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虽然去年以来,风电装备产能过剩、风电并网困难的批评不断,但是风电的发展并没有因为争议延缓发展,到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已达到了约2500万千瓦,跃居全球第2,已连续4年翻番增长。
而海上风电在风电领域中因其投资高昂、技术难度大等原因成为争议最大的领域,此次正式招标,意味着中国风电发展将掀开全新一页,也表明决策层不会因为各种争议而改变发展风电乃至新能源的既定路线。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此次招标的项目位于江苏沿海,包括2个30万千瓦近海风电,2个20万千瓦的滩涂风电,共100万千瓦同时对外招标,目前项目选择和标书编制已经完成,本来原定4月底进行的发标工作,推迟到5月上旬举行。
与上海项目的“试验意义”相比,此次招标同样显示出决策层相当谨慎的态度,试验意义仍然浓厚。
史立山坦言,目前开发海上风电的难度很大,希望此次招标能成为建立海上风电产业体系的载体。
“海上风电是我国发展风电的重要领域,也是欧美国家风电发展的重要部分,海上风电投资是陆地的2.5倍,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设计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修理代价高,要解决如盐雾腐蚀、台风等问题,因此要稳扎稳打”,史立山说。
今年6月份,中国唯一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项目34台机组将全部并网发电,史立山表示,这个项目的成功运行,为中国发展海上风电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坚定了国家开发海上风电的决心和信心。
海上风电:全球竞争焦点
风电是目前安全、环保、最具发展潜力、技术成熟的新能源行业。相对核电而言,风电更安全;相对于太阳能而言,风电开发成本更低;相对于生物质能而言,风电技术更成熟;相对于海洋能(包括潮汐能)而言,风电产业化更强。因此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全球新能源行业竞争主要体现在风电行业。
而海上风电因为具有陆地风电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已经成为全球风电发展方向,这些优点包括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力较为稳定、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年利用小时数更高等。
不少国家的海上风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欧洲风能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欧洲海上风力产业营业额约为15亿欧元,预计2010年将增加1倍,达到30亿欧元。
而在我国,东部沿海的海上可开发风能资源约达7.5亿千瓦,不仅资源潜力巨大且开发利用市场条件良好,相对于陆上风电场更靠近中国的经济中心,发展海上风电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也使得众多能源巨头对海上风电投以关注的目光。
早在上海东海大桥项目招标之时,就有大唐、中广核、中电投、上海绿能、三峡、中海油、申能、华电集团等能源巨头进行投标。虽然最终花落大唐联合体,但落败的能源巨头并未因此放弃海上风电。
在某次中海油上市公司中报发布会上,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傅成玉新闻,傅成玉说吧)说,中海油集团除了计划在东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之外,还会在渤海湾研究海上风力发电,希望海上风电成为中海油的另一重要能源业务。此后,中海油与山东威海市政府签订了总投资210亿元的海上风电开发协议,并在威海竖起了一根140米的测风塔。
中海油并不是唯一自行展开测风的能源央企。事实上,通过与地方政府接洽签订协议,很多能源央企已经基本圈定了自己的海域势力范围。这也引发了对于海上风电圈地运动的争议。
而此次海上风电项目招标能否结束企业和地方政府各自行事的无序状态,还有待观察。不过,此次招标显然已经有法可依,此前发布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前必须进行风况条件、设置条件、选址条件、环境条件在内的多项调查,还将海上风电开发的主管部门、开发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更早之前能源局也要求各地上报海上风电规划,要求依照规划进行开发。
而且,与过去陆地开发不同的是,海上招标,“条件更为严格,企业要先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才可以投标”,史立山说。
风电发展之争未决
可以看出,海上风电开发的“规划”和“程序”要求已经较之前陆地开发更为严格。前两年对于风电开发中的无序问题曾引来了众多争议和指责,批评者认为,中国风电的发展太过迅速,这导致的问题主要是电网跟不上,因此风电设备大多闲置;与此同时,风电设备生产无序地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低水平重复建设,其产能已经结构性过剩。
今年年初,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苗圩新闻)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的风电项目大多为形象工程。据《京华时报》报道,苗圩3月7日在参加两会湖北团小组讨论时表示,“国内纷纷上马的风力发电厂大多是形象工程”,“特别是甘肃那个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虽然说并网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业内人士大多也承认部分风电项目并网困难,但苗圩的言论又激起了一场关于风电发展的争论。
对于并网问题,史立山在4月23日能源局发布会上表示,“随着风电规模的扩大,中国风电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并网难。”但同时他也指出,“这是局部地方和局部时段的并网难问题,时段主要是在冬天的夜晚时段”。
而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也曾回答过此类疑问,他表示并网问题在国家特许权招标项目中表现并不突出,因为在这些项目的规划中就与电网进行了衔接,进行了电网配套,风电输出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并网难的问题大多在一些地方审批项目中比较突出。
因此,在此次海上风电开发之前,相关管理程序和规划就成为了重要的前提。为落实并网问题,“我们要做好规划,先落实市场,加强风资源的预测,合理配置电源结构”,史立山说。
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此前对本刊记者表示,与我国类似,美国的风电增长也非常快,他们也存在电网输送的问题。因此这其实是全球的问题,并不是中国仅有的问题。
并网之争在过去主要集中在电网建设缓慢上,而目前则集中于风电发展过快、风电质量难以满足电网要求上。种种争议的核心其实是应当先发展风电还是先发展电网,究竟是依风电项目配套电网,还是依电网建设风电项目?对此,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一切都还在博弈中。一个新的进展是,目前电网已经提出了一个风电入网的技术标准,将不符合质量的风电排除在电网之外。
史立山也指出,“入网标准问题争议很多,有风电专家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而电网将这个问题看得太重,是个借口。现在我们还要广泛了解”。
在他看来,解决并网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扩大配置资源的范围,建设更大电网。目前全国有9亿的电力装机,只有2千万是风电,在宏观接纳风电方面没有问题。二是提高灵活电源比例,使之与风电匹配。
此外,他还表示,目前有些地区正在尝试抽水蓄能,对于风力不稳定的地区也可以合理“弃风”,可以提高风电的经济性;另外,还可以加强需求侧管理,如北方冬季可以采用电力取暖,提高效率。
“并网技术本身其实并没有问题,即使火电来匹配风电也可以,但是经济性有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经济性问题,也就是要考虑我们需付出多大代价来发展这个产业?”史立山说。
探索中前行
“风电发展的思路和目标都很明确”,史立山说。他认为当前风电发展面临的环境比起几年前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中国风电发展面临的制约主要是设备制造能力,今天风电发展的制约已变成了市场制约。要解决市场制约的问题仍需要一个过程,核心是调整各方利益。
这也是相关法律频频修改的原因。《可再生能源法》是中国风电发展的政策推手,然而历经4年即进行了修订。新版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于4月1日开始实施,此次修订主要进行了4项修改:一是要加强规划,让规划起到基础作用;二是制定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指标,即实施配额制,涉及到的不仅是发电企业,电网和地方政府也将被纳入;三是要制定电网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办法;四是可再生能源基金的管理。但大多原则性表述仍需要细则落实。目前这些相关细则正在制订中。
史立山坦言,配额制的制定难度很大,目标好提,落实很难,缺少监督检查的办法,因此很难说何时能够出台。
而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曾亚川4月23日也表示,《能源法》今年又经历了大的调整和修改,力争于年底上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此前媒体有报道说此次《能源法》的修改将新能源发展中“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表述改为了“鼓励发展”,虽然都体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持,但其中含义略有不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会被重点强调。这些微妙的变化可能会给业界投资带来影响。
不过,4月22日,在中国能源委成立两个多月以来的首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抓好几项重点工作,第二条就是“要加快能源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表示,对于发展新能源,中央的要求很明确,温家宝在4月11对“新能源”做了一个界定:“新能源发展要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发电和煤的清洁利用”。
可以说,尽管争议很多,发展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仍是大势所趋,并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作者:杨毅1,3刘石1,3黄正1,3卜宪标2吴蔚1温喆然1徐军涛1李士杰4单位:1.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3.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引用本文:杨毅,刘石,黄正,等.基于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的远海电淡冰冷热联产系统性能分析[J].储能科学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6日,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公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预中标,投标报价:107.6969亿元。项目概况: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业主为华电(丹东)海上风电有限公司项目地址:辽宁省丹东东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将第14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1-B15。电气风电践行“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为核心主
项目背景:法兰变形成验收“拦路虎”风电机组要实现满功率发电(以下简称满发),从设计、制造到安装,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导致“不能验收”。某海上风电机组在安装单管桩时,由于管桩倾斜,液压锤非均匀敲击法兰表面造成单管桩基础顶部法兰向下变形(见图3)。变形区域位于90#xB0;方位,有6根螺栓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5日,东方电气26MW海上风电叶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现场鉴证下,在东方风电自建叶片试验台,成功完成最后一个工况的静载试验。至此,150米级叶片顺利通过全部静力测试工况,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IEC61400-23国际标准,叶片在静载状态下的结构安全性得到有效验证,随后该试验叶片将进入疲劳测试验
据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消息,日前,在距离江苏盐城33公里的国信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海域,天津港航工程公司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港航平5”以精准高效的吊装表现,成功完成在江苏海域首秀。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盐城新洋港东南方向、大丰港东北方向海域,规划海域面积136平方千米,共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秦皇岛发布”获悉,位于秦皇岛经开区东区的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占地约600亩,按照“一区四园”空间结构规划布局,致力于打造包括海上风电核心设备产业园、海上风电延伸产业园、教培工程产业园、科
5月22日,浙江省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拟对中广核嵊泗1#海上风电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根据公示,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获批准。公告显示,中广核嵊泗1#海上风电项目中心点离岸距离约28km,场区水深在11~16m之间。项目总装机容量396MW,拟安装29台风力发电机组(24台14MW及5台12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代表、企业决策者及学术界专家共同参与。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与全球能
当地时间5月10日16时36分,三峡集团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巴西东北部帕拉伊巴州,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国际三峡巴西公司投资建设是三峡集团最大的海外绿地风电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48兆瓦,安装108台单机容量6兆瓦机组,配套建设1座500千伏升压站及75公里送出线路。全面建
当下,国内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可谓好坏参半。2024年,6家主要风电塔筒上市企业有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总营收下滑,下滑幅度从19%至37%不等,归母利润较2023年下滑74%至204%不等。2025年一季度,4家企业出现营收大幅增长,但与快速增长的营收额相比,个别企业增收不增利现象仍然
5月7日,陕西铜川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对铜川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根据公示,拟废止国华宜君5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建设规模为5万千瓦,建设单位为神华宜君新能源有限公司,废止原因为无法按期并网发电。
4月30日,阳光风能消息称,公司1800V风电变流器首并网!相关阅读:发货!阳光风能1800V正式开启规模化应用
日前,三一重能15MW风电机组率先通过中国电科院0电压穿越和0-130%单连锁故障电压穿越测试,成为国内首台按照最新海上风电国家标准完成故障穿越测试的风电机组,标志着其率先获得新规下海上风电并网的“入场券”,彰显了三一重能进军海上风电、向海图强的底气与决心。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
4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现场42号风机叶轮缓缓转动,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属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采用风光同场建设模式,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于2024年底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