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见证江西会昌电力发展

2009-10-20 11:0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供电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72年深秋的一天,我带着地区革委政治部的介绍信到江西会昌报到。198公里的沙石公路,汽车艰难地跑了近10个小时,到会昌汽车站时已是黄昏了。


  我随着人群挤上了渡船进了城。招待所房间天花板上吊着一盏25W的灯泡,吃力的吐出红黄色的亮光。我有夜读的习惯,电灯突然连暗了三次,服务员打招呼:“电灯厂要停电了”!原来会昌电灯厂只有一台80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供县城机关和少数居民用电,按灯泡瓦数收费,每天下午6点半送电,十二点停电。刚才电灯“眨眼”是停电前5分钟发出的信号。


  我被安排到石壁坑水电站工作。县革委韩副主任介绍说,电站1969年开工,集全县财力人力物力搞了三年万人大会战,1971年底才建成。装机3台630KW,但1号机已安装8个月尚未完成。我到电站后,即请来了水轮机、发电机两个厂家的技术人员,带领电站职工一个多月就组装成功,于1973年1月27日凌晨发电。县革委领导高兴地说:“电灯亮多了!”接着我们顺利完成了2号机、3号机的安装,三台机组共1890KW,在留马寨还建了一座简易变电站。当时县城用电仅为400KW,我们的电除了自用,还低价向电网卖电,收入投建二级电站2*200KW。会昌由原来柴油发电的“电力不足县”成为“电力出口大县”。


  然而,因工业经济不发达,会昌长期来都是“用电小县”。改革开放30年,随着会昌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量逐年增加,每年以1000多万度速度递增。2008年,供电公司供电量达到了1.986亿度,是县供电公司1980年成立时供电量的50倍。其中工业用电达1亿度,商业用电达6000万度,农村人均年用电2000万度。


  马克思说,将来一天等于二十年;列宁说,苏维埃政权加上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毛泽东说,电力是先行官。我与电力结缘始于1957年的冬天,几十年来,我从会昌用电量的增长变化当中,亲身感受到了会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电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