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华北电网公司: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团考察特高压工程

2009-10-14 10:0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变电站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10日至12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团“电力建设与发展”考察团,乘坐西下的列车,赶赴我国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起点,山西长治变电站进行实地考察。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对此次考察给予高度重视,刘振亚总经理亲自作出专题批示。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首钢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朱继民;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文普;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宗林等18位全国人大代表,冒着蒙蒙秋雨视察了1000千伏长治变电站的主设备区和主控室,召开了特高压调研座谈会。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昕专程赶到现场,向代表们介绍了特高压工程建设情况和运行状况。他说,在国家统一组织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电网公司按照“科学论证、示范先行、自主创新、集团化运作”的原则,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克服困难,全力推进特高压工作。10多个行业组织和咨询机构,8所高等院校,100多家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单位,30多名院士及各相关行业、专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工程论证和技术攻关。在工程建设中,国家电网公司始终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形成了国际一流的特高压实验能力和较为完整的特高压标准体系,实现了特高压设备自主研制和国产化,促进了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显著提升了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特高压交流工程经过了全电压、大电流等各种运行方式的检验,系统的最高运行电压达到了1100千伏,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马宗林既是考察团成员,又是参与特高压建设运行的电网企业的领导者。他向代表们汇报了特高压发展的相关情况。他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的起步工程,随着后续工程建设,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将在华北和华中形成贯穿南北1000千伏的交流电网大通道,并进一步发展到华东地区,最终促成坚强的华中、华东、华北特高压输送电网,和金沙江流域等大型水电基地外送采用的特高压直流共同形成覆盖大电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交直流混合坚强电网,传送容量将接近3亿千瓦。


  届时,国家电网将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互联电网,在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高压工程投运之后,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更加安全、绿色、亲和的电能传输供应和使用模式,将为祖国的腾飞、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的美好生活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优良传统,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为实现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公司的目标,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置身在1000千伏长治变电站,代表们感到精神振奋。他们说,这次考察之所以能够成行,缘于马宗林代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特高压发展”的一份提案。今天有幸领略了中国电力发展的最高端技术,这个工程目前在世界上运行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能力最大,代表国际输变电最高水平,在我国和世界电力发展史上都具有量程碑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国60年来电力发展巨大成就的集中展现。大家一致认为,发展特高压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升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电力工业技术升级的途径,是优化我国能源资源配置,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制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山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太原、长治、晋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有关领导,山西省电力公司系统有关人员也陪同进行了考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电站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