquo;
一直以来,洛夫洛克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次他发表的观点惊人的悲观,充满了末日到来的震撼,连新书的副标题都题为%26ldquo;最后的警告%26rdquo;。
最初的%26ldquo;盖亚理论%26rdquo;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盖亚是一个积极的地球整体,它能够自我调节,维护平衡,为地球上的有机体提供适宜的生命条件。洛夫洛克在后期发表的作品中转换了情绪:现在的盖亚女神苍老、报复心强,似乎随时都会爆发她的愤怒,让人类舔尝自己贪婪的代价。新书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除了权威期刊《自然》称这书带来了%26ldquo;BBC警告世界末日%26rdquo;之外,其他媒体也分别用%26ldquo;震撼%26rdquo;、%26ldquo;强大%26rdquo;等词汇来评价这本书。
洛夫洛克永远是媒体的座上客,备受关注。虽然曾经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重要研究者,但他在科学界却始终没有什么名分,说好听点,他被称为%26ldquo;独立科学家%26rdquo;。和其他科学家不同,他没有大学教职,不属于任何研究机构,没有学生。当然,不管对错,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盖亚理论对科学思维的重大影响。
洛夫洛克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以气象学家的身份开始研究地球。他发现,从大气化学的角度来看,地球极其不稳定。但它却依然存在了几十亿年。因此,地球自身肯定拥有某种力量来维持稳定,就像一个生命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一样。在洛夫洛克的邻居、小说家威廉%26middot;戈尔登的启发下,洛夫洛克把这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有机系统叫做%26ldquo;盖亚%26rdquo;。在古希腊神话中,盖亚是大地之神,又叫做%26ldquo;母神%26rdquo;或%26ldquo;大神%26rdquo;,显赫而德高望重。她是世界的开始,所有的天神都是她的后代。宙斯是她的孙子。事实上,西方人一直到现在还常用%26ldquo;盖亚%26rdquo;来代称地球。
洛夫洛克假设,地球是一个复杂精致的超级有机体%26ldquo;盖亚%26rdquo;,它的大气圈、岩石圈、低温层、水圈等各个组织都在积极互动,将地球的气候和生物、地理、化学条件维持在最佳状态。后来,洛夫洛克和他的支持者们将这一假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们认为这一假设已经在事实上被证明了。
疏忽错过诺贝尔奖
%26ldquo;盖亚假设%26rdquo;的提出与洛夫洛克在NASA的工作有关。上世纪60年代,他在NASA参与火星生命探测任务。在此过程中,洛夫洛克对火星大气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火星的大气几乎处于化学静止平衡状态,氧、甲烷和氢都极少,二氧化碳却非常多。在洛夫洛克看来,如此静态的大气与地球活力十足、灵活多变的大气成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充分地意味着火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的。不过即使这样,NASA依然发射了一枚枚的探测器去火星上寻找生命。
此外,洛夫洛克也是一位发明家。上世纪50年代时他就发明了%26ldquo;电子捕捉器%26rdquo;, 他在科学界第一个发现大气中充满了泄漏出来的氟利昂。可惜的是,洛夫洛克错误判断了这一发现,认为这是无害的。有意思的是,在听了洛夫洛克关于氟氯烃的讲座之后,另两位科学家洛兰德和莫林那受到了很大启发,他们开始研究氟利昂,并在1974年发现氟利昂光合作用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他们最终在1995年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当然,洛夫洛克对科学最大的贡献还是%26ldquo;盖亚理论%26rdquo;的提出。支持这一理论的人会认为其意义大到完全改变了后来的大气科学的发展走向。它也成为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大旗。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26ldquo;盖亚%26rdquo;假设在科学界内部并没有被完全接受,洛夫洛克甚至成为被奚落的对象。洛夫洛克认为,地球自身有着反制回馈的机能,能够将有害因素去掉。他著名的言论就是:%26ldquo;地球是活着的!%26rdquo;这一假设挑战了古典科学观,不少他的科学同僚批评他的论点不科学,认为他的论断过于主观,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地球也是一个生命。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26ldquo;伪科学%26rdquo;、%26ldquo;不科学%26rdquo;、%26ldquo;疯狂科学家%26rdquo;等头衔套在了他的头上。
继续语出惊人
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及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最热的话题,科学家们也越来越发现全球各个圈层的复杂性和互相作用,%26ldquo;盖亚假说%26rdquo;正在逐步地被接受。1997年,洛夫洛克获得了号称环保界%26ldquo;诺贝尔奖%26rdquo;的%26ldquo;蓝行星%26rdquo;奖。
然而,洛夫洛克还是没有进入主流科学界。他的语出惊人一次次地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26mdash;%26mdash;%26mdash;尤其是在气候变化领域。洛夫洛克将%26ldquo;大气变暖%26rdquo;叫做%26ldquo;大气加热%26rdquo;,坚信惟一能阻止%26ldquo;大气加热%26rdquo;的方式只有核能。他在《盖亚的复仇》一书中大力提倡核能。他认为,与核能的作用相比,风能、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只是%26ldquo;小儿科%26rdquo;。
这一言论引起了反核能人士的强烈抗议。他们认为在铀矿开采、核电站建造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更别说这会增加恐怖袭击和核意外的发生概率。但洛夫洛克则认为,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地球%26ldquo;发烧%26rdquo;并最终带来的灾难相比,任何核能带来的威胁是%26ldquo;小巫见大巫%26rdquo;。
在他的书中,还有其他很多惊人言论,比如他认为对于地球上的60多亿人而言,%26ldquo;可持续发展%26rdquo;只是一个幻想,他认为更应该提的是%26ldquo;可持续后退%26rdquo;。在洛夫洛克看来,现在大部分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都没有抓住重点。他说:%26ldquo;我听着他们谈论地球,就好像是另外一个行星,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有人讨论冰川融化,有人讨论热带雨林危机,但没有人将这些放到一个地球的整体环境中来讨论。如果你这么做了,你就会发现小担忧们会组成一个可怕的大危机。%26rdquo;
而在新书《消失的盖亚》中,洛夫洛克将矛头指向了IPCC。他说《京都议定书》是一个笑话;说欧洲的碳交易是一个骗局,只会增加企业利润却无助于减排;说给一个世纪设置气候变化的模式毫无作用,尽管这个模式推出了气候变暖的渐变过程,但真实的气候系统复杂多变,大地、海洋、大气相互关联,没法用简单的模式概括出来。洛夫洛克认为,气候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热系统中,一旦那天到来,任何行为都是为时已晚。%26ldquo;我觉得面对正在发生的情况,人类的反应很迟钝。《京都议定书》已经制定11年了,几乎什么都没做。%26rdquo;
如果说,关于大气变化模式的疑问还会受到一些科学家的支持的话,那更具争议的是洛夫洛克关于人性的言论。洛夫洛克经历过二战,知道面对战争等灾难的时候,人性是如何变恶的。他认为灾难在某天会突然降临,导致地球大部分人口的死亡以及大规模的行星移民。他坚信,盖亚和人类社会都会面临崩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这名90岁老人称为%26ldquo;绿色英雄%26rdquo;。他的书一次次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洛夫洛克的言论越来越悲观,但一直未受到主流科学界的重视。也许真会有一天,大家会发现他是对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省份2025年6月各类型电源规上发电量排名情况,包括总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水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1、总发电量2025年6月,规上总发电量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内蒙古681.3亿千瓦时、广东省591.4亿千瓦时、江苏省505.5亿千瓦时、四川省504.7亿千瓦时、山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