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海上风电开发重蹈陆上风电掠夺式开发的覆辙

2010-06-21 11:51来源:江苏经济报关键词:风电海上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周,国内主要风电开发巨头将齐聚我省盐城,参加国家能源局组织的我国首批海上风电场特许权招标项目的现场踏勘。包括龙源电力、神华国华、大唐集团、中广核风电、中节能风电、华能新能源、中海油新能源等在内,国内几乎所有已经或即将大规模投资风力发电场的大型能源企业将悉数到场。国内市场占有率前十位的风机制造巨头对于此次“聚会”也极为关注,据悉将以各种方式搜集信息。业内人士说,现场踏勘意味着特许权招标即将正式开始,由此带来的是,国内风电产业巨头们争夺江苏海上风电资源的暗战日益加剧。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四个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全部放在我省盐城近海,自南向北分布于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四个县市距岸七八十公里的海域,装机总量100万千瓦。目前投标基本结束,初定9月确定结果。招标公告的公布如同发令枪响,引发经历了多年陆上风电开发的各大能源集团跃跃欲试,我省沿海——尤其是盐城沿海近几个月迅速成为风电开发商、装备制造商鏖战的热土。

  暗战加剧的苗头,不久前的2010海上风电大会上已出现。会上,七家风电开发巨头的老总或副总到场。此外,除了金风,国内知名的风机企业也全部亮相展会。当时,台上台下、会里会外,开发商、设备商们已经提前开始了交易洽谈,甚至准备组成不同的“开发联盟”,资源互补、增强实力。龙源电力副总张源强调,龙源与维斯塔斯、通用等海外知名风机企业合作充分,采购量超过2000台套。华能新能源总经理赵世明公开宣布,将与华锐在苏北沿海合作开发。神华国华与上海电气实质上已经在东台联手。大唐与湘电风能、中节能与华锐风电也可能“私订终身”。大会似乎变成了江苏海上风电场的招标和设备采购预演,而且都是大型国企唱主角。除了远景能源,我省风机企业几乎挤不进去。

  还是在此次海上风电大会上,围绕着海上风机的开发方向,拥有不同技术、产品的风机巨头们辩论激烈。丹麦维斯塔斯认为2-3兆瓦的海上风机足够中国近海使用。该公司有着成熟的2-3兆瓦的风机产品、丰富的海上应用经验,很希望迅速提高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国电联合动力刚刚进入装备业,正斥资研发大型海上机组,其老总针锋相对提出,3-5兆瓦才是未来海上风机的主流。甚至有国内企业呼吁:中国海上风机应当跨越5兆瓦,瞄准10兆瓦!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高虎博士指出,此次江苏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将为今后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政策——尤其是电价政策定调。经过若干轮的招标,其开发成本、回报、回报周期都会明确,据此制定的海上风电收购价将会更加科学。业界普遍预测:考虑到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相比以往的陆上风电场,首批特许权海上风电场的电价将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风电开发巨头们对我省海上风电开发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分析,近海风电的成本大约是陆上的2倍,理论上说,未来海上风电收购价最高可以达到陆上电价的2倍左右,即1.2元左右/度。这已经高出了风电开发商们的心理预期。

    专家已经对海上风电热潮提出了忠告。施鹏飞直言,开发不能一味求快、风机一味求大。迄今我国真正并网的海上风电场仅有上海东海大桥一处,近期才全部安装完成,实际运营不过一年,尚未经历过恶劣气候的考验,没有应用中的不断改善,还远不成熟,并且国际上考核风电场的重要指标是20年效益。上海东海风电公司副总张开华坦言,至今风电设备投入占到了风电项目总投资的三分之二,而风电项目盈利周期为25至30年。施鹏飞说,未来20年内,我国风电装机量将达到1.5亿千瓦,而且大都是西北、华北的陆上风电项目。因此,算上到华东沿海的输配电费用,风电成本究竟是海上高、还是陆上高?这都需要冷静客观的测算和思考。海上风机也不是越大越好,发电的效率、技术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省内有识之士也指出,我省海上风电开发切忌“跑马圈海”,只重装机容量、不重实际效益,否则,在我省风电产业发展成熟之前,我省所剩唯一的优势能源——海上风能也将在短时间内被消耗殆尽,造成海上风电建设重蹈陆上风电掠夺式开发的覆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