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破解风电产业的“金箍咒”

2009-09-15 13:39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并网国家电网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电监会今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和电价政策执行情况监管报告》和《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均将矛头直指电网企业新能源发电电网接入滞后,导致风电发电无法并网的问题。


  “电网与风电行业的关系是互为依存、唇齿相依的关系,风电需要电网将风电输送出去,实现销售,电网需要风电作为电源点,支持电网生存,但目前我国电网成为风电产业发展的‘金箍咒’。”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发展新能源已成为趋势,电网不能再把风电看成垃圾电,而应尽量多收购风电,国家应尽快推出国家层面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标准。


  风电并网面临三重难题


  风电不稳定而且成本高,这影响到风电并网,世界能源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隆兴告诉本报记者,风电并网最大的问题在于风电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风电上网成本要高于火电和水电,因此对电网来说,风电不是好电。这也就增加了风电并网的难度。


  “由于风电大多在电网末端,当地电力负荷小,消化吸收风电的能力弱。尤其到了冬天大风季节,往往也是当地热电满发的季节。电网为了电力供应的安全考虑,总是限制风电上网。”浙江机电机械研究院副院长吴云东对本报记者说。


  不仅如此,风电项目审批与电网规划脱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认为,“欧洲发展新能源的经验是将新能源发展纳入电网规划,先规划电网、后建电站,而我国正好相反。”


  近年来,国家批准开工的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屡屡突破既定规划,不仅总量上得快(风电装机自2001年以来8年翻了30倍,近3年每年都有超过100%的装机增幅),而且单一项目也求大,各地争建1000万千瓦的“风电三峡”。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核准建设的风电装机共2326千瓦,实现吊装的有1227万千瓦,并网发电894万千瓦,尚有333万千瓦已吊装风机不能上网发电。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所教授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风电项目与电网规划在时间上必须有先后,现在的情况往往是,电网和风电发电没有互相配合,风场盖起来,电却送不出去,这对资金和资源都是一种浪费。”


  据国家电网预计,东北地区2010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586万千瓦,占到东北电网全部电源装机的19%,低谷负荷的63%,风电装机超过水电,成为东北电网的第二大电源,远远超过东北电网的消纳能力。


  此外,“新能源上网涉及发电预测、储能投资、标准建设等前沿技术和管理问题,而国家没有明确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投资主体和工作机制。”张永伟认为,国家对电网公司发展新能源的责权利定位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电并网,由于电力系统技术的复杂性,电网公司可以提出许多理由特别是以电网安全性为由阻碍新能源发电并网。


  解决风电并网还需多方下药


  “想用清洁能源,又不想买单,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解决风电并网滞后的关键是解决谁买单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风电并网滞后就解决不了。”林伯强反复强调。


  按我国此前的《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了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也比传统电源要高。正因为此,国家电网多收一度新能源电力,就意味着少一些利润。


  因此,“对电网要有激励政策,要规定电网的强制性市场份额。”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也表示,补偿电网所增加的成本,调动电网吸收风电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解决了,电网才能由被动变主动,千方百计多接受风电,这是根本的问题。


  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中提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获政府补贴”,对此,林伯强表示,简单说补贴,是没意义的,这是一个量的问题,补贴规模多大很关键。


  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风电份额在整体电力结构中达到10%的话,这个补贴额度大概需要3000亿元到8000亿元左右。他表示,目前问题是,“让消费者买单,不太现实,让政府补贴,政府又拿不出钱。”


  此外,“解决风电并网难的问题,应加大技术投入,强制要求风电企业安装短期(1—3天)和中期(1周)发电量预测系统。电网根据预测进行调度,并根据预测精度高低对风电企业进行奖惩。而且,还要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尤其是风电基地到用电中心的输出通道建设。”吴云东说。


  对风电并网技术,近日,国家电网公司推出《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该规定将风电并入电网的价格提高了几分钱,对风电并网的要求也设置了门槛。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风电厂商而言,此举无疑会进一步增加风电并网的难度。


  华电集团计划发展部副主任田鸿宝表示,无论是从电网安全还是从风电的长远发展考虑,国家电网制定风电并网相关技术标准都非常必要,但是若要上升到国家标准,需要相关专家充分论证,提升标准的权威性,并从发电、输配电多个角度来平衡并网标准的制定。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应该起到鼓励、支持风电并网的作用,而不是一味提高风电并网的“门槛”。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只有通过电网、电厂和设备商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尽快推出国家层面的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并网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