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百姓眼中的天水电力变迁

2009-09-24 13:2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电网变压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十年的峥嵘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而天水电力却在这六十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点亮起绚烂的万家灯火,催生出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新的生机与活力。透过这光电交织的美丽华彩,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天水电力事业一路艰辛,一路欢歌,一路腾飞的华美乐章。华灯初上,有人陶醉于绚烂的夜景中,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搜寻记忆……镜头里的璀璨夜色出生在1949年的颜振华是天水市麦积区民政局的一名干部,半年前刚退休。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电”在他心中的变迁,他马上翻出了一摞照片。


  颜振华20年前开过照相馆,是老资格的摄影人了,尤其擅长拍摄夜景。《万家灯火》是他曾经得过奖的作品,画面中璀璨的灯光照亮了碧波荡漾的藉河,熙熙攘攘的人群漫步在天水古城流光溢彩的夜色中。


  “现在的夜景与几十年前相比,变化实在太大了,蜘蛛网般的电线没有了,灰头土脸的大街变靓了,黑忽忽的小巷亮堂多了。”在五光十色的夜景中,回首往昔,颜振华真有恍若隔世之感。按照他的回忆,上世纪60年代以前,他几乎没见过电灯。7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医院、部队等单位开始普遍用上了电灯。八十年代以后,城市面貌“差不多一年一个样”,直到今天的万家灯火。


  颜振华的回忆是准确的。根据史料记载,1949年天水仅有发电总装机318千瓦,年发电量60万千瓦时,6千伏输电线路6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天水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至改革开放初期天水各县通电公社达到92%,至90年代初,天水市两区五县实现了县县有35千伏电网,乡乡有10千伏电网。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那个时代人们对共产主义生活的憧憬,而这一切已不知不觉实现了。颜振华感慨地说,只要望一望外面灿烂的灯火,再看一看屋内满室的亮堂,然后回味一番电所带来的方便,你就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世界变化真快,电力造福万家啊!电器飞入百姓家今年42岁的刘凯丽是天水市解放路一家“美的”连锁店店主,经营家电生意已经十几年了。据她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家电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的好处有了初步的认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家电企业大变革的繁荣阶段,老百姓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


  一位正在选购电磁炉的农村妇女说,自己家里早在前几年就使用电磁炉做饭。她觉得电磁炉既省钱又方便,女儿要结婚了,买个电磁炉给女儿作嫁妆。


  “现在连农民家里都电器化了,干啥都离不了电,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刘凯丽是老天水市人,在她的回忆中,小时候虽然有电,但十分有限,用的是瓦数不大的灯泡,那橙黄的灯光泛着温暖的色调,虽然不明亮却足以令人欣喜不已,于是娃娃们就在这并不太亮的黄光下快乐地学习、生活。不过,由于电力不足,停电便成了“家常便饭”。一旦停电,甭说看不成那黑白的电视,就是读书写作业也成问题,只能就着如豆的煤油灯或是昏暗的烛火折磨自己的眼睛。


  时至今日,天水电力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较之以前真有天壤之别,如今人们已度过了“电荒年代”,迎来了用电新时期。不用说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具为人们带来光明,就说那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高功率家电,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电能为人们送去了现代生活的幸福。


  “这两年家电生意越来越好做了,电器用的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刘凯丽高兴地说。电气化村的新生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走进天水市万亩苹果种植基地,就如同走进了浓墨重彩的世界。一麻袋一麻袋红彤彤的苹果,映红了种植户的脸,也昭示出农民致富的喜悦之情。


  “花牛苹果这两年卖疯了”。果农这样说。近年来,天水市政府全力打造“花牛”苹果这一品牌,果品销售量连年成倍增长。就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天水花牛苹果节上,达成果品订购协议26项,销售苹果近1000万吨。


  “咱农民有今天的好光阴真是沾了电的光。前些年村里整改了电网,电力局又经常出人出力帮助整改低压线路,最近为了苹果深加工基地和冷库建设又新上了大容量的变压器。服务也没得说,一个电话电工就到”。二十铺乡民办教师杨喜才乐呵呵地说。


  据村民们回忆,1998年以前,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网架薄弱,安全水平低,供电质量差,线损高的状况,经常出现农民买了电视却不能正常看的尴尬事。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在全国实施“两改一同价”的重大决策,10年来,天水农村电网有了脱胎换骨的大改观。


  杨喜才说,过去乡下人结婚时的陪嫁物都无非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有了电以后,农村生活悄悄发生了变化。东家嫁女陪嫁一部VCD,西家娶媳妇向亲家要台电视机。家里的电灯从15瓦白炽灯换成了日光灯,再从日光灯换成了节能灯,这一切的变迁都缘于一个“电”字。


  从“没电用”到“用上电”再到“用好电”,天水老百姓用电变化的过程,也正是新中国6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60年嬗变,从一夜孤灯走向万家灯火,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天水电力人的心血,每一抹夜色下璀璨的灯火,都是辛勤汗水的凝聚,也是引领天水走向繁荣的明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