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我国火电建设60年卓然立于世界之巅

2009-09-03 10:10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火电装机容量火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力工业成就系列报道今天开篇了,该报道分为火电篇、水电篇、新能源篇、核电篇、电网篇、供电篇、环保篇、改革篇等8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将以相继刊发本网记者采写的《火正神州》、《功迈大禹》、《追风逐日》、《纵横经纬》、《春风如晤》等系列综述。


  本组报道主要通过对已届耄耋之年的、曾经叱吒中国电力工业风云史的部分权威人士和历史亲历者的寻访,讲述60年来新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决策背景和重大事件的精彩片断。新中国60年电力工业成就非凡,共和国建设者们的丰功伟绩如高山仰止,方方面面的报道线索千头万绪,由于版面篇幅和我们的阅历所限,我们的报道难免挂一漏十,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古有传说,帝喾在位时,颛顼之子重黎,官位“火正”,即火官。重黎忠于职守,帝喾赐以“祝融”的封号,以此勉励重黎继续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来光明。


  生活在这片古老神奇土地上的人们,几千年来感恩并敬畏着这位光与热的使者。然而,1879年5月17日,美国总统格兰特途经上海,给中国人带来第一次电能使用体验,同时也颠覆了几千年火神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从此,中国能源的使用掀开了全新一页。


  三年后,英国商人在上海乍浦路建设的中国第一个火力发电厂开始供电。尽管这个发电厂容量仅有12千瓦,却紧跟全球发展脚步,只比世界第一座火电厂晚建7年。


  然而,旧中国战乱频仍,这把光明之火并没有越烧越旺。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火电装机容量仅169万千瓦,设备设计制造完全依赖进口,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不言而喻。


  时光之轮仅仅转过60年,火电发展的大车却驶出万里之远。截至2009年7月30日,我国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就达60902万千瓦,是1949年的360多倍,国产百万千瓦级大型机组星罗棋布,我国火电建设屹然立于世界之巅。


  60年从满目疮痍到世界之巅,这不能不说是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那千千万万个电力人就是书写奇迹的人。


  “现在的发展速度真是以前难以想象啊。”81岁高龄的杨勤明毕生从事火电事业,谈及我国日新月异的火电建设感慨不已,“1956年淮南田家庵电厂投产一台6000千瓦的机组,那是我国第一台国产火电机组,在当时就是很大型的机组了。而现在这样的机组都应该列入‘上大压小’淘汰之列了吧。”


  淮南田家庵电厂这台当时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机组,技术来自当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捷克,由上海锅炉厂、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发电机厂引进。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电力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前苏联、捷克成了中国火电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技术源。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156项重点工程中,有24项电力项目,除了丰满水电站外,其余均为火电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奠定了新中国火电发展的基础。1957年末,我国火电装机容量达361.6万千瓦,是建国初的2.15倍。


  从“二五”开始的二十年,我国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化大革命”,火电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起起落落,这一代电力人也在曲折中不断探寻适合中国的火电之路。


  “‘一五’期间电力规划较好,基本没有缺电现象。但大跃进打乱了原本的电力规划,从‘二五’开始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缺电现象。”从事电力规划工作二十年的吴敬儒告诉记者。


  “大跃进那个年代,大家都讲究‘放卫星’,火电建设也不例外。”杨勤明回忆道,“太原一厂的5号机,在锅炉没装完、发电机等关键设备没到厂的情况下,先扣上大盖,装上各种临时的周边设备,汽轮机勉强转到500转/分钟就停了下来,这样也算放了卫星,报了投产。”数据显示,1959年投产的323万千瓦机组中,有200万千瓦都不具备投产条件。


  这样的大干快上模式迫使“三五”规划不得不放慢火电建设的脚步,对“二五”留下的漏洞进行填平补齐。当时又适逢中苏交恶,苏联专家在1960年突然集体撤离,这给当时的火电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从那时候开始到1978年,中国的火电专家们开始了长达18年自力更生的历程。


  “苏联专家撤离,我国专家顶上。困难肯定有,但最终都被我们克服了。”


  多年从事电力基本建设技术管理工作老专家马致中告诉记者:“那时候自己没什么基础,主要靠仿造苏联。”


  在仿造苏联的基础上,我国相关技术人员自行开发了10万、20万和30万千瓦机组,第一台机组分别于1967年2月、1972年12月和1974年11月在北京高井电厂、辽宁朝阳电厂及江苏望亭电厂投产。


  经过一段短暂的复苏,受“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想的影响,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火电建设又跌入低潮。超铭牌出力、简易施工等不合理政策使得电厂事故频发。云南开远电厂一台6000千瓦的机组在超出力至8000千瓦时甚至发生了飞车的设备严重损坏事故。直至1976年末,全国大中型电厂中仍有400万千瓦因为设备失修、缺少配套、基建结尾工程未完等原因不能发电。


  这段坎坷的经历也使我国火电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大洋彼岸的美国早就步入大机组时代,而我国火电建设还在中小机组时代徘徊。然而,电力人没有放弃,他们在为新一轮高潮默默积蓄力量。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火电建设经历了多次政策变化,但人才培养、技术积累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始终没有断线。这为改革开放后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水利电力部部长、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姚振炎总结道。


  尽管发展相对缓慢,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还是比建国初增长了23倍,达398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9.7%。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装机容量查看更多>火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