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贵州农村电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从35千伏到110千伏,再220千伏的几级大跨越,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为满足贵州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农村电网的建设投资力度,加快了农村电网的建设,确保了对农村安全稳定的供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全省1449个乡(镇),19669个行政村,759.5万用电户在2008年实现村村通电后,今年还将实现户户通电。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用电量的大幅增长,2008年省内售电量577.52亿千瓦时,县级以下农村售电量294.3亿千瓦时,占省内售电量的50.96%,同比增长6.36%.。贵州电网公司为贵州人均GDP2008突破1000美元,农业增加值达547.85亿元,增长6.5%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特困户有着残疾的廖应奎拿出一盏用墨水瓶做的简陋灯具,无不伤感地说:“这么些年来一直用煤油照明,照电是我们家最大的愿望。”
农村电网的发展历程
据贵州省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贵州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电,1950年至1957年,主要是集中精力安装一些柴油发电机,小型汽轮发电机组及建设示范性小水电站,解决县城的照明与打米榨油用电。1958年“大跃进”以后,随着贵州电网的形成,不断建设农用高低压输变电设备形成了县域局部电网,到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全省小水电站装机只有20万千瓦,全省无电县(装机不足1000千瓦)仍有23个。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电网也得到较快发展,贵州电网也加快向全省延伸覆盖,1986年全省86个县都通了电。
贵州较全国来说是一个比较贫穷、经济落后的省份,1998年以前,由于投资严重不足,贵州农村电网非常薄弱,大部分地区只能满足生活用电,乡镇以下没有实现全部通电,通电发展经济成为贵州农村重大迫切的任务。1998年以来,贵州省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总投资为75亿元,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55亿元、第二期投资20亿元。工程自1998年下半年启动,至2005年底计划工程已全部完成,贵州省已于2003年3月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3亿多元。至2006年底,全省乡(镇),已全部通电,通电率达到100%。
2006至2008年贵州省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共投资19.1亿元,通过三年农网改造和完善化建设,至2008年,19669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电,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一户一表率达到79.8%,电压合格率提高到93.16%,供电可靠率达到95.68%。
2009年贵州省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工程投资共计40.27亿元,其中12.78亿元用于改造完善或部分未网改的行政村,改造行政村1784个,2.9万户无电户将实现通电,全省也将提前一年完成无电户户户通电任务。贵州电网再经过2至3年的建设,全面实现农村电网100%网改。满足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建设新农村电力倾情帮扶
近几年,贵州电网公司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勇担社会责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农村通电和电力帮扶工作。
在贵州兴义最后一个无电村——晴隆县兰蛇村通电工程中,兴义供电局晴隆县供电局投资了130万元,架立108棵电杆,架设10千伏线路6.4千米,400伏线路1千米,220伏线路2.5千米,安装变压器4台,户表133块。并于2007年4月28日通电。供电局对每户的表线钱180元也免了。算下来,供电局为这个村的通电工程每户将投资近1万元,比普通的通电村高出4倍以上。晴隆县供电局副局长郑相告诉记者,这里30户村民一个月的用电量不如城市一户的用电量,就是输电设备到了报废时间,也收不回成本。
坪寨村坐落于贵州普定县西北部,距离县城45公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全村7个自然组共398户1656人,拥有耕地面积1694亩,人均年收入仅1020元,属县级二类贫困村。
2008年贵州安顺供电局党委积极遵照省委《关于开展“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与普定县坪上乡坪寨村结成党建帮扶“对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08年5月,安顺供电局针对村支委办公环境较差的实际情况,捐资3万余元为坪寨村党支部配备了电视机、接收机、DVD机、办公桌椅、沙发和村卫生室卫生器械等。捐赠1000元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基金,针对坪寨小学桌椅破旧、资金紧缺的实际困难,安供拿出1万多元购置了100套新课桌椅,同时还为学校配备了2套教学电脑、远程教学设备和部分贫困学生的学习用品。
安供在解决用电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该村种植优势把帮扶重心放在入村道路修筑上,同时积极帮助坪寨村发展优质辣椒、高产玉米、茶叶和花生种植,借助交通工具把特色农产品成批运出大山远销,助力村民增收创效。
有了供电部门的大力帮助,坪寨村党支部书记吴兴鹏满怀信心地说道:“进村公路、入组道路修好后,我村长期以来生产资料、农副产品运输常年靠人挑、牛驮、马运的状况将成为历史;同时,我们将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茶叶、辣椒、生姜、花生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和冰脆李、南玉葡萄等经济作物栽培,积极与省内外客商发展订单农业,全村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0万余元。照此推算,不出5年,我村有望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村寨,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全村共有1280多户苗族人家,故称“千户苗寨”,村民有5600多人。这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苗族的原生态文化和传统建筑,至今仍有苗家传统木质吊脚楼800多栋,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吊脚楼建筑群落,被誉为“苗族的建筑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到西江村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
走进西江千户苗寨,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街上游人如织,道路干净整洁,看不到随处丢弃的果皮纸屑;以往的电线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路灯,特别是到了夜间,3683盏“夜明珠”(景观灯)勾画了整个村寨,形成了一道非常亮丽、壮观、独特的景观,也成了游客必看的景点。保证电力的正常至关重要。
据西江供电所所长王明帮介绍,2008年4月份以来凯里供电局投入100多万元对西江村的电网进行了改造,将原高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全部拆除,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方式向用电户进行供电,为原生态的西江千户苗寨清除了“空中障碍”,对0.57千米10千伏线和4.21千米400伏线路进行了电缆埋地敷设处理,并对进户线进行了铜芯线穿管改造;对西江镇只有总容量为440千伏安的4台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增加了3台变压器,增加容量880千伏安,并充分考虑旅游给西江镇周边村寨带来的负荷增长,新架设了3.7千米的10千伏线路和对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为西江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旅游带动电量成倍增长。现在一个月,西江村用电量超过45万千瓦时,2007年平均一个月的用电量仅为16.43万千瓦时,2008年全年用电量334.9万千瓦时,2009年1至6月用电量达269.18万千瓦时,同比去年125.56万千瓦时增长114.38%。
西江镇镇长唐秋玉介绍,去年旅发大会后,电力等基础设置完善了,前来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中外游客明显增多。据新华网报道,去年四季度以来,西江实现旅游收入近2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创造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奇迹。目前,每天外地游客达到3000人之多,节假日客人暴满,汽车排队达几公里。
西江景区管理局局长杨昌智告诉记者,去年9月以来,寨里的银饰刺绣店从5家增加到63家,农家乐从60家增加到了156家。
阿侬家经营的农家乐是寨里比较好的一家,她说,一年能挣到100多万元。“仅一个月电费就是1800元左右”。
旅游业为西江村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年人个个都有手机,全村有农有车和拖拉机34台,摩托车246台,小面包车24台,中巴车12台,骄车13辆,小货车、皮卡车26台西江村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打造坚强农网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电网公司在开展的农村用电调查中发现,目前,贵州电网未实现行政村电网100%改造,行政村电网完全改造率(全省口径)只有59.26%,完全未网改或部分未网改的行政村电网仍占贵州省行政村总数的40%左右,农村低压线路改造率只有76.2%。截止2008年底,贵州省农村电网完全未网改的行政村1432个,部分未网改的行政村6581个,由于网改不完全,未改造地区的供电状况与已网改地区的供电质量和用电服务形成鲜明对比,未网改地区群众要求实施改造的愿望强烈。
贵州电网公司抓往中央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在南方电网公司的部署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3年投资330亿元打造坚强电网,相当于再造一个贵州电网,今年投资123亿元,相当于过去3年的总和,重点是城市配网,农村电网,今年农网完善和改造将投资40.27元,通过三年的建设,将满足全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接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2024年完成农网投资超1600亿元,有效消除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差异化提升灾害易发区域、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区域供电保障水平。推广“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新建服务点1.2万个,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发布分布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30日,国华投资国华(宁夏)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国能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二期项目制氢厂勘察设计服务公开招标,根据招标信息显示,国能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二期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由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系统组成,利用太阳能发电制氢。本次招标
4月29日,固安县东芦庄村的大片农田中,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纷纷吐出麦穗,正是到了灌“二水”的重要阶段。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宫村镇供电所的员工刘景亮、赵海明走进田间,检查农耕灌溉供电线路,为春灌保驾护航。东芦庄村的麦田里,一条明渠贯通南北。电闸合上,出水口好似泉眼,立刻冒出清澈的地下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聚焦创建强网兴农、服务利农、帮扶助农、增绿惠农、产业富农五大特征的“苏电兴农”乡村振兴品牌,打造助力乡村振兴“苏电实践”,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电网坚强是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基石。在强网兴农方面,国网江苏公司计划投资79.6
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关于征求《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其中指出,实施老旧配电设备升级改造。适应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发展,加快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4月10日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该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电网建设工作,全年计划投资16.64亿元实施电网强化工程、农网巩固提升工程、离网光伏乡大电网延伸工程、线路综合整治工程等四大类重点工程,全面提升青海电网支撑能力,服务青海产业发展。国网青海电力计划投资5.68亿元实施电网
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青海省全年计划投资16.64亿元实施四大类重点工程。首先在偏远地区电网建设上,国网青海电力计划投资5.68亿元实施电网强化工程,加快推进玉树第二回330千伏线路等项目建设,有效解决玉树、果洛地区供电半径长、负荷波动大等难题,大幅增强偏远地区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同时,计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仍将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全力支撑广东省“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战略目标。作为服务经济大省的能源“顶梁柱”,南方电网公司当前正以“三加快”战略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建设,加
4月3日,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在发布会上指出,2025年,推动电网升级,服务“五大枢纽”及光伏、核电、抽蓄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18项输变电项目、投产35项工程,建成长泰特高压500千伏配套线路工程。服务民生用电,完成8个老旧小区、7个住宅小区电源改造及7个易涝配电站房整治,新建、改造35条农网线路和30
“这里充电很快,服务又好,出城前把电补满,没有里程焦虑。”4月3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广州路和城南大道交汇处的万溪充电站,来自长沙的游客胡先生仅用30分钟就给自己爱车充满电。万溪充电站是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系统内首个涵盖“光储充检”功能一体的综合性场站,设有600千瓦及480千瓦超
接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2024年完成农网投资超1600亿元,有效消除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差异化提升灾害易发区域、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区域供电保障水平。推广“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新建服务点1.2万个,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发布分布式
4月29日,固安县东芦庄村的大片农田中,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纷纷吐出麦穗,正是到了灌“二水”的重要阶段。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宫村镇供电所的员工刘景亮、赵海明走进田间,检查农耕灌溉供电线路,为春灌保驾护航。东芦庄村的麦田里,一条明渠贯通南北。电闸合上,出水口好似泉眼,立刻冒出清澈的地下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房屋白墙灰瓦,道路干净宽阔。村北就是角山长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登长城、参观村史馆、品农家饭、采摘大樱桃。4月25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孟姜镇供电所所长孟令楠和员工徐东泽、曹洪利来到北营子村,检查为该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并义务为民宿、餐馆等用电量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严肃纠治“四风”问题,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纪委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供电服务领域“小微权力”腐败等方面下功夫,充分运用五位一体联合监督、“清廉皖电”数智监督和“云上监督”等多种监督模式,持续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提升服务质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
“五一”将至,为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纪委立足行业特点,从思想、制度、监督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筑牢廉洁防线,为节日期间电力保供和优质服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深化教育筑思想防线,拧紧廉洁“总开关”。该公司纪委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4月26日,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工会举办“迎五一·劳动最光荣·职工徒步展风采”活动,来自公司各单位各基层供电所的50多名职工参加活动。“今天的徒步活动很意义,体现了公司工会对广大职工的关心和关爱。不仅使我们放松的身心,同时也锻炼了
当前正值春灌关键时期,为保障农田灌溉电力供应稳定,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迅速行动,全面开展辖区机井专项排查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生产。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所有涉及春灌的机井用电设备展开“拉网式”检查。逐一对机井配电箱、灌溉线路、漏电保护器等设备进行细致检测,查看设备是否存在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