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5月1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以“核电装备制造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本次论坛,广泛讨论了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近况和存在的问题。而正在调整中的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009年业绩良好
在当天的会议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做了长达26页的2009年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是我国核能行业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2009年,我国大陆11台、总装机容量908万千瓦在役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全年累计发电量692.6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3%;发电设备利用小时7914小时,同比增加89小时,平均负荷因子达到90.34%,均创历史新高。
张华祝表示,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核电建设继续加快推进。“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2009年国家加大了核电领域投资力度,陆续核准、开工一批核电项目。据统计,2009年核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76.3亿元,同比增加74.91%。”
据介绍,在2008年核准四个核电项目14台机组的基础上,2009年又核准三门、海阳、台山三个项目6台机组,在2008年新开工6台机组的基础上,2009年又新开工9台机组。2010年,国家核准海南昌江核电项目2台机组,又有宁德3号机组、台山2号机组、昌江1号机组先后开工建设。
目前,我国已核准待建11个核电项目共30台机组,核准装机规模3270万千瓦;已开工在建核电机组数达到23台,占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总数(57台)的40%,成为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其中,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世界首批AP1000机组已于2009年4月和9月分别在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开工;与法国合作建设的ERP三代核电机组,已于2009年12月在广东台山开工,标志着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正在稳步推进。
此外,田湾三期、防城港一期、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项目等5台机组已进入国家核准程序。
报告指出,核电装备国产化在这一年也取得新突破。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细则,提出要求:以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和福清、广东阳江、浙江方家山和三门、山东海阳以及后续核电站建设工程为依托,推进二代改进型、AP1000核电设备自主化,重点实现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级泵阀、应急柴油机等主要设备的国内制造。
张华祝认为,通过技术改造和新基地建设,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继续稳步提升。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核岛、常规岛及BOP系统中,除核主泵等少数关键设备尚需引进技术外,已基本可以立足国内提供。引进AP1000三代技术的装备国产化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主泵国产化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主管道、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锻件实现了国产化。
“我国在核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能力上,也在持续提升。”张华祝强调,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全面开工建设,AP1000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第一次由图纸变为现实,率先掌握了钢制安全壳成套技术、核岛筏基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注等关键技术。
“面对新一轮世界核电建设高峰的兴起,我国在部分领域已经站在了全球前列,这是我国核电赶超世界的重大历史机遇,应该加倍珍惜。”与会者认为。
突破制约瓶颈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核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核电产业链特别是重大装备,集中反映了我国核电产业设计、材料水平、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加工技术水平。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国家核电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介绍,近五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宏观环境推动下,核电装备制造企业顺势而为,加快关键技术制约瓶颈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关键设备的制造业绩,不仅从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上了台阶,也基本确保了核电工程的进展。
目前,为适应核电快速发展的要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一重、二重、沈鼓等国内主要核电设备制造企业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投入和专项技术改造,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和铸锻件改扩建生产基地纷纷相继投入使用,使我国核电专业制造基地的装备水平堪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
有专家指出,在核岛关键设备制造能力上,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级泵阀、数字化仪控系统等国产化能力和产能有了快速提升;大型铸锻件、关键材料和主泵等制约瓶颈也被逐步突破。
其中,一重集团目前已能够提供AP1000全套压力容器锻件和蒸汽发生器管板等关键锻件,通过了CPR1000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全套锻件的能力评审,并实现了批量化出产,目前正在积极开展EPR锻件评定工作;二重集团完成了AP1000主管道的试制;上重公司实现了堆内构件用大型锻件的批量化供应。
2009年12月25日,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屏蔽主泵批量化采购合作协议和钢制安全壳(CV)钢板采购合同在辽宁省沈阳市签订。据了解,此次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所属的国核工程公司与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哈电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订的采购合作协议,是一份向我国批量化建设后续10台第三代AP1000核电机组供应40台屏蔽主泵的“大单”。
核电专家介绍,屏蔽主泵是第三代核电AP1000反应堆一回路系统重要的核一级设备,是AP1000核电机组的“心脏”设备。这批屏蔽主泵是沈鼓集团、哈电动力设备股份公司在消化、吸收我国引进美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制造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核反应堆关键设备。目前,记者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了解到,这一项目进展迅速。
期盼规划出台
“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在迎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总公司朱根福在本次论坛上表示,近几年,各核电制造企业集团的重组和扩能力度很大,规划和规模在不断地扩张,都在着力打造以项目为依托、以设备集成供货能力为主体、以关键材料为支撑的核电制造产业链。这导致在核电装备制造的部分领域已经出现产能重复建设和相对过剩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已经一跃成为核电关键设备产能最大的国家。
他说,这一态势一定程度上是受外部环境的激励,因为过去两年签订了一大批设备采购合同或意向协议,不同程度地刺激了装备集团的扩能欲望。朱根福笑称:“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又添水……”
同时,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的困扰在于,虽然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目前现状是,调整中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呼之欲出却又迟迟不出。面对订单纷至的局面,企业却又不知如何规划未来。
朱根福提出,国内核电市场长远发展需求究竟对扩能压力有多大?
当前订单集中究竟是阶段性需求的浓缩,还是未来常态需求的反映?核电设备供应链究竟要扩展哪些产品?如何走向国际市场?
他的疑问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响应,看来这是大家都在面对的困局.
而眼下企业需要面对的是另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无论已开工或拟开工,大部分核电项目的设备交货期均集中在未来三四年。“这是对企业批量项目执行和交货能力的考验。”朱根福强调。
他认为,核电制造业的多项目管理目前面临的内、外部困难很多:前期准备周期过长,各方面准备和材料采购问题较多,生产基地和扩能设备还需要磨合等,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由于这一能力不仅体现在自身硬件能力和技术水平,更体现在项目管理能力,即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乃至安全管理等方面,所以从根本上说,多项目的管理能力更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之所在。”与会专家指出。
朱根福给出的建议是,项目管理必须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和形势,即完善多项目、多技术路线、高度集中和交错的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不同项目的先后主次,不应随项目的大小、合同金额的多少而随意改变。多项目管理的重点是强调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刚性。
而与会者一致认为,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若能尽早敲定并及时出台,产能规划、生产管理等诸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风”“生”水起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大唐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谈。吕军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发改运行〔2025〕279号),其中提到,给予符合条件的试验示范项目政策支持。对符合《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细则》相关要求,且定期检验合格,能够按规定参与需求侧响应的试验
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发布。声明提出,双方将继续鼓励企业按照商业原则推进新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绿色经济新业态,并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助力各自产业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4月16日22时,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功率提升改造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验,标志着秦二厂首个实施的常规岛功率提升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秦二厂2号机组此次功率提升改造,在不增加核功率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更换发电机定转子部件、对汽轮机高低压缸及转子等通流部件进行技术升级与更新、同步对励磁、主变
2025年4月16日16点18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本次吊装历时4小时1分,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和精细化施工逻辑,较3号机组缩短1小时,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可控。发电机定子是汽轮发电机本体首个就位的关键部件,是常规岛最重的单体设备。本次吊装采用发电机定子液压提升装置专用设备,该专用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吉隆坡,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请,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合作是中马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广核通过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布局,持续助力马来西亚能源结构转型。截至目前,中广核已累计为马来西亚供电量超2000亿千瓦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4月9日,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核电海阳核电3号机组220千伏倒送电圆满完成,拉开了3号机组现场大规模调试的序幕,为后续机组高质量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3号机组220千伏倒送电是海阳核电二期工程首个调试重大里程碑节点,风险高,作业面广,工作难度大。山东核电与总包方上海核工院海阳项目部联合成立专项组
“核电巨无霸”系列这次迎来新的重量级成员,来自陆丰核电的百吨“钢锅”。4月9日7时5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个大型模块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精准吊装就位,这个钢制底封头可不简单,吊装总重量约843吨,封头呈半球状,高11.4米,最大内径39.6米,是守护核岛的关键“盾牌”,想知道这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2025年4月2日,三门核电3号机组第一台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顺利吊装就位,正式吹响三门核电二期主泵安装攻坚冲锋号!三门核电二期工程每台机组共有4台主泵,单台设备重达72吨,属于核1级、抗震等级1级、质保等级1级的重大设备。作为核反应系统中唯一的转动设备,主泵承担着为反应堆冷却剂系
近日,公司收到国家档案局印发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档案验收意见,示范工程档案专项正式通过验收。专项验收工作于3月2日至5日开展,期间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听取相关汇报、观看项目档案宣传片、现场查验档案材料并质询,认为示范工程档案收集比较齐全,分类合理,整理规范,项目档案能够反映项目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3月20日14时20分,随着安全壳压力降至大气压,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CTT)正式宣告圆满收官,试验结果全部合格。项目充分发挥关键路径调解作用,避免在热试后占用关键路径实施CTT,成为集团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以来首个在热试前实施CTT的机组,同时也是首台在热试前完成四池联通试验的机
2025年3月24日,漳州核电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五吊装就位,质量安全整体受控。福建漳州核电3号机组钢衬里模块五内径约46.8米,模块整体高度9.78米,模块重量约135.8吨,吊装总重量约235吨。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年,中核工程漳州项目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
3月19日,海阳核电二期工程调试动员会暨党建共建推进会顺利召开,标志着海阳核电二期工程调试工作由准备阶段转入实战阶段。山东核电与主要参建、参调单位领导以及执行处室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总包调试队就海阳核电3号机组调试准备、组织机构、计划安排、安全质量管控、风险挑战、防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