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吉林首个地区农网改造工程竣工

2010-05-19 09:20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农村电网变电站输电线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四平市,今年的春天显得格外不同——四平地区的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在备耕生产之际胜利竣工。这片广袤的平原上,一座座变电站星罗棋布,一条条输电线路如血脉般延伸,为这片黑土地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这个春天,因为有了焕然一新的农村电网而让人更加充满期待。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月23日,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的66千伏伊营线与营城子变电站成功“接引”,变电站供电容量由6300千伏安增加到9450千伏安,供电能力一下子提升了三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周边三个乡镇的农民同时使用电机井抽水灌溉,供电能力也仍有盈余。对备耕生产来说,无疑是下了一场“及时雨”。

    这场及时雨也是为新生的四平农村电网做的最好洗礼。至此,投资1亿7603.6万元、历时十一个半月的四平地区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全线告捷。这个四平电网建设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使得全地区农村供电容量增加了164300千伏安,供电能力提高了29.3%,完全满足了未来三年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严重缺水地区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

    2009年,全国产量大县梨树县大旱,几乎家家户户都需要抽水灌溉,申请用电增容的村干部排起了长队,但因抽水设备和供电容量不足等因素,只有少部分农田通过电机井得到及时浇灌,最终全县粮食减产百分之五十。在农网完善工程中,四平供电公司调拨5280万元资金用于梨树电网改造增容,供电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在双辽市的广袤田野上,一个个小型电机泵站随着电网建设延伸进了田间地头。2009年王奔镇66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区域供电能力极大增强,3000户种植水稻的农民将柴油机抽水改为电机抽水,计算油电之间的费用差价,全镇节约灌溉资金合计450万元,相当于每户农民的年收入增加800至1000元。据新华网3月11日报道,“油改电”灌溉2009年为双辽市全部13800户农民减轻负担4400万元。

    梅花香自苦寒来

    农村电善工程作为国家拉动内需项目,关乎着经济发展大局。四平地区农网完善工程总计29个项目,需要新建、扩建66千伏变电站18座,新建66千伏输电线路122公里,改造更换配电变压器252台,新建10千伏配电线路32.3公里,从下达计划到工程竣工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涉及到前期设计、征用土地、队伍招标、基础养生、冬季施工,困难前所未有。

    一纸“军令状”拉开了工程的帷幕。四平供电公司将工程建设上升到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成立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集合1041人的20支施工队伍,与24家单位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时间结点,倒排工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

    他们打破常规,确定了多路并行的施工方案,边设计、边征地、边施工,农网完善工程项目指挥部每日一调度,公司领导班子每周一例会,实时跟踪对工程进展情况。自工程开工以来,指挥部和施工单位就再也没有过休息日,指挥部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周调度例会全部放在了夜间召开,有时一开就是4、5个小时。在施工现场,有人连续工作了60多天没有回过家,有人放弃了技师考试,甚至连身怀六甲的妻子都没有时间照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9年12月2日,刺骨的寒风卷起漫天飞雪,66千伏公宝甲线历时整整一百天的鏖战正式并入电网运行。在公主岭市到怀德镇45.2公里的土地上,183基铁塔拔地而起,一千余人次的施工队伍日以继夜,创造了四平电网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的记录。

    2010年伊始,四平遭遇强降雪天气,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28度,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阻力。为了抢抓工期,7支100余人的建设队伍奋战在四平到叶赫的山区施工作业;由于山路积雪难行,水泥电杆要通过人工运送到建设地点;在风雪和严寒中,他们经常施工到晚上9点以后。

    消融的冰雪化作山间的溪流在输电塔下穿过。4月22日,最后一个建设项目沿着220千伏四平变电站驰援叶赫镇的66千伏输电线路——平叶线——冲过终点,四平农网完善工程胜利竣工。

    东风吹来满眼春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农网完善工程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便利,更为乡镇区域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2009年春节期间,梨树县小城子、孤家子、蔡家、喇嘛店和公主岭市秦家屯、怀德等多个乡镇由于变电站容量不足,于除夕夜和元宵节被迫拉闸限电。经过农网完善工程建设后,在2010年春节期间用电量增长10%的情况下,电网设备运行稳定,全地区未发生变电站过负荷现象和拉闸限电被动局面。

    孟家岭镇在2009年以前靠租用一家企业的小容量变电站供电,用电客户想安装一台50千伏安的小变压器都无法满足,电力成了当地发展的瓶颈。新建66千伏孟家岭变电站3月26日投运后,孟家岭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已新增用电负荷2000千伏安。

    叶赫镇是四平市的经济重镇,十一五期间,省政府计划投资15亿元用于叶赫镇的旅游区建设,其工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电增长迅速。据相关部门测算,新建的66千伏平叶线在满足了新增负荷需求的同时,还将在年内为地方财政增加2200万元经济效益,使沿线两镇八村的人均收入增加300元。

    按照目前客户申请的用电量需求计算,2010年长发变电站将新增供电量2000万千瓦时,随之而来的是长发乡的地方财政也将增加1000万元。地处长平经济带的十家堡镇因供电容量大幅增长,已经12家企业和当地政府达成了投资意向。

    充足的电力供应,为四平市铁东经济开发园区提供了强大的后盾,6个亿元以上项目相继上马投产,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环境。浙江世宝集团投资6亿元的吉林世宝精密铸造机械加工项目的开工建设,改变了铁东区没有大工业项目的历史;总投资5.1亿元的吉林巨润公司,一次性在城乡招收2000余名技术人员及工人。

    农网完善工程胜利竣工了,但四平供电公司的脚步并没有停歇。目前,上百支供电服务队、两千余名农电员工仍活跃在田间地头,一台台临时变压器,一根根备用电杆,随时准备将电源将引入每一个有需求的地方。他们要让这个春天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电网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