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4-14 13:2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叶片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上述3家公司共投资1亿美元,获得大型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复连众30%的股权。与央企联手打造一家顶级风电叶片生产商,这些PE公司似乎没有过多犹豫。
无独有偶。
同日,韩国大宇造船及海洋工程公司高级副总裁LeeYoung-man表示,大宇造船拟在山东烟台等地,通过并购或与一家当地企业结盟来建立风电设备工厂,进军中国风力发电市场。
然而,就在设备投资商纷纷下注,开始“跑马圈地”的同时,风电行业准入标准正在加速酝酿……
格局之变
工信部日前公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工信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三大要点包括:一,风机制造商需要具备至少100万千瓦的年产能力以及5年大型机电行业的从业经历;二,风机制造商必须具备生产2.5兆瓦或以上单机的能力;三,由于需要取得各种质量/环境标准证书,新成立的风机制造商在引进海外技术生产2.5兆瓦以下风机时将受到严格限制。
如此看来,如果征求意见稿能正常实施,将意味着有众多不符合条件、实力规模较小、依靠低价竞争的企业将面临整合压力,或被淘汰出局。而那些有投资意向的投资商,也需慎重评估其投资的风险性和可靠性。
分析人士认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体现了决策者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基本导向。会形成“一线企业稳坐泰山,二线企业稍有波澜,三线企业谋求联合或是出让。”的市场格局。
对此,工信部消息人士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就是为了引导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健康发展,防止风电设备产能盲目扩张,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联合?退出?
除此之外,征求意见稿还指出,在生产企业的设立方面,项目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这也意味着,对于有意向进入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投资者来说,需要具备不错的资金实力。
与实力雄厚的风电巨头正在“跑马圈地”不同的是,自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一些中小风电投资商已经开始考虑与相熟的厂商组成联合企业的问题。
对此,记者得到了工信部装备司的解释:现有风电机组生产企业不符合《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的,应在《准入标准》颁布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整改不能达到《准入标准》要求的,不得享受国家在投资、税收、土地、环保、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不得列入《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合格厂商名录》。
刘新宇是宁波一个风电企业制造商,拥有200瓦到20千瓦风电机组的制造能力,“这就意味着,过半数企业需要联合,或是出让给试图新进入的大企业。”刘新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刘新宇称,其企业目前装机容量仅有6万千瓦左右,尚有扩建需求,但距离改扩建需“不少于50万千瓦”的标杆仍相差甚远,所以只能考虑与同行联合。“目前已有企业愿出可观价码买下自己的公司,但‘风电制造哪怕仅有2万千瓦的订单,产值就在2亿左右’,这一行还处于上升周期,我不打算退出。”刘新宇斩钉截铁的告诉本报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中小企业主对于征求意见稿的门槛设定表示有些偏高,也有企业主提出,如果征求意见稿中的准入门槛最终实施,未来中小型民营企业很难再进入风电设备制造业。
“高门槛”规范市场
对于准入门槛的设定问题,在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马学禄看来,工信部的风电设备准入标准的确比较高的。
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十家,而目前国内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超过80家。
那么,“高门槛”的用意何在呢?
资料显示,我国风电设备生产厂家从2004年不足40家,到2009年已有80多家,不到5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00%,风电装备产能已超过2000万千瓦,而未来每年半机需求仅有1200至1500万千瓦。鉴于此,2009年8月底,风电设备制造业被国务院常务会议点名产能过剩,并在10月份入列十部委的六大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黑名单”。《准入标准》的“高门槛”在此背景下被制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所教授林伯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风机制造商数量较多,而规模和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有标准对设备的质量进行规范。随着风电设备制造业准入门槛被提高,以及风电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可以淘汰落后企业,优化经营环境,有利于整个设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也有业内专家指出,除了设备标准之外,为促进风电产业发展,还应该早日建立风电的并网标准、电量标准等。
风电整机制造能力并不能代表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不能让风电产业链中出现“短板”,例如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风电并网问题就亟须电网企业积极参与解决。
与此相对应,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为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国家能源局已经制定了《风电标准体系框架(讨论稿)》。
由此看来,与风电产业链相关的系列标准体系都进入了集中制定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将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3-A28。作为全球风电盛会,CWP致力于为业内企业搭建展览展示、技术交流、产业对接
5月23至24日,中国中车首届“迎着风光看未来”主题活动圆满收官,来自全国各地“天选”幸运风车迷们齐聚美丽的黄海之滨#x2014;#x2014;盐城,共同打卡中车新能源大国重器硬核科技,观摩第七届“中国中车杯”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体验中车文化文创之美。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中国中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5日,东方电气26MW海上风电叶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现场鉴证下,在东方风电自建叶片试验台,成功完成最后一个工况的静载试验。至此,150米级叶片顺利通过全部静力测试工况,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IEC61400-23国际标准,叶片在静载状态下的结构安全性得到有效验证,随后该试验叶片将进入疲劳测试验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01引言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叶片断裂事故频发,正在为这一绿色能源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例如,总装机806MW的美国VineyardWind-1海上风电项目,是该国在建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计划安装62台GEHaliade-X13MW海上风机,叶片长
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并开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共建行动5月11日,中车青海造首台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刚刚投产的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产业最全的“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清洁能源装备青海
4月29日,时代新材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00.6亿元,同比上升14.4%;归母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上升15.2%。报告期内,风电叶片板块年销售风电叶片21.22GW,平均单套功率达5.96MW/套,全年完成销售收入82.00亿元,较上年同期67.01亿元增加14.99亿元,增长幅度为22.37%,全球市场竞争力进一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九鼎新材4月3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公司涉嫌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一是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情况;二是九鼎新材涉嫌未及时披露重大事件和进展情况,包括未及时披露股票被冻结事项以及未及时披露股票拟拍卖事项。
4月28日、29日,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首支风电叶片、东方电气(怀化)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首台风电机组相继下线,标志着正式具备投产能力。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深化全国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位于新疆、湖南两大基地的投产,将助力东方电气集团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