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综合正文

风电设备整合拉开序幕 门槛高小企业最受伤

2010-06-11 16:19来源:国际新能源网关键词: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业是一个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的行业。2005年以前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还处于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状态,核心技术和市场把握在外资企业的手里。2005年,国家发改委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下,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国产化率提升的背后隐藏着重重危机。
  
  产能过剩
  
  在国有化率提高的同时,由于行业准入标准缺失,行业发展缺乏长期的总体规划,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在所难免。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风电设备生产厂家从2004年不足40家到2009年的80多家,不到5年增长了50%,风电装备制造业产能超过2000万千瓦,而未来每年需求仅有1200万~1500万千瓦。
  
  有教授曾说:“加快制定风电标准,促进产业调控,将对风电行业形成长期利好,有利于形成一线优质整机企业做大做强,二线企业自谋发展,三线企业淘汰的格局。”。我国风电设备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门槛高小企业最受伤
  
  根据征求意见稿,《准入标准》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年产量以上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企业进行改扩建应具备累计不少于50万千瓦的装机业绩;新建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应具备五年以上大型机电行业的从业经历。
  
  《准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还指出,在生产企业的设立方面,风电机组生产企业设立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规划,项目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这意味着,有意向进入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投资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
  
  风电设备准入标准是比较高的,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10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超过80家。面对《准入标准》,小企业该怎么办?已经进入了,让它们退,怕是不甘心。有些企业表示:“风电制造哪怕仅有2万千瓦的订单,产值就在2亿元左右,这一行还处于上升周期,我不打算退出。”“过半数企业需要联合,或是出让给试图新进入的大企业。”据估计,联合或出让的企业数量或许会达到70家左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