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我国电价改革有望提速 举措频出可能是信号

2009-05-19 11:16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电价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2年迄今几乎陷于停滞的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即将重启帷幕,作为新一轮电力改革的核心,电价改革有望提速。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2002年迄今几乎陷于停滞的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即将重启帷幕,作为新一轮电力改革的核心,电价改革有望提速。

“电价改革的机会成熟了”,一些业内人士日前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来自各方的观点认为,从2002年迄今几乎陷于停滞的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即将重启帷幕,作为新一轮电力改革的核心,电价改革有望提速。

电价改革时机日渐成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资深电力专家沙亦强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去年底以来,特别是今年一季度,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双双下滑,为我国资源性产品性格调整提供了契机。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工业增长速度放缓,长期存在的能源供需矛盾随之缓和,这也为电价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专注电力研究的民族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陈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目前电力需求趋缓,为电价改革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很多业内人士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将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这是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对电价改革作出明确表述。沙亦强认为,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涉及很多,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单单提到电价改革,可见电价改革的重要和迫切。

实际上,我国电价机制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管理体制的变革不断改进和完善。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颁发了《电价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电价改革实施办法》,明确了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的改革方向。

但是,受多种原因影响,电价机制改革进展缓慢。诸如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交叉补贴严重的销售电价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采访中,不少专家分析认为,电价改革推进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电价水平总体偏低,推进电价改革短期会导致电价上涨。在过去几年间,CPI、PPI高企的背景下,国家对电价的调整始终持十分审慎的态度。而目前的经济环境为电价调整创造了良机。

输配成本独立核算是关键

陈伟认为,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注定了电价改革的复杂性。据了解,从2003年决定改革电价体制之后,五年中电价只调了9分多钱,平均一年调整不到2分钱。可见政府对调整电价的谨慎。

我国目前的电价构成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部分。其中,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均处于政府的调控之中,而输配电价仍以购销差价方式体现。即通常所说的“抓着两头,不管中间”。前两者因为由政府主导定价,无法及时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而输配电价则是由电网内部核定,价格不透明,无法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使电力上下游节约成本、强化管理。去年国家电监会公布《2007年电价执行情况监管报告》时就对跨地区电能交易中的“不公正、不透明、不合理”作了披露,被列为全国电价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陈伟告诉记者,作为此轮电价改革的关键点是输配成本核算。

国家电监会前副主席邵秉仁在今年“两会”期间也表示,电价改革必须在电价成本的核算上有所突破,这就涉及到输配分开。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更是一针见血指出,电价改革不是单纯的“煤电价格联动”,关键应该是“理顺电价形成机制”。

当前我国还没实现输配分开,输配环节还没有做到独立核算,也没有独立的输配电价,严重制约了电力的跨省跨区交易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输配电价的透明化已势在必行。而目前被认为可行的方案主要是采取两手策略:一是对电网资产和成本进行财务独立核算,并分别核定输电电价和配电电价。另一策略是加紧进行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解决输配电主业、辅业混业经营问题。针对辅业和主业在人员与业务上的双关联特点,重点是将电网旗下的施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等辅业单位划归为竞争领域企业,让其全部走向市场,同时大力开拓完全市场化的业务。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输配电价机制应有利于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和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并且建立有利于促进电网可持续发展,激励电网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输配电成本监审办法。

举措频出或是提速信号

虽然在外界看来,电价改革推进缓慢。但实际上,国家在电价改革方面一直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对电价采取了一些市场化改革措施,如出台标杆电价政策、实施节能调度、制定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等。

特别是近半年来,有关部门更是动作频出。国家发改委近期出台了输配电价标准。有消息称输配分开核算的工作已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分别进行试点。3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对15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电解铝企业开展直购电试点工作,同时取消各地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措施,合理调整峰谷电价等需求侧管理措施。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也被外界解读为电价改革将提速的先兆。

陈伟认为,电价改革进一步推进就要涉及到输配分离。如何均衡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的利益将考验管理部门的智慧。而输配电价一旦规定,就将实施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适当松动,即“抓住中间,放开两头”,这与当前“抓着两头,不管中间”的方式刚好相反。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电价问题不仅仅是指电价水平,还包括电价结构和电价与其他能源的比价。不能只关心电价水平,忽视了电价结构和比价。由于电价结构不合理,交叉补贴严重,被补贴用户电价水平偏低,与其他能源比价不合理,不仅造成了电力能源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价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