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1-04 11:43来源:国家电网关键词: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1月6日22时,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变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年底,我国提出发展特高压。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同年底工程开工建设。投运近一年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运行稳定,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明显,累计输送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特高压“南电北送”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5.7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12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在京联合发布了15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国家标准,并授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称号,这是我国第一项获此殊荣的工程。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实效
3月7日上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公司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核心目标,以深化“两个转变”、推动科学发展为实践载体,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认真准备、精心组织,扎实有序地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工作。公司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干部员工思想认识达到新高度;加强学习、提高能力,队伍素质得到新提升;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电网发展实现新突破;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公司发展取得新进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安全稳定大局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3、“三节约”广泛开展成绩斐然
3月中旬至4月初,根据公司“两会”安排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部署,公司党组成员分8个调研组,分赴部分网省公司、直属单位,对电网发展、科技创新、物资管理和“三节约”活动等工作进行调研。
公司2009年1号文件要求各单位重点围绕电网建设、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确保工程造价、各项消耗指标、可控管理费用、非生产性支出明显降低,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公司系统各单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迅速开展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约氛围,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期的降本增效。河南省电力公司以开展“责任铸金牌”活动为载体,营造出争金夺标、勇创一流的“三节约”氛围。河北省电力公司通过优化项目建设时序、规模、方案等措施,减少投资6.04亿元。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制定《员工节约公约》和建立节约长效机制的做法,取得良好效果。
4、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强力推进
4月11日,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要求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在2009年基本建立健全公司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体系,基本实现总部、网省公司两级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推动“两个转变”上水平。
公司要求加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在优化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以公司总部为决策调控中心,网省公司、直属单位为管理责任主体的人力资源组织体系。加强财务集约化管理,在优化各级财务机构职能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以公司总部为决策调控中心,网省公司为管理责任主体的集约高效的财务组织体系。加强物资集约化管理,建立总部和网省公司两级物资管理组织体系及相应的物资服务机构。从2010年开始,公司将实行公司系统人财物“一本账”,使公司的资源调控能力和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5、应急指挥中心首次整体联动
8月7日,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迎峰度夏暨华东区域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抗台风联合演练正式展开。
本次演练是总部及30个网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后,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联合演练,也是迄今为止公司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应急指挥联合演练。公司总部、30个网省公司及所属300余家基层单位,共3200余人参加了演练。
公司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目前,公司系统各应急指挥中心都具备信息汇集、视频会商、辅助决策、日常应用等功能,实现了与政府的信息互联,可在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6、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战略目标确定
8月21日,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第一阶段工作全面启动。
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分三步走: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
公司要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必须全面贯彻“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立足科学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发挥集团优势,做到统筹兼顾。
5月21日至5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倡议各国同行进一步加强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和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具有坚强网架结构和先进智能水平的现代电网建设。会议期间,公司发布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热烈反响。
7、国庆60周年保电战役取得全胜
10月1日22时,新中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落下帷幕,公司国庆庆典保电任务圆满完成,供电保障实现了“电网零闪动、设备零故障、供电零差错”。国庆节、中秋节期间,国家电网运行平稳,电力供应充足,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
公司早在年中工作会议上就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保电作出了安排部署。公司将做好国庆期间安全供电、优质服务和维护稳定工作作为“公司当前最重要、最迫切、最大的政治任务”,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国庆保电的重点措施和要求。公司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和大电网运行优势,从8个省公司调集工程技术人员和发电车,增强北京电网保障能力,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2009年,公司系统各单位员工克服极端天气多发、降雪时间早等困难,圆满完成了迎峰度夏任务,战胜了入冬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8、大力加强“三个建设”
10月30日,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公司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增强公司凝聚力,提高集团执行力,打造企业软实力。以“三个建设”的提出为标志,公司发展整体战略框架已经形成,公司发展思路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加强“三个建设”总的要求是,着力建设坚强的党组织、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和一流的员工队伍,全面提高凝聚力、执行力、软实力,推动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变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坚强保障。
9月份,公司全面启动“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12月2日,第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在京发布了2009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名单,《国家电网公司2008社会责任报告》获“领袖型企业报告”称号,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中国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特别贡献奖。
9、“四基地两中心”建设全面完成
12月18日,国家电网计量中心正式投运,标志着公司集团化运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四基地两中心”建设全面完成。
2007年2月、6月,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分别投运。2008年11月,公司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在拉萨当雄县羊八井镇竣工投运。2009年11月,公司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在北京通过验收,标志着公司已经建成了以“四基地”为主体的,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2009年4月,国家电网仿真中心顺利通过验收,综合试验能力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的领先水平。
1月9日,公司申报的输电系统中灵活交流输电(可控串补)关键技术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标志着中国迈上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世界制高点。
10、信息化SG186工程全面竣工
12月底,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经过近四年攻坚克难的建设,全面竣工。
2006年初,公司制定并启动实施“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举全公司之力、聚全公司之智”,在全公司统一实施信息化SG186工程。
9~12月,公司完成了总部和各单位信息化SG186工程验收,标志着SG186工程全面竣工。目前,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及直属单位已经建成了集约高效的一体化集团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全面涵盖公司主营业务的八大应用和六个保障体系,将公司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公司彻底转变了信息化落后于管理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信息化与管理的适应,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预期目标。这不仅将对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开展“四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对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