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胸怀责任天地宽——记通化供电公司送电工区于起勇

2010-09-28 16:41来源:通化供电公司供稿关键词:通化供电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14日,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在长春举行,通化供电公司送电工区于起勇以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出贡献,被授予“抗洪抢险优秀共产党员”和“抗洪抢险功勋个人”荣誉称号。

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才会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才会不顾儿女私情,扛起责任的大旗。今年31岁的于起勇是通化供电公司送电工区500千伏送电站站长,也是“向吕清森学习突击小分队”的队长,当洪水袭来时,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这场与洪魔较量的战役当中。

   挺进柳南乡

   7月31日7时56分,受洪水袭击,66千伏长三线B相接地,送电工区接到线路故障巡视的命令。虽然500千伏送电站只负责维护500千伏通丰1、2号线,但在听到长三线故障巡视的消息后,于起勇带领站里其他5名员工,向工区领导请缨,要求参加故障巡视。

   送电工区根据分析,认为164号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于起勇带着8名员工一组,负责巡视长三线164号。洪水肆虐,刚进入柳河县柳南乡,因道路被冲毁,车辆不能通过。他们只好跳下车,趟在水没脚脖深的坑洼路上,踩着没过膝盖的淤泥里。他走在队伍最前面,不停地叮嘱大家不要走散、相互照应。他们拄着棍子走了5公里的路,远远望见长三线164号早已经没了踪影,只剩三根导线还斜露在水面上。此时,一条20多米宽的河又横亘在眼前。为了掌握具体情况,于起勇将一根绳子套在身上,让同事拉着,拄着根棍子跳下了齐腰深的洪水中。在确保无问题后,大家才相互拉着手过了河。经过勘察,抢修工作只能等到洪水退却才能展开。

8月2日,洪水还未退去,于起勇带领40名“向吕清森学习突击小分队”队员再次来到长三线。他带领队员们肩挑背扛将抢修材料和工器具搬到现场;用镰刀割、镐头刨、双手抓的方式将导线和电杆一点点拽出。指甲断了,手掌出血了,却没有人退缩。经过三个小时的奋力抢修,长三线全线贯通。

奔赴八里哨

往年的8月1日,行伍出身的于起勇总要和战友小聚一下,回味那段军旅生活。今年的建军节,他却奔走于大山之间,排查线路险情。

八里哨林场是通化地区重点林场,这里仍被原始森林覆盖,平均海拔近千米。500千通丰1、2号线的62号至78号铁塔穿越这个林场,由于是原始森林,山高林密,成为了整条送电线路中最难巡的路段。两天的大暴雨让于起勇心里也没了底,一大早,他组织大家对58处防洪地段开展特巡,交待好安全注意事项后,领着自己的徒弟翁建伟直奔通丰1、2号线62号。因山水冲刷,本就没有路的山又湿又滑,寸步难行。用了近两个小时,大汗淋漓的两个人才爬上位于山顶的62号铁塔。他们围着铁塔转了两圈,又向周围看了看,暴雨造成部分山体滑坡,但未对铁塔构成威胁。

在巡视到位于山坳边的72号时,他们发现,原来3米宽的河道如今已近30米。虽然河水刚及大腿,但水流湍急。于起勇一把抓住准备下河的翁建伟,拿起两根棍子下了河,拄了一根,另一根棍子的另一端递给了翁建伟。两个人如同一对盲人,一前一后,摸着石头过河。当巡视完78号铁塔时,他们用了整整5个半小时。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衣服刮破了,鞋磨破了,手划破了,腿上碰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埋在心底的秘密

8月3日,洪水已经过去了,电也已经恢复,大家悬着的心也放下了。细心的翁建伟却发现师父于起勇的眼睛这些天一直是红肿的,这让他很纳闷,师父一向很注意休息,特别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在没人的时候,他跟师父谈起了心。这一谈,才发现深埋在师父心中的秘密。

原来,从小抚养他的舅舅在7月31日因突发脑出血病故了。那天凌晨3点多,于起勇接到住在柳河县西腰沟的舅舅生病的电话,并且舅舅正赶往通化,他立即爬起来联系医院。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挽救舅舅的生命。7点钟,他安排好运送舅舅的车后,看着瓢泼的大雨,犹豫了一下,抹了一把脸,就赶往单位。他强忍着悲痛,领着大家故障巡视,结束一天的工作后,31日晚5点多,他才赶往舅舅家,半夜又赶回通化,参加第二天的特巡活动。8月2日是舅舅出殡的日子,他又出现在了长三线抢修的现场。

于起勇一直不愿意相信年仅49岁的舅舅就这样走了,而他又没有尽到应尽的孝道。这些天,每天他都把思念化成抗洪抢险的动力,用行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告慰舅舅的在天之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通化供电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