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松桃供电局为了1000户居民的光明

2011-01-10 13:56来源:贵州电网松桃供电局作者:龙莎关键词:松桃供电局供电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6日,尽管天寒地冻,而松桃自治县盘石镇巴茅坪的黔东草场却分外热闹,电力职工的抢修行动把这里的气氛和灾区群众的希望一次次点燃。

位于武陵山脉的盘石镇巴茅坪牧区,因地势高寒,地处风口,凛冽寒风呼啸穿过,连日来冻雨不断,线路因不负重荷倒杆断线导致整个巴茅片区停电。接到灾情报告后,松桃供电局领导急群众之所急,分管基建副局长尚咏洁,工会主席李思辉火速召集生计部、审计部、城郊供电所职工及青年突击队9多人立即赶赴现场,查找事故源。

 迎着刺骨寒风,凌烈的冻雨,抢修队伍艰难地行走在结了桐油凌的路上。早上7点,队伍在紧挨湘西花垣县边界的过洲村找到了故障地点,大唐至巴茅10kv主线路断根2基,裂损1基,巴茅至尖山10kv分支线连续断杆4基,线路长度总计约1.2公里。倒杆断线危害1000多户居民的生活生产供电,最要命的是牧场区有8家养殖户,养殖着上千只畜禽,急待用电取暖,时刻遭受着受困冻死的处境。

抢险队经研究讨论后立即制定抢修方案,有条不紊地布置抢修工作,李思辉主席立即下令施工队伍进场进行抢修,尚咏洁副局长立马和当地村干部协调群众外援力量,生技部主任陈安红在电话里马上调配物资,城郊供电所所长及全站工作人员个个摩拳擦掌做好迎战的准备。

松桃县城通往巴茅坪的道路,要经过黄连坡的山路十八弯,那里地势高陡,弯道多而急,因路面积雪未融,结冰未化,无形中给抢修人员带去了更大的考验。下午2点5分,施工队伍31人及供电局物资车辆终于突出重重险境到了现场,当地过洲村支书龙绍周也召集来了近50个村民来帮忙抬杆、拉线。队伍集结之后,立马按照制定好的抢修方案有条不紊的全面开展抢修工作。

巴茅坪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两座大山头之间,正西北向,刺骨的寒风簌簌的吹,银装素裹的田埂又冷又滑,水田里结了6厘米左右厚度的冰,抢修人员的身影成了这个冰冷世界唯一的生气。可是现场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伙都鼓足了干劲,抬电杆的吆喝声,传递金具的呼喊声,拉线的口号声,共同谱成了一支动人的抢修进行曲,所有在场的人都奔同一个目标而全力以赴,那就是再冷再难也要抢通线路,让1000多户居民的生活生产用电恢复正常。

下午5点12,随着一声声“左边再松一点点,右面再往上一点点”的呐喊,第7根电杆在松桃供电局领导、职工、施工队伍及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骄傲的站立在寒风当中,所有在场的人都输了一口,走在抬杆队伍前的龙支书搓着冻僵了的手对蒋所长说,这么冷的天,你们电力部门的领导都亲自参与抢修,我们村民更有信心了,我代表村民们表态,一定竭尽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你们抢修到几点,我们也坚持到几点。

随着夜幕悄悄的降临,山上的气温越来越低,无疑是挑战杆上的抢修人员的身体承受寒冻的极限,但100多人没有一个退缩,没有一人喊累,从物质运输,开挖基础,立杆放线到杆上作业,所有人员各在各职,各守各位,不畏严寒,热情高涨的进行收尾工作。6点30,夜无情的笼罩大地,空旷的巴茅坪,四周一下向被黑幕盖住了一样变得压抑而安静。于是几辆抢修车同时开着车灯为杆上作业的抢修人员照亮,现场除了呼啸而过的寒风,剩下的就只有现场抢修人员的话语声,杆上的人员一声令,杆底下的人员马上递送所需金具,在冰雪上拉线的人员一直抬头看杆上的人,不断的招呼着:“小心,小心,要小心哦”。

还有供电局两个领导,一直在边上不停的指挥,一边注意抢修人员的作业保证施工安全,一边协调各组人员的工作分配,并不时参与抬杆,拉线,递送金具,大大的鼓舞了士气。在抢修人员经受严寒、忍受饥饿努力下和群众不顾寒冷的自行帮助下,经过近6个小时紧张有序地激战,立好了7根,断线1.2公里基本抢修完毕,尖山分支线其中一组因长度不够而没有恢复,主干线终于抢通。

 晚上7点30,随着盘石供电站工作人员廖和平,龙秀洪把大塘令克的合上,巴茅坪停了十三个小时的1000多户村民的灯火又亮了起来。9点伴随着路边上的万家灯火,抢险队一行心里暖暖的踏上归程。

作者: 龙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松桃供电局查看更多>供电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