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坚持走“国产化”之路

2009-11-27 09:55来源:光明日报关键词:核电站核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不久,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四号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从而标志着国家这一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的四台机组全部进入建设阶段。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总投资500亿元人民币,现已完成投资130亿元,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厂和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也是目前全世界同时在建机组最多的


  核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大连年用电量的两倍。


  根据建设要求,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要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建设。其中,一期工程4台百万千瓦级机组中,1号和2号机组国产化率为70%,3号和4号机组国产化率为80%,全部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为85%。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核电站采用的技术路线,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也是目前国际上同类核电站先进、成熟的技术。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开工两年来,先后于2007年8月、2008年3月和今年3月启动了一、二、三号机组建设,近日投入建设的四号机组,是一期工程的最后一台机组。这四台机组的设计、建设和施工进度,全部按照顺利计划进行。其中,二号机组两层筏基整体浇注和三号机组三层笩基整体浇注等,都实现了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核电工程技术人员表示,四号机组将继续采用三层笩基整体浇注的新办法,从而为中国核电建设积累经验。


  长期以来,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其电力供应一直处于落后水平。整个东北电网目前的装机容量为3000多万千瓦,其中85.2%为火电,而红沿河核电站一期总装机容量就达400多万千瓦,约占东北电网的八分之一。红沿河核电站对于推动东北三省能源建设向清洁、高效、环保方向发展,其作用不可低估。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少消耗原煤约1200万吨,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漂尘、灰渣等均为零排放,由此可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2400万吨,二氧化硫约10万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气体约6万吨,煤灰约120万吨。其中,仅一年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相当于1300万公顷面积的森林吸收量,环境效益显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