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包头一电厂:与时代共舞

2009-09-17 15:11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是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前两句歌词。这两句歌词也正是包头一电厂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强盛密不可分的生动写照。


  从2.5万千瓦机组到105万千瓦机组


  遥想51年前的3月22日,在人烟稀少的内蒙古西部,作为原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之一,包头一电厂诞生了。并于第二年的9月1日,实现了首台机组的投产发电。虽说投产的第一台机组只有2.5万千瓦的容量,但还是让全厂员工兴奋不已。


  从1959年9月到——2005年7月,在46年的时间里,包头一电厂经过四期扩建和改造,拥有了67.4万千瓦机组的容量。而且,当1961年8月,该厂的容量达到11.2万千瓦的时候,发电量就占到当时呼包电网的70%,成为蒙西电网的主力电厂。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随着电力形势的变化,包头一电厂机组老化、设备容量小的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让该厂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007年12月26日,是个零星飘雪的日子,就在轻舞飞扬的吉祥瑞雪映衬下,包一30万千瓦工程1号机组投产发电了!紧接着,2008年10月18日,该厂的30万千瓦工程2号机组相继投产,全厂上下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氛围中。据说,1号机组投产那天,有不少人都醉了。


  是啊,能不醉吗?


  从50年前2.5万千瓦机组总容量到2008年的105万千瓦机组总容量(2007年6月退役12.4万千瓦,2008年9月退役10万千瓦);单机容量从2.5万千瓦——5万千瓦——10万千瓦——12.5万千瓦——30万千瓦;从40多年四期扩建才67.4万千瓦到2年1期扩建就60万千瓦,这其中的变化,难道仅仅是时光的流逝、机组性质的改变吗,通过机组由小到大、由旧到新所折射出的社会变迁,难道不足以让人感慨、让人深思、让人“醉在不眠中”吗?


  招贤纳士与向外输送人才


  当初包一筹建时,建设者大多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为企业的建设发展奉献着满腔热情和大好年华,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的员工文化程度、技术业务普遍不高,因此厂子大举进行了招贤纳士的活动。


  在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并推行了“培养人才、重视人才、使用人才”政策以后,包头一电厂通过举办夜校、中专班等形式,持续长久大规模地开展了“岗位培训、后续学历教育”工程,为企业的生产发展培养了大批业务技术骨干。


  特别是近几年,为了适应新机组、大机组的需要,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厂更是提出了“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口号,通过开展“全能值班员”培训,大力评聘首席员工、首席工程师,举办生产运动会、重奖比武能手等活动,在全面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大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据统计,该厂现有技师210名,高级技师45名,在北方公司兄弟单位中名列前茅。据不完全统计,50年中,总计向外输送人员1459人,其中管理人员153人,专业技术人员392人,厂级以上领导约70多人,特别是近几年,向蒙西等电厂输送各类人才269人,有力地支持了电力事业的发展。


  从急需人才到人才辈出,从招贤纳士到向外输送人才,包头一电厂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人才的变化,更是我们国家江山辈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发展后劲。


  开着私家车上下班


  51年来,作为基层员工来说,感受最直观、最具体的,莫过于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了。说起刚上班时工作条件、工作环境,退休员工李俊修老师傅记忆犹新:“我刚上班在输煤,那时,为了及早发电,工具不够,大家都拿脸盆端煤;由于没有澡堂子,干完活,都是用毛巾擦擦身上的煤粉,就穿上衣服回家了。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真是上了天堂了。”可不是吗,经过多年长期不懈的粉尘治理、噪音治理、以及对各个工作现场、生产车间进行翻建、改建、新建,使得今日一电人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每个人的梦想。在国家实施房改政策的大背景下,现在的一电厂,除了近2年新分来的人员外,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住房梦,从过去老少三代挤居40、50㎡的小平房,到现在一家三口就100多㎡的大楼房,谁的心里没有感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呢?


  听退休的老员工讲,刚建厂时,大家上班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想都没有想过座车上班。今天,该厂员工上下班都是带有空调的通勤车接送。最潇洒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开着私家车上下班。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从一电厂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和员工生活、工作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一电厂的今天,更没有员工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也使我们真正体味到了“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的深刻内涵。


  踏着祖国科学发展的有力脚步,包头一电厂也开始了新的征程。继2007年6月,老厂#0-4老机组退役后;2008年9月,老厂退役了1台10万千瓦机组;今年还要再退役1台10万千瓦机组。而且,随着周边新建机组、30万千瓦等级以上大型机组的不断涌现,机组又老又小、人员众多且结构极不合理的包头一电厂,也早从过去的主力电厂变成非主力电厂。但他们没有气馁,他们已制定了“外延扩大、内涵挖潜”发展战略。全厂员工要以60年国庆和51年厂史留下的精神作为动力,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继承一电厂的优良传统,弘扬企业文化精神,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实现企业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