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2010最后一场电煤战争

2010-01-05 09:5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电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场没有裁判员的运动会正在盛大开演。

  2009年冬天,国家发改委决定中止延续了十多年的电煤订货会制度,把积怨颇深的煤炭与电力行业的价格争端交还给市场解决。过去数年来,围绕供应数量与市场价格而展开的电煤战争一直在持续;即便今天发改委不再直接政策性参与指导价格,这一场纷纷攘攘的价格争端还在继续。

  “政府希望更多的电企和煤企之间能够形成相互控股参股局面,借助资本力量实现煤电一体化,进而有效缓解长期以来形成的价格争端。”一家大型煤炭企业运销部门有关负责人2009年12月25日参加了国家能源局小范围召开的2010年煤炭行业运行情况座谈会,不过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说,煤炭价格2010年已经呈现上涨态势,煤电一体化趋势虽然有助于解决短期争端,但电价一天不实现市场化,电煤争端就一天无法真正平息。

  探营一体化

  “陕北府谷地区作为陕西省最大的优质煤田分布带,当地许多煤矿里面都有电企投资的股权。”陕西大宗煤炭交易市场总经理王宇航见证了诸多电力与煤炭企业相互参股控股进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初衷肯定是好的,电企作为煤炭消耗大户,参股控股煤企可以为自身储备一定的优质货源,甚至可以帮助电企跨行业来分享能源资源类产品持续涨价的红利。”王宇航说,另一方面,诸多煤企也在纷纷进军电力市场,如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行业巨头,都已经深度介入了火力发电站领域。

  但从现状看,一体化局面并没有让饱受诟病的电煤价格争端偃旗息鼓。资深煤炭专家李朝林说,由于煤价已经基本市场化,而煤炭价格持续看涨,故大多数煤企对待电企参股的问题上,更愿意让电企充当股权投资者而非产业投资者的角色。“说白了,煤企就是在告诉电企,你虽然是股东,但你出的价格如果没有别人高,煤炭就只能卖给别人,而你可以从中收获红利。”

  几乎同时,煤企参股控股的火电厂也在遭遇此类纠结。2009年12月以来,国电(安徽)黄金埠发电有限公司与它的二股东——安徽淮南矿业集团就处于这样的纠结中。前者在2009年入冬以来电煤库存量长期低位运行,最糟糕时只能维持3天。而电煤供应量占据前者总需求量高达90%的淮南矿业却视自身的股东利益于不顾,于2009年12月中旬中断了对前者的发货供应。

  作为专业调查机构,息旺能源发现,不论煤企参股电企,还是电企参股煤企,都没有在事实上对电煤供应紧张局面形成缓解作用,而电煤(5500大卡)价格长期运行在730元以上的高位,也迫使部分电厂选择使用石油焦替代日益紧缺的电煤。

  “煤电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成型,但只有股权层面合作的一体化进程,仍需深入开展,才可能有效化解价格层面的争端。”李朝林说,早在我国加入WTO初期,国家鼓励大型电企进入煤炭领域的举措,就在事实上开启了煤电一体化的闸门,但在具体运行中,由于煤企和电企的利润源和利润率差异很大,因此现阶段的煤 电一体化工作更像是一场应景之作,其没有达成从根本上解决电煤争端的问题,却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调节电、煤两大行业利益再分配的工具。

  “ 一体化本身就需要不断深化和改革,所以不能指望一体化成为灵丹妙药,更不能指望通过煤电一体化完解所有历史争端。”前述大型煤企运销部门人士称,该公司目前正在对拥有部分股权的电厂项目全力保障电煤供应。“最起码是优先供应,总公司希望未来发电产业能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他说。

  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29日,全国已经签约的2010年电煤合同订单超过2亿吨。但该协会人士称:“没有具体统计煤电一体化企业之间的订单总量,目前也无法甄别究竟哪一笔订单属于此类企业。”

  求解市场化

  2009年12月25日,由国家能源局召集的2010年煤炭行业运行情况座谈会在京低调举行。周喜安等多名能源局主要司局长与会,山西煤炭工业厅、内蒙古煤炭工业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神华集团、中煤能源股份公司、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的煤炭产销运大省、协会及企业分别提交书面汇报材料。

  “总体感觉能源局冀望通过座谈会进一步了解产销运三方的心理预期,会议也广泛涉及了煤电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电煤争端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与会的李朝林透露,会议主旨在于讨论眼下为何会出现电煤紧张局面、如何研判2010年煤炭价格走势以及如何促进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朝林分析,国家发改委决定2010年起不再召开电煤订货会的本质,在于交还电煤定价权于市场,现阶段正在逐步深化的煤电一体化趋势也为煤、电企业双方开展市场化谈判及签署长期协议价格奠定了一定基础。问题的根源在于电价没有市场化,而眼下的经济复苏导致煤炭需求量放大、冬季水电资源补充不足、以及山西等煤炭大省出现国进民退式整合直接压缩产能等几大原因,都导致煤炭产量增速满足不了经济复苏和电力需求速度,最终导致再度出现电煤供应紧张局面。

  “山西省煤炭行业国进民退现象近期非常突出,资本层面的整合已经导致该省煤炭产能短期下滑了10%左右。”陕西大宗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王宇航直言煤炭资源作为一次性消耗品,价格趋势长期看涨。“这样的趋势电企也是基本认可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价位上,煤企总是希望再高点,最好实现即时定价机制;而电企希望能够实施长期协议价格,把企业成本锁定在一定的波动范围之内。”王宇航认为,利益诉求上的不对等决定了煤电一体化的合作仅仅限于股权合作,而非真正的产业互动。

  参加了上述能源局座谈会的招商证券采掘业研究员卢平、2009年12月29日赶赴山西煤企调研。他认为煤炭资源远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因此足量供应可以保障。“问题是以多少钱供应,这个焦点问题并不能通过煤电一体化趋势而化解。”卢平称,煤电一体化趋势的最终形成,必须与煤价电价同步实现市场化。眼下处于政策管制阶段的电价决定电企没有能力接受已经实现市场化的煤价,因此现阶段的煤电一体化更多的功能是纾解行业利益再分配问题,而非从根本上解决煤电争端。

  “这是一场没有裁判员的运动会,由于买卖双方都很拗,现阶段已经出现大量第三方平台公司介入到电煤价格谈判过程中,第三者的出现,也为电、煤两大行业的利益平衡和利润再分配提供有效动力。”王宇航所在公司就扮演着平台公司的角色,他坦言在求解市场化经济道路上,煤电一体化趋势虽现,但远未成熟,这注定电煤争端的最终解决之道,还有赖于价格市场化和谈判商业化两大路径。

  种种迹象显示,煤电一体化仅仅是化解电煤争端的一个开端,至少从眼下看,虽然部分纾解了两大行业的利润与利益再分配问题,却远远没有触及电价亟待市场化的矛盾深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