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新能源上市莫扎堆

2010-12-14 17:09来源:《中国证券报》关键词:华能集团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企业在香港交易所启动招股。但是,如今国际投资者已经趋于理性,更加看重新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力,新能源业务的融资冲动想要得以实现,已经大不如以前那般顺风顺水了。此次华能新能源全球发售的搁浅,可谓给当前的新能源上市热潮泼了一盆凉水,给投资者留出了好好冷静思考的时间。

其实,早在去年,国内大型电力集团就掀起了推动新能源业务上市融资的热潮,如今国电、华能、大唐三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业务的上市工作已经启动,剩余的华电集团和中电投集团也正在酝酿将旗下的新能源业务包装上市,届时五大电力集团都将拥有单独的新能源融资平台。

谈到新能源业务上市融资的背景和原因,除了我国近期政策对新能源业务的大力支持之外,电力集团长期面临“很差钱”的尴尬无疑是巨大的推手。

我国五大电力集团主要装机以传统煤电机组为主,尽管近年来各家都在争相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业务,但规模仍尚小,同时盈利能力也远没有完全释放。今年以来煤价高位运行和电价受压,导致电力集团的盈利能力大大受损,包括华电国际等多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都预计今年业绩将亏损,个别公司的增发等融资行为可能受抑,加上电力集团的负债率长期居于高位,平均超过80%,这使得电力集团“找钱无门”,而新能源业务却正好为其提供了融资的难得机会。

据了解,此次华能新能源和大唐新能源在香港招股预期的市盈率,都远超过于2009年登陆港交所的国电龙源。但这是否就能预示新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力?答案是“不一定”。

与金风科技、华锐等新能源设备类公司不同,设备类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够得到保证,该领域有不少民营企业参与也证明了其盈利空间的存在。而风电等新能源运营开发类公司的盈利能力,暂时还受到巨大的压制。

据了解,电力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的新能源业务以风电为主,整体盈利能力并不容乐观,有的企业为了圈占地盘,前期投入了不少成本,陆上风电圈地完毕之后是海上风电,甚至是不计成本的“低价中标”。目前对于扮演着新能源业务开发商角色的电力央企而言,现在谈投资回报还为时尚早。

上述问题让不少人对电力央企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盈利能力表示担忧。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严格要求,而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新能源和华能新能源选择在香港上市而不是国内上市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不少已上市公司也开始陆续涉足新能源业务,包括风电、光伏发电等业务也成为这些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或者投建项目的偏爱,不少上市公司还将新能源项目列为公司增发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所在。然而,有的上市公司对新能源业务的追逐过于盲目,例如不少公司在光伏行业的巅峰阶段蜂拥进场,很有可能被高位套牢,不但是对公司募集资金不负责任,还可能带来新的负累。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新能源业务发展还是非常需要资金的,能够通过上市融资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自然需要肯定,但在筹备新能源业务上市或将新能源业务纳入上市公司之前,应该自问盈利能力如何,不要因新能源虚热而偏废主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能集团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