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电源结构调整将成为电力行业主旋律

2010-06-28 10:53来源:腾讯财经关键词:电源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0年6月26日,国都证券2010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会在北京举行。腾讯财经作为网络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国都证券电力设备行业研究员李元表示,对中国的电力需求的一个定性、定量的分析表明,虽然经济的短期波动可能会对电力需求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是将推动中国的电力需求长期、持续增长。应该讲中国电力需求增长还远未见底,这就给整个电力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环境。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 元: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交流我们对于电力行业2010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我们最近尝试对中国的电力需求做了一个定性、定量的分析,基本结论是虽然经济的短期波动可能会对电力需求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是将推动中国的电力需求长期、持续增长。应该讲中国电力需求增长还远未见底,这就给整个电力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另外在节能减排的压来下,电源结构的调整也会成为主旋律。所以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未来10年中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仍然会是经济中非常活跃的部分,具体到各种发电方式来看,应该说成长性最好的还是核电,然后是光伏、风电,最后是传统的发电设备。

就核电来讲,它不仅是爆发性的增长,而且具有很还的确定性,我们主要看好东方电器和上海电器。另外就是风电行业现在处在从前几年的高增长阶段向稳定增长阶段过渡的时期,而且行业的增长率波动会出现大幅度提高的状态,但是我们还是看好行业里面龙头企业,包括一些零配件的龙头企业。光伏我们觉得将来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大,主要看好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还有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传统发电设备来说,虽然未来几年需求逐步回落,但是抽水蓄能、余热发电、垃圾发电等细分市场启合了节能减排的大背景,未来仍将增长。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中国电力需求的分析,这张表是美国、日本和中国电力消费基本情况的对比。大家看中国现在人均的用电量只有2600度一年,日本大概是8000度一年,实际上现在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均电力消费水平都在6000度一年以上,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具体到中国各个区域的话,应该讲差距就非常大了。好一点的像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这些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已经到了700多度一年。但是中部地区只有250度一年,西部地区只有150度一年,这个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我们具体的分析像北京、上海、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现在已经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后期,它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消费为主,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电力消费特征是电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主要是人均生活用电量包括第三产业的用电量会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中部地区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以投资为主,大力发展工业,带动三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部地区主要是接受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担当中国工业基地的角色,所以它的二次产业和投资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个时期主要是第二产业的用电量,工业的用电比重会提升的比较快。西部地区还处于起飞的阶段,他的增长模式还是投资为主,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另外西部地区是中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它还要为中东部地区提供资源保护。总体来看,中国人均用电量跟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内部也有很大的差距,现在东中部地区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模式。所以总的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电力需求仍然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样中国电力设备行业也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主要的推动力就是城市化、工业化。

我们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能会达到55%左右,这是社科院的基本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均用电量有希望达到5000千瓦时,这样我们算了一下中国未来10年电力需求年符合增长率是6.77,到2020年中国用电是09年翻一番还不止,这是我们对电力需求的基本判断。

另外在电力需求大增长的背景下,现在节能减排对中国的压力非常大了。到2006年中国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个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外长期来看在需求长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环境包括煤炭资源,也意味着火电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清洁能源就会登上舞台。有利的一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清洁能源已经接近传统能源的水平,换句话说已经具备或者是将要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这是我们倡导社会上像社科院、发改委、国网研究院做的2020年到2030年中国电网装机的预测。从这个可以看出几个特点,第一未来10年中国清洁能源会有非常大的增长,核电可能从现在的900万千瓦直接上升到8000万千瓦,增长接近10倍。风电、太阳能都会出现非常高的增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因为首先需求快速增长,另外清洁能源的基数现在还处在非常低的水平上。虽然清洁能源增长非常快,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所以说包括煤电和水电能源的装机也会有很大的增长。

我们具体看一下分类的行业,对传统发电行业的判断是需求逐步回落,但是未来10年需求仍然维持高位。这是对火电新增装机的预测09年是达到高点,达到了7300万千瓦,2010年是6100万,2020年会达到5720万,装机虽然回落但是还是在增长的,所以我们对传统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并不悲观。另外像抽水蓄能电站、垃圾焚烧、余热这些行业本身符合发展的大背景,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这些企业未来几年需求也会处于快速增长的局面。

下面介绍下核电,中国核电装机到09恩年底是800万千瓦,占中国发电比例不到1%。现在国家已经确立了大力发展核电的方针,未来10年可能核电会进入一个大规模发展的阶段。2015年可能达到3600万千瓦,跟现在的差距是4倍,到2020年是8000万千瓦,跟现在的差距是10倍,这个成长的空间是非常大的。而且现在国家对核电设备制造业政策上还是非常支持的,现在国家的政策是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电设备制造体系。在AP1000的谈判中,谈判的要求是必须保证三个百分之百,就是百分之百保证四台AP1000建设的需求,另外就是百分之百保证技术转让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另外是百分之百保证关键设备的自主开发和设备。从现在情况来看,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业技术掌握的进度还是比较快的,现在一些关键的主泵国内都可以自己生产的,这个进步是非常快的。从现在来看,我们觉得在核电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主要的机会可能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三大动力企业,主要是其中的两大,一个是东方电器,一个是上海电器,这两家企业几乎占了核电设备90%的份额,未来的增长他们可能是主要的收益者。另外一个是大型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另外就是核电系统辅助设备的制造企业,因为核电本身的特点是爆发性增长而且确定性高,而且进入壁垒比较高,所以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设备制造企业还是比较看好的,我们觉得是未来投资发电设备的首选。

我们再看风电,风电过去几年增长是比较高的,但是现在这种高增长很难维持。第一个是现在基数比较高了。第二个是电网接入的压力比较高,现在风电总的装机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风电厂建成了但是只能空转无法产生效益,原因就是无法接入电网。另外,这两年这个行业的产能增长非常快,所以说竞争也在逐渐的加剧,价格战情况非常明显,这个也严重影响了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但总体来看,我们对风电设备行业的基本态度,虽然近期我们认为需要谨慎的参与,但是长期来看我们对这个行业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欧洲前几年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就是从高速增长的阶段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的时候。他的装机增长出现很大的波动,如果说连续两年出现装机增长降低的情况下,第三年一定会出现很大的反弹,我们认为中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今年和明年中国风电装机增长降低到30%以下的话,后年中国风电装机可能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反弹,有可能会到50%以上,也就是说2011年底是很好的风电设备投资的时点。

另外再介绍一下光伏行业的看法。虽然遭遇了08、09年的金融危机,但是光伏行业的装机增长还是超过了30%,这说明光伏产业装机增长是有自己内在的推动力的。我们保守的估计,到2015年可能光伏装机的投资成本会下降到1.5万元每千瓦,电价会下降到1元每千瓦时,我们然2020年装机投资成本会下降到1万美元每千瓦,电价会下降到6、7毛钱每千瓦时,这就会实现了平价上网。一旦实现了平价上网,我们认为光伏行业会出现非常快的增长。另外中国的屋顶大概是400亿平米,如果全装上的话大概会有4亿千瓦,这个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如果2020年电价真的可以达到每度电6毛钱的话,这个行业增长会非常大,虽然这两年增长放缓,但是对光伏行业还是非常看好的。

总结一下我们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增加,我们认为电源结构调整主旋律,我们最看好的还是核电,然后是光伏、风电、传统。从确定性来说我们最看好的还是核电,然后是传统、风电、光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行业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我们选择了几家上市公司,主要是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核科技金风科技、湘电科技、重材科技、天成保变,精功科技,南玻A金晶科技浙富股份。我们认为这些公司还是比较看好的,现在购买也是比较合适的点位。谢谢大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源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