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气象预警、紫外检测、三维可视,这是深圳供电局在防污闪工作中打出的高科技“组合拳”。近日记者获悉,2006年至今深圳供电局连续5年实现“零污闪”事故,未发生一起污闪跳闸事件,这对地处南海之滨、浓雾阴雨天气频繁、多年平均积污期超过90天的深圳来说,实属不易。
完善的防污闪气象预警机制
“防污闪气象预警系统就是防污闪工作的指挥棒”,该局生产技术部钟聪表示,深圳局根据多年防污工作的经验,在扎实做好防污日常工作的同时,通过与深圳气象台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发布专项防污预警,部署开展防污清抹、调爬、特巡及夜巡等各重点防污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了防污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009年2月底,深圳地区积污期已超过100天,且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持续出现了潮湿阴霾天气,防污闪气象预警系统显示红色预警,防污形势异常严峻。该局根据这一预警提示,特别加强防污闪特巡工作频度,并先后发现220千伏简坪乙线N18等23基杆塔、500千伏鲲鹏站500千伏场区绝缘子串出现大面积爬电及电晕放电现象,且爬电杆塔绝缘子片数已超过绝缘子串长的1/2,随时可能发生污闪跳闸事件。由于发现及时,经过喷涂涂料等一系列清扫调爬措施,有效避免了线路污闪跳闸造成的损失。
截至4月底,根据防污气象预警,该局共对105处污染严重的地段及曾出现爬电等隐患的设备进行重点巡视监控,共开展了7280人/次防污特巡和夜巡,消除隐患53项。
紫外检测技术应用国内领先
将紫外检测技术应用于电气设备外绝缘放电测量在国内外都还是一项新的技术,尚未有国家和IEC标准。深圳局早在一年前就着手筹备引进了第一台紫外成像仪,计划与红外检测技术相结合,提高深圳供电局设备离线检测技术水平。
与紫外检测技术相比,红外检测技术应用的比较普遍,但对一些受损、电场发生畸变、温升不明显的设备检测存在局限性。
2009年12月26-28日,深圳地区持续出现潮湿、大雾天气,防污工作形势极其严峻。该局试验研究所抓住时机对三个500千伏变电站及220千伏马坳变电站及出线设备开展了防污专项监测工作,这是该局历史上第一次将先进的紫外检测技术应用到防污领域。在三天的测量中,技术人员成功运用紫外检测技术发现220千伏马坳站电晕声较大的悬式绝缘子成团状的放电点,而利用常规的高倍望远镜和红外成像仪均无法识别。这是该局利用紫外检测技术成功化解污闪事故的一次有益实践。
该局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把紫外检测和红外测试相结合进行变电设备专项检测工作,以对设备清扫(包括带电水冲洗)、维护以及调爬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在对该局所辖变电站进行普测,收集大量的现场数据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深圳电网的测量标准,争取走在行业的前列。
国内首创三维可视化在线监测
110千伏以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利用现有的电网光纤网络,采用先进的传输技术,对输电架空线路运行环境进行三维化可视化监控以及绝缘子泄漏电流、故障报警及线路运行参数等进行在线监测,从而解决了输电线路免巡线问题。
目前,该局已在220千伏前平甲乙线N58及220千伏翡祥甲乙线N21等9回重污秽区线路试点安装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及三维可视化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该区域40基线路杆塔的三维可视化实时监控以及绝缘子泄漏电流参数在线监测,有效地提高了该区域线路污秽变化检测精度,属国内首创,实现了线路智能化运维。
深圳供电局一直高度重视防污工作,从设备设计、基建及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落实针对性的防污工作,在做好调爬、清抹及特巡等日常防污工作的同时,还逐年加大防污科研的投入,致力于通过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防污工作水平和效率。据统计,5年来该局开展防污专项科技项目5项,投入资金约800余万元,获得网省公司及局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输电线路复合材料杆塔的应用研究成果经专家评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复合材料杆塔今后在电网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和意义。
下一步,该局将推广应用绝缘子污秽度在线监测、输电线路可视化在线监测、复合材料杆塔及紫外检测等高新技术,逐步完善“污闪黑点”档案记录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污措施。同时,研究开展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水冲洗等技术,实现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的免停电维护;做好“污区分级影响因素与实时监测技术的研究”等重点防污科技项目研究工作,建立气象要素和设备外绝缘子泄漏电流为一体的电力系统污秽实时监测系统,从根本上提高防污技术在线监测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作业!”4月12日,云南电网公司首次采用“载重无人机+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方式,在丽江地区海拔3200米的500千伏线路上,成功完成带电修补架空地线散股任务,及时消除2项紧急重大缺陷,保障了西电东送重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一声令下,无人机巡检员操控FC30大载重无人机将地线修补机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时指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并提出“拓展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系牢更加广泛的民意纽带”等六点举措。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时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风”“生”水起
4月17日,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全省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接入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的通知。其中明确,全面推进全省公共充换电设施高质量接入。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运营的公共充换电设施要按照新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接口说明书》要求,全面实现
为提升供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日前,南方电网贵州都匀惠水供电局正式启动全域智能电表升级改造工程。此次工程计划今年完成1640个台区设备升级,更换5.5万余块老旧电表,实现低压台区宽带全覆盖及高频数据采集能力,以精准服务赋能用户美好生活。智能电表作为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用电
近日,在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中寨乡,南方电网六枝供电局成功投运配电网智能化联络开关,标志着六枝特区配电网自愈覆盖率达到100%。据了解,配电网自愈功能可以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大幅减少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六枝供电局将配电网自愈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4月16日,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继续支持各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有序开发建设工作,综合屋顶资源产权归属、开发难易度、项目成熟度等情况,统筹推进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大型场馆等
近日,优利德测试仪表团队携多款创新型电力检测设备前往广东电网公司云城供电局,通过现场实测与功能讲解,为电网运维人员展示了数字化检测工具在提升作业效率、保障安全运维中的关键作用。电力电网作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生命线,其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传统的检测手段与工具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网结构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3月28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首个透明主动配电网示范智慧台区——河边村1号公变在马龙区建成投运,这也标志着曲靖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较于传统台区,智慧台区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通过加装众多新型智能设备,使得电网具
“准备好了吗?”“好了。”“三、二、一,起飞!”飞手刘成洋和蔡鑫同时摁下遥控器,两台无人机在飞手们的精准操控下,如同猎鹰在空中盘旋观察……在广东电网公司云浮罗定供电局110千伏附城变电站,一场革命性的技术测试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这些无人机装备了先进的声纹、紫外、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
截至8月5日24时,从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获悉,甘肃省内唯一的电力大规模外送通道——±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年度外送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7%,较2023年达到这一节点提前了20天。±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次将大规模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与火电打捆输送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
7月22日,从国网重庆电力获悉,重庆市首个全域无人机智能巡检示范区已正常投入运行,无人机对10千伏凤帅线等重载配电线路开展红外测温,并通过手机端无人机智慧巡检微应用(EUA)将工作日志推送给工作人员处理,助力迎峰度夏保供电。全域无人机智能巡检示范区,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永川、荣昌、双桥
“无人机发现一个相间间隔棒损坏,导线存在磨损情况,大家仔细观察核对。”6月18日,国网吉林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二班班长杜冰应用无人机巡检500千伏甜松Ⅰ、Ⅱ线,该无人机搭载了新型紫外检测云台。在以往无人机巡检作业中,由于存在视野盲区,无人机飞手无法精准定位雷击、导线断股等情况引发的导地线
3月16日,河南中西部迎来中雨雪、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天气,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迅速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启动雨雪、覆冰Ⅳ级应急响应,全面开展电网设备特巡特护、应急抢险等工作。截至16日晚,该公司累计投入各类人员2141人、车辆454台、发电车10台、发电机55台,河南电网保持安全平稳运行、电力安全可靠供
当前,我国多地高温天气仍在持续,迎峰度夏工作正处于最吃劲、最关键的阶段。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平稳有序。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履职尽责、拼搏奉献,切实把电力保供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迎峰度夏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上海
1月3日,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超能科创中心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紫外光检测设备,对500千伏光谷变电站全站一次设备绝缘部位表面开展紫外光检测,实现了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紫外光成像检测技术在湖北电网超高压变电站的首次实际应用。无人机搭载紫外光检测装置为该公司2021年系列成果转化产品之一,也是该产
12月24日7时45分,雁淮直流输送功率首破600万千瓦,创投运以来新高,预计全天可向江苏送电1.28亿千瓦时,相当于1.58万吨标准煤。面对大负荷考验,国网山西电力扎实开展直流大负荷专项运维保障,强化落实季节性运维措施,确保雁门关换流站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山西电力开展直流大负荷专项特巡,加强换流变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956-2018,以下简称HJ956-2018)和《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955-2018,以下简称HJ955-2018)两项环境保护标准,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负责人就标准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您介绍一下这两项标准制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土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醛、酮的测定方法,生态环境部印发《土壤和沉积物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初步建立立体化巡检体系,直升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网运检工作中。其中,直升机巡视作业范围已覆盖所有跨区域电网及各网省主干电网,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日常巡视,变电站站内机器人已实现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集中轮转,隧道巡检机器人能完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