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国核电关键设备自主研发纪事

2009-11-20 10:0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岭澳核电站一期旁边有一座不太惹人注意的厂房,距离岭澳一期的常规岛不到100米。厂房内部面积不大,既没有精致的装修,也没有花哨的摆设:进门便能看到银色的管道盘踞在三个大小各异的炉子周围,很普通的蓝色的钢架在其间也显得鲜艳起来。然而,朴素的外表下却是中国核电关键设备自主研发的重要平台——LOCA(lossofcoolantaccident,失水事故)环境鉴定试验装置。


  国产核级装备的新希望


  “失水事故”是核电站最严重的事故类型之一,一旦发生将导致核岛内的核心设备处于最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必须有能力在“失水事故”发生的情况下,保持运转并处于受控状态。这也是核电站核心设备在设计制造上的难点。我国装备制造业如果希望生产这类核心设备,就必须找到可以模拟“失水事故”状态的试验平台。在中广核集团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建成之前,我国一直缺少大型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供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试验。国外企业虽然有LOCA试验设施,但并不向中国企业开放。这就逼着我国企业必须搭建自己的大型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


  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补贴1150万元,中广核集团投资1亿元,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开工建造我国第一个LOCA环境鉴定试验平台。2009年8月30日,该平台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的验收。其中3号LOCA炉容积达20.8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OCA炉。这一重大进展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国产核级设备又增加了新的希望。


  “在我们自己的LOCA炉建成之前,我曾向一家国外企业申请,想去参观他们的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被他们回绝了。建成后,他们竟然主动联系我,想和我们合作。”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电站工程改造中心帅剑云博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我回复他们说,这要看我有没有时间。”


  算一笔大帐


  据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电站工程改造中心主任助理李利介绍,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不是仅仅承担中广核的试验项目,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所有有需求的单位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试验。


  “LOCA建设炉花了这么大代价,不仅是为了鉴定岭澳核电站二期设备。”中广核集团设备鉴定与认可中心办公室主任董超群说,“但是我们算的是一笔大帐。通过把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与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共享,可以促进我国核电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步伐,从而降低我国核电站的建造成本。”


  也正是由于试验设备是技术研发的基础,国家能源局将“国家能源局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和试验中心”设在了大亚湾核电基地。除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外,该中心还在研发杂质鉴定试验台、核燃料装卸料机等设备的试验装置。其中,核电站地坑过滤器和核燃料装卸料机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与国外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精度和可靠性更高。”李利说。


  核级设备鉴评中心在软件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抽调几十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鉴定标准的编写工作。“以往的标准比较笼统,不同的生产商对标准的理解也不一样。”李利说,“那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很难达到标准。通过核级设备鉴评中心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30余份核级设备鉴定标准。这些标准的及时出台,有力地推进了核级设备,尤其是泵阀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之时,恰逢佳木斯电机厂生产的余热排出泵调试用电机刚被送到核级设备鉴评中心做鉴定调试准备。如果届时这台电机顺利通过鉴定,则意味着又一项核电核心装备实现了国产化。采访结束前,帅博士拍了两下电机,对记者说:“真希望这个大家伙能通过测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