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宁国供电公司抗雪保电一周日记

2009-12-01 15:0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16日星期一


  早上起床,推窗一看,纷纷扬扬的大雪漫天飞舞,积雪已经有将近4公分厚了。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知道,又一场供电人与大自然较量的战争就要打响了,作为一名宣传专职,这个时候一定要到现场去挖掘来自一线的新闻报道。


  提前来到安徽宁国供电公司,公司所有人员都已经到岗了,安保部主任江波告诉我,梅林镇35千伏线路在凌晨4点发生倒杆,4000多用户停电。我飞步跑到办公室,提了相机就出发了。车子来到梅林,倒杆地点的路段已经被交警封路。绕道来到故障地点,倒在地上的电杆上还堆着积雪,电缆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雪还在下,四十多名职工冒着大雪组织抢修,杆上操作人员顶着刺骨的寒风,沐雪奋战。我站在杆下,可以清晰地看到雪水从他们的裤管中滴落下来,身上也堆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可是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手中的工作。在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也能上杆操作,和他们一起战斗。


  在新立起的电杆上,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一边干活,一边大叫了一声“好冷呀!”我问监护人员上面是谁,监护人员告诉我是万道杰。小万今年刚刚二十出头,和我是同乡,我知道他在家可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什么活也不舍得让他干。可是在工作中,小万能吃苦、肯上进,每到危急时刻总是冲锋在前。


  雪一直在下,给抢修增加了难度。下午,市公司的洪绍威书记冒雪来到施工现场,给职工们鼓舞士气,直到晚上7点多钟,洪书记才离开。天渐渐黑下来,电杆立起来了,线路重新架起来了,晚上8:20分,随着试送电一次成功,在杆上连续工作了近7个小时的抢修队员被升降机从电杆上接下来,衣服早已接成了冰……


  回到办公室,我连夜将供电员工雪中抢修的新闻稿及图片整理出来上传到网上,在风雪来临的时候,我不能和他们一起参加抢修,但是我要为他们摇旗呐喊,将供电人的精神风采展示出去。


  11月17日星期二


  昨天晚上又下了雪,雪情加重,造成电力设备损失严重。寒冬季节,正是老百姓最需要用电的时候,取暧、做饭哪一样都离不开电。为了尽早恢复供电,公司投入300多人参加战雪灾、保供电工作中。


  上午,我和农电部门的杨萍主任一起来到港口镇和平村,一路上倒塌的毛竹、树木不计其数,积雪也比城里厚多了。我们赶到的时候,供电所所长周明厚正在和职工们一起砍伐倒在线路上的毛竹,厚厚的积雪将电线包了个严严实实,电线几乎有细竹杆粗。为了防止积雪压断电线,供电所职工徐礼斌登上电杆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和覆冰。当我问及这里的损失情况时,周所长说:“我们这里损失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倒杆的不多,主要是低压线断线,只要树障清除了,就没有多大问题。港口镇最迟今天下午6点以前就可以全部恢复供电。”


  据统计,截止今天上午,宁国市已经有十三个乡镇供电线路遭到破坏,停电用户3万多户。我一直奇怪,今年的雪比2008年的大雪要小多了,为什么损失却不小?周所长告诉我,今年雪下的早、下的急,中间还夹带冻雨,对供电线路破坏力特别大,再加上初冬季节树叶还没来得及落下,雪就来了,树枝自身重了,容易被雪压倒。这此雪灾停电原因90%都是因为树竹倒在电线上造成的。这一天港口供电所职工一共清除了147棵树竹,该镇停电用户在下午17:30分全部恢复了供电。


  今天我的收获也颇丰,昨天发出去的新闻稿先后被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搜狐网、网易、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采用。天已经黑下来了,我的同事们还在浴雪奋战,我将一直和他们在一起,记录那些感人的瞬间。


  11月18日星期三


  大雪在今天暂停了脚步,但是山区的积雪并没有融化,甲路镇的受损线路范围仍在扩大。农电部门的俞绍文这几天一直在甲路供电所的抗雪灾现场。在去甲路的车上,他笑着告诉我:“我现在知道毛竹怎么砍了,以前一直以为砍毛竹只要砍倒了就行,这几天在清树障时,才知道,砍毛竹要先从下方下刀,快砍断时再从上方砍。”我听他一解释,才明白原因,原来冬天的毛竹是脆的,如果直接从上方开始砍,还没砍断,毛竹就裂开了,不仅容易伤着人,砍下的毛竹还卖不了钱。看来他这几天没少上山砍树障,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呀!


  甲路供电所这几天一直在忙着恢复供电,所长周悦岩患有糖尿病,但是他一直和职工们战斗在一起,登杆接线、上山清障样样都抢在前头,从不因为身体原因缺勤。


  俞绍文今天带队前往甲路镇西坑村清障,西坑村的农户分散居住在五个小山冲里,山冲之间相隔最远的有3公里。这里的线路被积雪压断有十三处,要想恢复供电,必需将压在线路上的毛竹清除。抢修队踏着积雪一路走一路清障、接线,老百姓也主动加入砍代树竹。一条线路的树障清除完了,下山来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午饭还没有吃,带着方便面去老乡家烧开水,老乡说:“你们为了早日给我们送电,衣服鞋子都湿了,到现在都没吃午饭,就在我家吃顿便饭吧!”说什么也不让他们吃方便面,硬是烧了热饭菜让他们吃。老乡的支持和热情也给抢修队员无穷的动力,吃完饭后,队员们一鼓作气在6:20分恢复了西坑的供电。


  11月19日星期四


  这次的大雪,胡乐镇的供电线路损失不小,在鸿门102线分田舍岭线,因大量毛竹倒在电线上,所辖7个台区全部停电。经过胡乐供电所昨天的全力清障,下午18时,在试送电时,所有的抢修人员心里都凉透了,试送电没有成功。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再查故障也不可能了。当时抢修队员看到村子里一片黑暗,心里的冷比身体的冷还要重。


  今天公司及时派出多经公司前来增援。通过协力作战,故障点在下午1:43分找到了,修复后成功恢复了供电。


  在胡乐镇的另一个抢修地点半坞村,我跟农电安全班的谢道元班长、办公室的小桑一起随他们一路前行。一开始我一直走在最前面,随行的周成毅师傅已经53岁了,这几天一直在清障,看得出他已经很疲惫,走路时腿脚也不利索了。但是走了一里多路以后,我越走越慢,掉到队伍的最后面,周师傅仍然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超过了我。我想这就是电力职工的韧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韧劲,每次与大自然抗争时,胜利总是属于我们。断线的位置在河对岸的半山腰上,吕元福师傅已经找到断线,并重新接好了,正在往山下走。我看到吕师傅在山上一连摔了好几个跟头,说实话,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在这冰天雪地里,多少人连家门都不出,而我的同事们则一直在和冰雪做斗争,从不叫苦叫累。我急忙跑到河边,在吕师傅淌过河水时,抢了一个镜头。镜头里,吕师傅仍然一脸笑容,我将永远珍藏这张照片,因为他将激励我前进。


  11月20日星期五


  昨天的《安徽日报》头版刊登了宁国公司的抗雪保供电图片新闻,今天带着欣喜出发,我和同事们一起开始全面恢复供电的最后一天战斗。


  公司领导班子带队前往未恢复供电的乡镇现场指挥,我跟随总经理余宗斌这一组去仙霞镇。仙霞电所人员少,这几天都在修复主干线路,沙基坞村的十几户人家已经停电四天了。今天多经公司的二十四名员工前来支援。有一根电杆立在渔塘边,四周大量的元竹倒伏在电线上,电杆有些倾斜,因积雪融化,渔塘里的水淹没了杆基。抢修队首先砍掉了倒在电线上的元竹,然后开始正电杆,渔塘里的水已经淹没了抢修队员的鞋子,但他们仍然在冷得刺骨的水中作业。一直到这根电杆正好、线接好,他们在水中足足站了四十多分钟,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光明使者!


  下午,各乡镇的抢修现场不但传来喜讯:青龙乡、中溪、甲路、霞西纷纷传来恢复供电的好消息……18点,所有停电用户全部恢复了供电。可连续工作了五天的抢修队并没有停止工作,他们又匆匆踏上了支援庐江的征途。


  回到办公室,外面已经是万家灯火,结束完一天的工作,已经8点多了,走到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今天是孩子十周岁的生日,我居然给忘了,订生日蛋糕已经来不及了。回到家里,孩子正眼泪巴巴地等着我,我好不容易哄好了他,带他出去吃东西,回家的时候正好看见蛋糕房贴的广告,蛋糕房今天正好是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免费派送给今天过生日的客户一只蛋糕,孩子乐呵呵地领了一只回家了,蛋糕虽然小,带给孩子的快乐却一点也不少……当然我也很快乐,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等各大国家级媒体都有我们公司抗雪灾的新闻稿,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其中也有我的孩子、我同事们的孩子和家属们的功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