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电巨头欲通吃产业链

2010-03-17 16:26关键词:核电站中广核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广核入股20%,我们也进行了改制,改名为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下称“二三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二三公司在国内号称核岛安装的No.1,而中广核的核电链条中从上游的原材料开发到发电,再到经营服务,唯独缺少建设施工环节。“虽然中广核有自己的工程公司,但这个公司是专门做管理的,土建施工和安装施工都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下称“中核建设”)来做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和环境专家委员郁祖盛说。

      中广核的入股也并非事出突然,其实,早在五年前,中广核就已经与这些建设公司签署了战略协议。曾经在双方的合资签约仪式上,胸带鲜花的中核建设集团总经理穆占英就兴致勃勃地讲道:“成立十年来与中广核的合作从未间断,在中核建设最困难的时候是与中广核一起度过的。”

      可以说,中广核很聪明,或者称其为有战略眼光。因为它选择合作的公司都是国内领先的,比如中核建设旗下的二三公司和华兴公司正是国内核电建设行业最有经验的两家公司。用郁祖盛的话说中广核集中的都是最优质的资源。

      另外,除了建设施工,走向成熟的中广核也逐步向其他相关领域发展,比如组建风电等新能源公司,签署太阳能光伏发电第一大单敦煌项目,再到国外寻找铀矿,大力发展水电等等。的确,20年前那个开发大亚湾核电站的中广核已经不再局限于核能发电。

     全国一盘棋

打开中广核的网站,这样几条最新的消息不停地滚动着。

2月2日,中广核集团收购澳大利亚铀开采商EME公司庆祝活动在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举行。此前,中广核已经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建立了铀资源开发与天然铀贸易合作关系。

1月21日,中广核铀业新疆发展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揭牌,标志着中广核集团正式在新疆“安营扎寨”,与新疆自治区在铀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领域的合作步入新阶段。

2月,中广核风电公司召开研讨会,重点是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海上风电场开发、建设及运行维护等工作。

其实,中广核的活跃也是近几年的事情。2009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调整中广核主业的通知,增加了“天然铀资源的勘查、境外天然铀资源的开发及相关的贸易与服务”一项。而中广核风电公司也只是成立于2007年。

短短几年时间,中广核已经挺进了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当前最受关注的新能源行业。

对于核电,据郁祖盛介绍,中广核已经介入整个产业链条。首先是从源头的燃料开始,开发国内资源的同时,中广核也大肆介入国际资源,国务院国资委允许其投资、建厂、收购。二是设计环节,与EDF(法国电力集团)形成一个很好的战略联盟,中广核想走一条从工程设计、管理、建造,一直到运行的模式。

对于设备制造业,中广核也与东方电气等设备公司签署了战略协议,这些设备制造企业也专门为中广核建造了几个工厂,比如东方电气在广州新建了个工厂,据称紧挨着中广核。

不仅仅是中广核,中核和国核技也加入了完善产业链条的行业。就在中广核与中核建设合资的同时,中核与中核建设的合资也悄然进行着。此时,正值中核建设全面改制时期,而几家核电公司正是其天然的合作伙伴,相互渗透也是必然的。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多次提出要增加核电的比重,未来的几年将是核电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一盘棋,各核电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中广核的发展是中核逼出来的”

或许,20年前,很少有人会预想到位于广东省的这家核电企业可以与一直被称为王牌军的中核集团站到了一个梯队。

“20年间,中广核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中核逼出来的,因为一家想垄断就逼得另一家必须要打破垄断,在核电行业必须要共同发展,不能一家独大。”某不愿具名的核电资深人士如此提出。

与中核建设的合资,中广核也是出于通过进一步战略部署来巩固自己市场的考虑,因为此前坊间一直在盛传中核建设将与中核合并,理由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上,核工业系统的企业有中核集团、中核建设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四家,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提出保前三的说法,会有一家企业被兼并。并且,郁祖盛介绍说,“中核建设本身就是从中核集团分离出来的,本是一家”。

中核建设相关人士透露,中核集团也有意参股二三公司,并已开始与二三公司沟通。

作为核电领域唯一的正部级单位,中核集团一直以来都以绝对的优势占据龙头地位。尤其是中核的设计能力要远远高于中广核等其他公司。国内从事核岛设计的仅有的两家研究院也都曾归属于中核集团名下。2007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才将两大设计院之一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从中核集团整建制划归国核技。

“中广核虽然有战略眼光,但是要真正在设计上站得住脚还必须得有准入资格。而现在的中广核没有独立设计的资格,必须要找一个有资格的单位一起做。一直以来,中广核都在从中核的设计院(一院)挖人,但是,一个单位的实力不是人加起来就行的,还有企业文化的磨合、工作习惯、企业的配套等各方面的问题。”郁祖盛说,“从引进法国技术到真正自己能设计距离还差得很远,我估计中广核至少还有五年的路。”

争议

郁祖盛口中的法国技术就是EPR。此次中广核与中核建设的签约仪式上,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同时签署了EPR建设项目,也被称为核电第一大单。

当时,首台EPR在台山核电站安装的消息一传开,立即引发了一场关于EPR与AP1000的大辩论,核电企业、核电人士都参与其中,但各自立场迥异。

中广核自然是EPR的拥护者,因为国内的两台EPR机组都是中广核花几亿欧元引入的。2009年12月,中广核和法国电力公司(EDF)签署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广东台山EPR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该电站运营单位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同时成立。

这一大单似乎带有能源外交的意味。这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和法国总理菲永与中国互访中极力促成的一桩姻缘。

据介绍,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建设2台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约502亿元。两台机组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届时年上网电量约260亿千瓦时。

当然,对于这一大单,中广核也有自己额外的安排,比如业界盛传的整体上市,再比如借此走出国门。

但是,郁祖盛等一批专家却一直推崇AP1000。他们甚至认为:“EPR和AP1000同时出现在国内市场上是一场悲剧。”

“中国的技术人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本来就不够,这样两个技术同时研究必定分散精力。”郁祖盛说。

对于两者间的区别,郁祖盛做了这样的介绍:安装难度从土建施工看,本质上的不同是AP1000是全模块化制造,就是在工厂预置,然后现场安装,现场的工作量应该只有常规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缩短了周期,这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从设备数量看,AP1000要少于EPR。比如EPR的一个核安全系统的阀门,需要7100台,AP1000只需599台,只有EPR的8%。

业界把核电厂比喻成印钞机,一台机组发电,一天就赚1200多万元,郁祖盛说AP1000的缩短周期将使核电站提前获利。

其实,各专家的观点都有自己的倾向性,EPR也好,AP1000也罢,无非是两个技术而已,谁好谁坏本无法评说。或许,正如上述不愿具名的核电资深人士所言,“AP1000和EPR已经注入了外交的色彩,分别代表着美国和欧洲,我国要和美国友好,同时又要与欧洲搞好关系,这些都是很微妙的关系,两者都无法舍弃”。

无论中广核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也无论其如何开展布局,亦或还将介入哪些行业,至少我国要想实现核电强国的目标,就亟需这条产业链条被打通,中广核倒是开了个好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