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大亚湾到岭澳一期再到岭澳二期,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一条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中国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的‘国产路线图’已经清晰可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攀
“距离大海不到一公里的电站现场总是那么静谧,但巨大的能量却在无声无息中喷涌而出;一切从外表看上去和六年前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参与其间的人们才深深知道,中国核电自主化进程已经在攻坚克难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当倍受瞩目的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9月20日即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时,一位“老核电”这样向《瞭望》新闻周刊感叹。
事实上,作为“十五”期间唯一批准开工的核电项目,也是国家提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方针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岭澳核电站二期与我国首座自主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紧紧相邻,而距离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也只有不到1.5公里。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产业特征而言,全球核电业界对“她”并不陌生。
但岭澳二期的意义远不止数量增加、产能增长那么简单。专家指出,岭澳核电站二期是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108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型核电项目,正式拉开了我国核电建设由批量化开工到批量化投产的序幕;同时,在实现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方面,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相关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从大亚湾时期的17%上升到了岭澳二期一号机组的70%,随着使用同类机组的辽宁红沿河等核电项目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关设备的国产化率将很快突破80%甚至超过90%。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中广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郑东山评价说,“国产化率的提升,不仅是核电站自身的成就,也意味着我国核电产业链整体升级,进入核电站核心设备研发生产阶段。”眼下,在无数技术工作者的努力推动下,岭澳二期机组使用的CPR1000方案正在向着更为先进的CPR1000+和具有更高工程设计自主化、设备制造国产化水平的自主品牌三代核电技术CPR1700迈进。
郑东山介绍说,CPR系列核电技术具备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指标,随着中国核电产业技术不断进步,未来这一技术方案的建设工期将进一步缩短到50个月以内,电站寿命提高到60年,投资降低到1500美元/千瓦以下,“展望未来,坚持自主创新的中国核电产业完全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经济、先进的核电产品,也为推动全球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逼”出来的国产化需求
2004年3月,对于岭澳核电项目二期工程而言,是个历史性的节点: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将之确定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实现设计、制造、建设、运营“四个自主”,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70%。回顾那一刻,中广核岭澳二期项目副总经理肖钧感触良多,“市场‘逼’得我们不能不国产化,但这不是好高骛远,中国核电为这一历史任务已经积蓄多年,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功底。”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9年12月31日发表的数据,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37台,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目前,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9亿千瓦,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5.4%。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根据2007年10月颁布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迅猛发展的核电产业已经使得我国在全球核电开工装机容量和规划装机容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大陆23台在组建核电机,占全球在建机组的40%。
然而,我国既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核科技产业仍需急起直追的大国之一。
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通过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等核电机组的建设,目前我国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不断提高核电机组建设和运营的技术水平,提高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何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核电品牌,避免在核电产业实现“大国崛起”的进程中受制于人,仍是对中国核电人的一大艰巨考验。
对此,中广核工程公司总经理束国刚深有体会。这位曾经长期在科研工作一线奋战的建设者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中国核电产业“引进——创新”起步于大亚湾,“基本上可以说是外国专家手把手地教”,到岭澳项目一期,主要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17%,项目设计还基本上由外方主导,核心设备的生产制造还刚刚起步,“抛开其他不说,光降低成本一项任务就不容易推进,遑论其他。”
市场环境也让缺乏国产化能力的中国核电时遭阻碍。郑东山回忆说,2007年,就在中广核某建设项目正在紧要关头之时,某发达国家跨国厂商出于种种考虑,故意拖延、推迟交付一主要设备核心锻件,由于国内还不能生产,企业蒙受了相当的损失,“当年被‘卡死’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自主生产制造能力,就不能不让人卡脖子。市场‘逼’我们的国产化道路只能快马加鞭,不能犹豫迟缓。”
在一些专家看来,中国推进核电产业的国产化能力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郑东山说,规划产业目标宏大、国家实力日益雄厚和核电科技不断发展,这些因素推动中国在3~5年之内有望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核电产业大国并且参与到全球产业竞争之中,“这一过程中,中国核电产业决不能因为缺乏核心设备制造能力和自主品牌而变成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打工者’。我们不能闷头建设生产,让外国核电厂商供设备、做项目;我们赚小钱,人家赚大钱。这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也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核电装备生产强国之一。”
为什么选择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中广核集团有关人士认为,这与该项目采用的CPR1000技术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型在役核电站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改进、发展潜力有直接关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哈尔滨电气公告称,本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决定委任张连彬先生为本公司高级副总裁,有关任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正式生效。曹志安先生因职务变动,向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本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同日,本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会议”),黄伟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开展宁德核电厂6号机组核岛基坑验槽核安全监督工作。宁德核电厂6号机组位于海岛上,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因厂区布置紧凑、施工环境复杂,核岛基坑负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华东监督站在前期充分研究6号机组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
6月23日,由国家原子能机构、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共同策划的第二届“核合之旅-维也纳多边大使中国行”活动第一站来到华能石岛湾核电公司,来自加纳、孟加拉国、巴西、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8个国家的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高级代表(以下简称“使
2025年6月26日,随着最后一根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耐压壳小Ω密封环焊缝顺利通过水压试验及液体渗透检测(PT),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4号机组全部69根CRDM耐压壳的小Ω密封环焊接质量检测均告合格。这一重要里程碑的达成,为后续4号机组棒控棒位系统设备安装及一体化堆顶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华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牵头研发的“一种用于不锈钢支管焊缝维修的堆焊修复方法及系统”项目荣获中国专利金奖。该专利成功实现了核电管道焊缝在无需清除焊缝内部原始缺陷、无需隔离或排空管道内部介质条件下的在线堆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5日,国资委发布6户中央企业14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消息,聘任李跃平、魏锁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资料显示,魏锁,1959年6月出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焦作电厂技术员、分厂副主任、主任、副厂长,平顶山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29日,哈电集团携手奥地利安德里茨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安德里茨公司”)联合打造的核电技术中心在哈电集团动装公司揭牌成立,并成功召开中心成立后的首次会议。哈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清勇出席活动。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积极服务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近年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2-241)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1.招标条件本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上海电气承建国内最大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就位近日,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收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管理部的一封感谢信,对其承制的中石油首套国产化工艺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四台超限容器的高质量交付、顺利安装就位,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该设备总重529吨,高度44.5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商务部消息,英政府公布基础设施十年战略,计划投入至少7250亿英镑。其中包括英国能源公司将投资建设英首个区域性氢气运输网络和储能设施,推动战略性输电网络建设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原文如下:据英国政府网站消息,英政府6月19日发布基础设施战略,计划在未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