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大亚湾到岭澳一期再到岭澳二期,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一条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国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的‘国产路线图’已经清晰可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攀
“距离大海不到一公里的电站现场总是那么静谧,但巨大的能量却在无声无息中喷涌而出;一切从外表看上去和六年前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参与其间的人们才深深知道,中国核电自主化进程已经在攻坚克难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当倍受瞩目的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9月20日即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时,一位“老核电”这样向《瞭望》新闻周刊感叹。
事实上,作为“十五”期间唯一批准开工的核电项目,也是国家提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方针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岭澳核电站二期与我国首座自主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紧紧相邻,而距离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也只有不到1.5公里。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产业特征而言,全球核电业界对“她”并不陌生。
但岭澳二期的意义远不止数量增加、产能增长那么简单。专家指出,岭澳核电站二期是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108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型核电项目,正式拉开了我国核电建设由批量化开工到批量化投产的序幕;同时,在实现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方面,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相关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从大亚湾时期的17%上升到了岭澳二期一号机组的70%,随着使用同类机组的辽宁红沿河等核电项目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关设备的国产化率将很快突破80%甚至超过90%。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中广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郑东山评价说,“国产化率的提升,不仅是核电站自身的成就,也意味着我国核电产业链整体升级,进入核电站核心设备研发生产阶段。”眼下,在无数技术工作者的努力推动下,岭澳二期机组使用的CPR1000方案正在向着更为先进的CPR1000+和具有更高工程设计自主化、设备制造国产化水平的自主品牌三代核电技术CPR1700迈进。
郑东山介绍说,CPR系列核电技术具备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指标,随着中国核电产业技术不断进步,未来这一技术方案的建设工期将进一步缩短到50个月以内,电站寿命提高到60年,投资降低到1500美元/千瓦以下,“展望未来,坚持自主创新的中国核电产业完全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经济、先进的核电产品,也为推动全球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逼”出来的国产化需求
2004年3月,对于岭澳核电项目二期工程而言,是个历史性的节点: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将之确定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实现设计、制造、建设、运营“四个自主”,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70%。回顾那一刻,中广核岭澳二期项目副总经理肖钧感触良多,“市场‘逼’得我们不能不国产化,但这不是好高骛远,中国核电为这一历史任务已经积蓄多年,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功底。”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9年12月31日发表的数据,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37台,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目前,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9亿千瓦,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5.4%。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根据2007年10月颁布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迅猛发展的核电产业已经使得我国在全球核电开工装机容量和规划装机容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大陆23台在组建核电机,占全球在建机组的40%。
然而,我国既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核科技产业仍需急起直追的大国之一。
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通过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等核电机组的建设,目前我国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不断提高核电机组建设和运营的技术水平,提高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何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核电品牌,避免在核电产业实现“大国崛起”的进程中受制于人,仍是对中国核电人的一大艰巨考验。
对此,中广核工程公司总经理束国刚深有体会。这位曾经长期在科研工作一线奋战的建设者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中国核电产业“引进——创新”起步于大亚湾,“基本上可以说是外国专家手把手地教”,到岭澳项目一期,主要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17%,项目设计还基本上由外方主导,核心设备的生产制造还刚刚起步,“抛开其他不说,光降低成本一项任务就不容易推进,遑论其他。”
市场环境也让缺乏国产化能力的中国核电时遭阻碍。郑东山回忆说,2007年,就在中广核某建设项目正在紧要关头之时,某发达国家跨国厂商出于种种考虑,故意拖延、推迟交付一主要设备核心锻件,由于国内还不能生产,企业蒙受了相当的损失,“当年被‘卡死’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自主生产制造能力,就不能不让人卡脖子。市场‘逼’我们的国产化道路只能快马加鞭,不能犹豫迟缓。”
在一些专家看来,中国推进核电产业的国产化能力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郑东山说,规划产业目标宏大、国家实力日益雄厚和核电科技不断发展,这些因素推动中国在3~5年之内有望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核电产业大国并且参与到全球产业竞争之中,“这一过程中,中国核电产业决不能因为缺乏核心设备制造能力和自主品牌而变成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打工者’。我们不能闷头建设生产,让外国核电厂商供设备、做项目;我们赚小钱,人家赚大钱。这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也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核电装备生产强国之一。”
为什么选择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中广核集团有关人士认为,这与该项目采用的CPR1000技术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型在役核电站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改进、发展潜力有直接关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受用电量激增的影响,欧美国家大量服役年限即将到期的核电站获延寿批准。这为中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让科技巨头们转向押宝核电技术。微软公司与美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达成重大合作协
5月7日,广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炼与到访的中电投广西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广西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维民座谈,双方围绕推进白龙核电一期工程展开交流。周炼表示,广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调研集团指示精神,聚焦主责
4月27日至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自仪在此间发布和睿全系列产品,标志着“和睿”品牌布局三大平台、八大产品体系战略已迈入成熟化产业应用全新阶段。随着中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核电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增强。本次发
5月7日,随着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核岛顺利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国首个集成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的综合性核电基地建设再提速。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工程位于山东省荣成市,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7日,国常会审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分别是:1、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业主单位:中广核地点:广西机型: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其中,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并网发电,在技术路线上,3、4号机组以及此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此次获得核准的中核集团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将采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单台机组额定容量121.5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项目建成后,两台机组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对于优化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结构、确保电力供应具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一批核电项目。中广核所属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共4台新机组正式落地,全部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5月10日,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最后一台核主泵启程发往海南昌江核电站。至此,哈电集团为“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研制的4台核主泵关键主设备全部实现验收交付。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核岛主设备内唯一旋转的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
2025年05月09日12时15分,华能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4号机组除氧器吊装就位,整个吊装过程安全、质量可控,为后续4号机组常规岛相关主体结构完成及二回路管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号常规岛除氧器就位标高20m,重241t,通过热力除氧及化学辅助除氧的方式去除给水中溶解的氧及不凝性气体,避免二回路热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9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能正宁电厂2×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全容量投入商运4月30日,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考核。至此,项目两台机组实现全容量
5月7日,广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炼与到访的中电投广西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广西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维民座谈,双方围绕推进白龙核电一期工程展开交流。周炼表示,广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调研集团指示精神,聚焦主责
5月8日,国新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我们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已经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有的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女士指出,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已经在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有的核
4月2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华东院中标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华能霞浦核电项目规划建设4台“华龙一号”机组和1台高温气冷堆机组,将分期实施,此次获得核准的为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机组。项目建成后,将对保障福建能源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3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详见表1。(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1:2025年1-3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5年1-3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2668.5亿千瓦时,运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企业具有发展运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在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健全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