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5-21 11:06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让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远离城市、脱离其服务范围是不现实的。
尽管2006年进行了环保方面的改造,但主设备无法更换,运行稳定性较差。南海区政府下决心将原来投资1.6亿元的一厂彻底拆除改建。国家去年做出规定,垃圾焚烧电厂的环境保护距离不小于300米,因此,一厂不适于在原址重建。
现在环评中的公众参与,也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公众参与就是要所有人都同意某一决策。其实,公众参与不等于“全民公决”。
“环保”是环保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如果不与周边社区形成良好关系,企业也无法长远发展。
———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金铎。
12年前,南海狮山林场大榄分场人烟稀少,没有定居村民,南海环保发电厂(即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此处,2002年建成运行。与此同时,华南师大、东软、广轻工与广石化等四所学校获邀,于2003年前后陆续进驻位于狮山林场的南海软件科技园,与垃圾焚烧发电厂为邻。如今,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在周围又新建二厂,一厂改扩建项目也上马了。2012年底,两厂日焚烧垃圾规模将达3000吨。
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项目为何迁址重建?如何处理与周边大学城的关系?昨日,南海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方,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铎女士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南方都市报近日推出“垃圾倾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在日产生活垃圾6000吨的佛山,目前,填埋与焚烧发电两种垃圾处理并存,而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也是市民十分关注的话题。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铎就此给出解释。
新旧焚烧发电厂如何选址?+要满足南海垃圾运输的需要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们运营管理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厂就位于人口较为密集的狮山大学城,是否存在选址矛盾?
金铎:大家普遍认为垃圾处理设施应当远离城市,但其实,垃圾焚烧发电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为解决人类自身活动带来的“垃圾倾城”问题,而发展的工艺技术。让这样的项目远离城市、脱离其服务范围是不现实的。
1996、1997年前后,南海垃圾焚烧电厂选址时,主要考虑到狮山林场位于南海中部,可以辐射全区垃圾运输,当时那里是荒山野岭。但垃圾焚烧电厂建成的同时,大学城也开始建设,这样的现象也不仅在南海出现,在上海、日本等都有相似,这也是城市化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选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标准、环保标准并严格监管,这些在技术上都不存在问题,关键是落实。
南都: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经改造后,各项环保指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为何还要迁址重建?
金铎:一厂建厂较早,当时我国的垃圾发电行业刚刚起步,建设标准和环保标准都不高,设备全露天布置,运行情况一直不太理想。尽管2006年进行了环保方面的改造,但主设备无法更换,运行稳定性较差。因此,南海区政府下决心将原来投资1.6亿元的一厂彻底拆除改建。国家去年做出规定,垃圾焚烧电厂的环境保护距离不小于300米,因此,一厂不适于在原址重建。考虑到全区垃圾运输的需要,决定将一厂改扩建项目选址到现二厂附近。
南都:现已建成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二厂,当初做环境影响评价时,是否有组织听证会?
金铎:根据国家对于环评的相关规定,听证会并不是垃圾焚烧电厂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必需环节。当时考虑到周边社区对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了解不多,有较大顾虑,我们组织了听证会,通过媒体公开征集受影响区域的代表。听证会开始时也有较激烈的质疑,但随着听证代表对事实的了解,通过会上专家的科学分析,政府部门也给出了详尽的监管方案,最后的效果很好,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批准。
南都:现在的一厂改扩建项目是否也需要听证?
金铎:一厂改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公众调查,主要是问卷调查,我们会视反馈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举行听证会。其实,听证会不可怕,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关键是项目的建设标准、环保标准、运营管理和以后政府的监管,都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取信于人。以前的良好管理记录,也有助于取得大家的信任和认可。
怎样获得周边社区信任?+控制二次污染,常汇报情况
南都:以上这些项目与大学城校方作了哪些沟通?有师生表示对一厂改扩建项目和污泥干化处理项目并不知情。
金铎:新项目从规划开始,我们就主动介绍相关情况,包括工厂的外观设计都事先征求各院校意见。项目环评公示后,我们也主动告知。除了向各院校通报外,项目环评公示也按国家规定在媒体上作过两次公告。我们也欢迎大学城师生到发电厂参观、交流。
当然,现在环评中的公众参与,也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公众参与就是要所有人都同意某一决策。其实,公众参与不等于“全民公决”。我国法律上,对于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程序、途径和方法,法律法规有相关规定。
南都:如何处理垃圾焚烧项目与狮山大学城的关系?
金铎:“环保”是环保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作为一家环保企业,特别是公众对垃圾处理较为敏感,如果不与周边社区形成良好关系,企业也无法长远发展。我们一直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生产运营中的二次污染控制,此外,我们经常邀请周边村委代表,院校代表共同座谈,每年年终,公司还会向周边单位汇报年度工作情况和下年度工作安排,加深彼此了解。
焚烧未分类垃圾是否污染大?+国内已采用混合垃圾焚烧系统
南都:目前南海焚烧发电的多是未分类的垃圾,如何看待?
金铎:对垃圾分类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垃圾分类后才能进行焚烧。垃圾分类确实有助于垃圾焚烧的二次污染控制,但随技术进步,现在发达国家已经设计开发了不经预处理的混合垃圾焚烧系统(M ass burn system,全量焚烧系统),该系统能使垃圾在未分类情况下也能充分燃烧。我国目前的垃圾焚烧系统基本上都是这种系统。
在垃圾焚烧成为市民热点关注话题后,相信政府部门也会加强对垃圾焚烧企业的监管,这将推动市民、政府与企业共赢局面形成,其实三方在环境保护上的目标是一致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马环保领域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绿色发展之路,7月16日上午,华赣环境集团与马来西亚KVSB、VSSB公司在南昌签订《技术合作意向协议》。华赣环境集团董事长肖利平、党委书记李中兴出席签约仪式。华赣环境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洪平,马来西亚KVSB公司董事拿督LAD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第3号公告,《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NB/T11793-2025)(以下简称《导则》)正式获批发布。据悉,该标准由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主编。《导则》的发布,标志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工程经济评价领域拥有了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对促进行业科
据瀚蓝环境消息,7月15日,在瀚蓝环境品牌焕新发布会上,“瀚蓝环境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将率先打造国内首个专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行业超脑”与“企业超脑”,以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实现数智融合转型。据悉,瀚蓝环境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聚焦模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7月15日,陕西省西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该项目总占地约40.455亩,项目总建筑面积10842.25平方米,新建处理规模200吨/天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座,配备1条200吨/天生活垃圾二段式焚烧线以及1台5MW汽轮发电机组等配套设施,包含垃圾接收及给料系统、垃圾焚烧炉系统、烟气净化系
近日,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迎来重大突破——继3号炉焚烧线成功并网发电后,4号炉焚烧线也成功并网发电,单日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万kW·h,达到100.11kW·h,标志着该项目已进入“两炉一机”高效运行阶段。发电效率行业领跑,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
7月15日,中工国际发布公告,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和安集延投资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公司拟在塔什干市投资、建设及运营一座日处理垃圾2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项目总投资为2.97亿美元;同时在安集延市投资、建设及运营一座日处理垃圾1500吨的生活垃圾
7月15日,武汉天源公布,公司和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康恒”)组成的联合体为岑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标供应商。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与上海康恒在岑溪市共同设立项目公司岑溪丰源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实施主体。近日,岑溪市城市管理监督局作为经岑溪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实施
7月14日,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本项目总投资约为4771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4487.62万元。拟对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600吨/日)进行设施设备更新,其中更新烟气处理设施1套,更换除尘器布袋设施1套。投标文件递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7月14日,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蓝环境”)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瀚蓝环境2025年半年度(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将增加7,982万元左右,同比增加9.00%左右。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