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泛在电力智能配电网综合正文

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四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0-04-01 10:5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输变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前,国内最高电压等级仅220千伏,现在,国内交流电压等级可达1000千伏,直流电压等级可达±800千伏。

  2008年年底葛洲坝至上海的输变电工程,全套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而今天建设向家坝至上海的输变电工程时,主要设备实现了自主化。

  过去,输变电工程中所用的晶闸管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国不仅摆脱了这种局面,而且可以制造出发达国家没有制造过的6英寸晶闸管。

  抓住机遇驶入发展快车道

  “特高压设备是国际电工设备制造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业内人士感慨地说。专家表示,特高压设备大都达到了设计和制造的极限,常规设备的制造、运行经验不能确保对特高压设备特性的精确把握,存在风险。

  上世纪60至90年代,苏联和日本等国先后开展了相关前期试验研究,建设了试验站和试验工程,具有一定技术储备,但由于没有在运行的特高压工程,没有形成特高压设备的商业化供货能力,也没有特高压技术标准和规范。

  近几年,与国外先进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国内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尽管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规模、效益、管理及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等方面仍有差距,综合竞争能力处于弱势地位,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显得尤为欠缺。依托特高压工程建设,集中优势力量突破高端产品核心技术,是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国家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核准文件中,对特高压设备的国产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明确该工程是我国设备自主化的依托工程,与此同时,研究开发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装备被列入一系列国家级规划。

  从“追赶”到“领跑”

  中国输变电制造业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飞跃。

  10年前,中国500千伏电网输电线路保护设备,80%都要依靠进口产品;而今,仅南瑞继保公司一家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就超过40%,并成功地为长江三峡、“神六”发射基地、大亚湾核电站、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保驾护航。

  平高集团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在特高压工程上马之前,平高集团仅能生产55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和252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GIS。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通过特高压、超高压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形成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三年,平高集团研发的550千伏以上的产品达到23项,已获得专利30多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12项,进一步提高了该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不少专家表示,国内输变电设备行业依托特高压等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技术自主创新,在很短时间内缩小了与ABB、西门子等世界电工电气巨头的差距,有的方面甚至超越了跨国巨头,开始领跑世界。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告诉记者,过去,输变电中所用的晶闸管完全依赖进口,现在,我国可以制造技术含量颇高的6英寸晶闸管,而发达国家只做过5英寸晶闸管。

  日渐壮大的中国输变电设备企业,正在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2009年实现了塔吉克斯坦220千伏及500千伏成套项目总承包工程提前一年全线贯通;500千伏及以上高端输变电产品连续三年大批量进入美国、加拿大等国市场……

  据介绍,西电集团的产品已远销德国、阿联酋、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加坡和香港拥有长期稳定的高端客户;承担了海外上百座变电站工程输配电成套设备的“交钥匙”工程。近三年外贸出口创汇额持续增长,2009年已超过3亿美元。

  南瑞继保则依托原创领先技术和先进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在短短的四年时间,成功进入了海外33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除了产品“走出去”外,输变电领域内的“中国标准”也正逐步走向世界。

  创新模式实现飞跃

  张国宝认为,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市场因素,广阔的市场需求为输变电设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二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常常会有多家输变电设备企业联合组成研发团队,使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三是依托重大工程。特高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为我国输变电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实践平台。

  “我国许多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是在用户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实现的。电网公司支持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设备自主化,使得特高压输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国内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专家认为,特高压设备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依托工程、业主主导、专家咨询、质量和技术全过程管控的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模式,保证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实现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国产化,这一创新模式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在2009年10月召开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美国电力公司的纳维·巴特认为,中国的特高压技术代表了目前世界输电技术的制高点。国际大电网组织秘书长科瓦尔表示:“这是一个伟大的技术成果,是电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正在引领世界电工领域最新科技的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变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