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水电站变身湖泊美景 旅游年收入上亿

2010-06-25 15:58来源:重庆商报关键词: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贵州省余庆县深度利用构皮滩水电站,将电站为当地的经济贡献放大10倍。6月22日,“重庆媒体西部行”采访团来到构皮滩水电站,余庆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再芬介绍说,围绕电站打造的飞龙湖景区将在明年4月开门迎客。

  构皮滩水电站是贵州省历史上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超过长江上的葛洲坝电站。一个巨大的国家级项目落户辖区,余庆县政府并未满足于获得税收,而是深度利用水电站开发景区。

  构皮滩水电站位于风景优美的乌江上,形成了“湖连谷”、“湖中峡”、“峡湖相间”的奇特山水景观,蓄水后形成了贵州省最大的人工湖泊,湖区内有34个岛屿,景色宜人。而且构皮滩水电站规划于上世纪70年代,国产化、坝高等特质,使其本身对游客也有较大的吸引力。

  余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再芬告诉记者,水电站的建设,开启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契机:水电站每年上缴给余庆的税收近1000万,但围绕其打造的旅游业每年预计可达到1亿元,水电站对余庆县的经济贡献能力由此上升10倍。通过全国征名,构皮滩水电站余庆库区被命名为“飞龙湖”。全国征名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力,已让“飞龙湖”还未开放就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飞龙湖”硬件建设也正在筹划中。余庆县政府将在湖边建立民族文化表演厅,主要展现苗族文化。

  西行漫谈5

  一个资源小县的嬗变之道

  李友凡

  资源优势对一个区县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余庆县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在余庆的采访中,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当地对从资源小县到资源强县嬗变的“处心积虑”。

  余庆县善借资源。余庆县农业比重较大,工业和旅游等资源相对匮乏,但该县距离遵义市只有两小时车程,于是余庆借遵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搞起乡村旅游延长线,还把目光瞄准了重庆居民的周末休闲游。
  余庆县善用资源。在余庆人眼里,构皮滩水电站不只是“西电东送”的枢纽工程和每年1000万税收,更是一个难得的稀有旅游资源,借此开发打造飞龙湖景区,建成后预计每年创造上亿的旅游产值。

  余庆县善造资源。先天自然资源缺乏,那就再造后天人文资源。余庆县推出以富、学、乐、美为内容的“四在农家”,成为全国学习借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一个山区农业县能获得4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创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明县城”等多个响当当的品牌,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这无疑是最为宝贵的人文和政治资源。

  从“资源小县”到“资源强县”,余庆县的嬗变之道告诉我们,资源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发挥有限资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