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吉林热电粉煤灰年度销售突破100万吨

2009-12-04 15:0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热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吉林热电厂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强化质量管理、促进企业转型、挖潜增效,把昔日无人问津的粉煤灰,转变为继企业发电、供热两大传统产业之后的第三增长极。今年1-11月份,该厂粉煤灰综合利用量实现104万吨,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形成了1800万元的产值规模。在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粉煤灰,正作为吉热品牌新的形象代言迅速崛起,也必将形成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变废为宝点灰成金


  伴随着企业发电、供热,吉林热电厂每年排放粉煤灰渣160万吨。如此庞大的工业垃圾日积极月累,堆积如山,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该厂在上级公司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城市电厂地域优势和城市规模性建设优势,做深做细粉煤灰生产销售项目,分为粗细干灰、湿灰、炉底渣、粉煤灰砌块砖、漂珠等产品,变废弃物为资源。


  厂内干灰销售是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重头戏。该厂对两台125兆瓦机组和两台200兆瓦机组配套建设了“取干灰装置”,将干灰遴选为粗灰和细灰,与干灰用户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粗、细灰提取质量标准均高于同行业水平,销售紧俏。在销售方式上,采取罐车装运和袋装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方便外省客户用空车配货购买。今年更是抓住粉煤灰销售旺季,营销人员走出厂门,走动营销,拓宽销售渠道。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又发展和培养了化钢水泥厂、舒兰亚泰水泥厂等新客户,与之签订了全年粗灰购销合同。


  为实现增供扩销,该厂努力争创和谐有序的粉煤灰市场销售氛围。制定厂内拉灰车辆管理规定;加强对粉煤灰细度化验;掌握各客户当天即时拉灰量,合理分配粗、细灰;完善检斤、付灰流程;安装监控器、开通网上数据传递等科技手段,避免了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经营混乱;并且紧抓付灰旺季、机炉全部运行的有利时机,加大销售力度。9月份创造了单月销售干灰81912吨这一历史最好水平。截止11月29日,厂内销售干灰60万吨,比去年同期多售灰32万吨。


  日前,随着天气转冷,粉煤灰销售市场转入淡季,该厂提出以“质”保“量”的销售策略。首先打出执行粉煤灰冬季销售价格的铩手锏,刺激有冬储能力和冬季消耗客户用灰的积极性。其次,调整粗细灰比例,避免由于粗灰灰位高影响细灰分选产量,提高付灰效益。针对进入冬季粗灰用量大幅减少,改造200MW机组干灰分选系统加湿搅拌机,将干灰制成湿灰销售,减少向灰场排放,节省排污费用。最后,将部分剩余灰量用于捞取漂珠。这样合理调整、有序衔接、多措并举,打破粉煤灰销售的季节性淡季,努力实现全部综合利用。今年,厂内除即将拆迁关停的1-7号老机组外,其他两台125MW机组和两台200MW机组基本实现了动态零排放。


  春暖花开的五月份,该厂第一任厂长、八十多岁的刘毅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厂探访。听到过去送上门都没人要的工业废品,如今变成了钱串子,老人家惊喜得目光烔烔,连连称好。


  开发治理齐头并举


  距离吉林热电厂6公里远的四期灰场,前几年因为储灰空间日益吞噬,容量所剩无几,加之环保压力,曾困扰过企业的发展步伐。如今,该厂售灰倒库容、筑坝双线作战,开发和治理齐头并举。以每天挖掉一座山的加速度,将“灰山”变“金山”。


  吉林热电厂利用湿灰可用于生产混凝土、筑路、回填等作用,开发周边砖厂等客户。今年通过网上查询搜索信息,主动上门联系,争取到两家吉林高速路段客户,为全年加大湿灰销售创造了条件。


  新春伊始,该厂即开始做好充分的售灰准备。开辟新的取灰点,做好道路平整,开展特种车辆保养及司机驾驶技术培训;印制全新售灰票,做好售灰现场道路标志牌的安置。在付灰旺季,实行早6点至晚8点作息时间,为客户提供方便。今冬首次执行冬季售灰,延长年度销售时间。在不懈的努力下,今年灰场创造了单日售灰4100立方米,单月售灰8万立方米的最高纪录。1-11月份,灰场湿灰销售41.7万立方米,比去年全年多售灰11.7万立方米,成为全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另一半壁江山。由此倒出库容,可以满足单条除灰管路运行6个月以上。


  售灰人员乘售灰间隙,使用售灰铲车、钩机、翻头机等现有设备,就地取用湿灰、残土、山石沙,加高280米长的1号综合利用坝2.5米高,增加库容120万吨;就地取用13万立方米湿灰,加高全长780米的2号综合利用坝2米高,增加库容量15万吨。筑坝增加的库容量满足今冬排灰需求,已经绰绰有余。这1、2号综合利用坝在灰场200万平方米的水域南侧横空出世,首尾道路相接,与座拥北侧的主坝南北呼应,形成一主两辅的母子坝、坝中坝,两侧修葺平整的道路像伸开的臂弯,将主辅坝连接得浑然一体。不仅拉灰车辆可以在灰场四周任意取灰点停靠,畅通无阻,还为夏季防洪防汛增添了又一层安全屏障。


  便利的交通,全新的面貌——吉热四期灰场,这个曾经灰头土脸的工业废墟,正改头换面,成为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绿色工程红色之旅


  吉林热电厂粉煤灰由工业废渣一跃成为谈判桌上的商品,既是企业扭亏增盈、挖潜增效的经济产物,又是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奉献。在这一过程中,饱含着上级公司的倾力支持与关注,闪烁着各级人员对长期发展和当前利益的深刻认识,更凝聚着吉热干部职工的才智火花与辛勤付出。


  2007年,该厂粉煤灰依靠政府进入市场,正式以建筑材料的身份在市场起步。2008年,围绕客户占领市场,依据市场需求,两台200MW机组厂内干灰分选系统上马投产,制砖生产线交付使用,当年粉煤灰销售额首次实现1000万元。进入2009年,该厂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产品、场地和人员,用优质服务拓展市场,把加快粉煤灰利用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课堂,走上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今年春寒料峭之即,该厂一面打破常规,开启冬季售灰业务,一面组织营销人员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对吉林市、长春市及周边地区开展市场调查摸底,实事求是的分析吉林地区粉煤灰综合利用情况,先后组织召开三次客户座谈及研讨会,确定全年生产经营路线。


  也是在冰消雪融的春季,负责粉煤灰生产和销售的综合分场、财务、生产技术部、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人员与厂领导,集中专题讨论粉煤灰全年生产、销售、利用策略,提出建立规范营销体系、培养稳定客户群、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资金流程,对外树立吉热诚实守信、兢兢业业的企业形象,巩固吉热粉煤灰品牌的总体经营策略。在集体智慧的主导下,今年突破了冬季无售灰的纪录,1-3月份累计售灰九万余吨。


  负责粉煤灰生产和销售任务的吉林热电厂综合利用分场,仅管成立不足三年,却迅速成长起来。培养出了一批善于管理,懂得粉煤灰经营的干部队伍,带出了一支肯于吃苦、娴熟掌握粉煤灰生产设备工艺的职工队伍。这个有90人的分场,其中有48名共产党员,除安置部分主业人员外,大部分为近几年企业接收的转业军人。这些从军营里走出来的青年职工,带着作风硬、素质强的军人本色,扎进吉热粉煤灰这个“绿色营地”,开启了一程红色之旅。


  在这个光荣的集体里有一个仅由6名职工组成的红色团队。他们就是驻守在吉热边防要塞的灰场班售灰职工。这6个人中,有5人是共产党员。除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厂的有效激励,更主要的是他们把粉煤灰当成自己的事业。就是这6个人完成了42万立方米的装灰任务,也是这6个人完成了灰场区域道路平整和坝体加高加固的筑坝任务。他们熟练的操作着钩机和铲车,为拉拢客户不断延长装灰时间。从四月份正式售灰以来,他们连续工作了240多天,2880多个小时。他们中的单身青工甚至没有时间约见对象,只能用手机短信传情。


  人人自我加压,人人主动争先。他们抢抓售灰的黄金时间段,分秒必争,比付灰量、比操作量,最高售灰装灰时间甚至长达15个小时,屡次刷新售灰记录。6月份创下湿灰销售6万立方米的综合利用最高记录后,9月份这个数字被重新改写,再次攀向新高,实现单月销售8万立方米,湿灰单日销售4100立方米,向国庆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如今,灰场成为该厂的红色教育基地。今年该厂团委组织开展的“团青体验拓展活动”时带领青年、团员到最艰苦的工作环境——灰场,学习体验。


  除干灰和湿灰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生产销售业绩外,该厂按照“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粉煤灰制砖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今年,生产砌块砖7500立方米。年中推出炉底渣新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已付渣16000立方米,进一步拓展了粉煤灰利用的空间。


  粉煤灰产业独特的辐射效应和拉动作用,为吉林热电厂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后发优势。该厂持续保持了逆势上扬的增长势头,发电量屡创新高,今年国电机组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发电任务。自强而冷静的吉热人清楚地看到,面对周边新兴电厂的激烈竞争,过剩的市场供需,吉热粉煤灰的前景依然任重而道远。吉林热电厂将不断拓展思路、丰富内涵、占领市场,赢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把粉煤灰产业做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