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发展新能源 切忌“拔苗助长”

2009-09-10 14:57来源:中证网关键词:新能源光伏产业多晶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素有“高科技”之誉、不久前还受到政策大力支持与鼓励的多晶硅产业,忽然因产能过剩而成为调控对象,这无疑是令当初的决策者们十分尴尬的事情。多晶硅产业步入“过剩”的怪圈,“拔苗助长”式的政策难辞其咎。


  如果当初在鼓励、支持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产业准入设定较高的门槛,对市场风险给予应有的提示,对节能环保提出严格的要求,那今天这种高端产品极其短缺、低端产品严重过剩、节能环保问题多多、社会资源白白浪费的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政府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加区分地给予政策支持,不设门槛地纵容“跑马圈地”,对项目重“量”轻“质”,导致投资一拥而上,而在风险提示和行业监管方面却“缺位”,无疑会给行业发展埋下隐患。


  当年多晶硅行业被暴炒,如果说一开始是多晶硅的高价暴利诱惑点燃“星星之火”的话,那么政策大力支持无疑助推多晶硅项目呈“燎原之势”,加上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多方合力之下,多晶硅行业走向过剩势必难免。


  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以2050MW的产量跃居全球第一,但装机容量仅为20MW。我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几乎全部出口,并网光伏发电应用比例微乎其微。此外,多晶硅核心技术也被国外企业垄断,目前其平均成本为每公斤30美元左右,而目前中国较优秀厂商的成本也高达60-70美元。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新能源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政府支持鼓励新能源产业,不能脱离市场需求搭建“空中楼阁”。眼下,国内光伏产业的产业链并不完整,从全局而言,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以及终端需求都在国外,这样,不但使行业隐藏了无可预料的风险,还会使国内产业规模没有比照,很容易导致无序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另一方面,行业单靠政府补贴支持也不是长久之计。目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发电,此前敦煌的光伏特许权招标中标的价格为1.09元/千瓦时,而传统能源只有0.3元/千瓦时。光伏电价如同其他新能源电价一样,尚未向消费终端实现传导,导致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性都不够高。


  对于新能源来说,成本过高依旧是持续发展的“软肋”,如果成本不具备竞争力,就算率先“跑马圈地”,行业存续也无立足之本。新能源行业的顽强生命力应该源自市场需求推动其进行成本压缩、技术升级,而不是单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先别说政府财力根本无法支撑一个行业持续发展,如果政府的“补贴”过于慷慨,只会让从业者“要求”更多,产业更“羸弱”。


  在未来新能源以及其他产业发展中,政府予以鼓励的初衷可以通过更科学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提示风险,完善监管,而不是伸手干预,“拔苗助长”,否则很可能会过犹不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