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首套国产化率100%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完成

2011-01-11 10:35来源:解放日报关键词:核电站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制造的第一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在上海完工,即将出厂验收。昨天,记者在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看到这台专为红沿河1号机组配套的核岛主设备:一个身高9米、体重138吨的“大圆筒”。别看外表笨重,筒内另有乾坤:1.2万多个精密零件精准地焊接在一起,组成了这个极其精致的大型结构件。 

上海一机公司执行董事孙忠飞说,这一堆内构件的出厂,标志着中国核电反应堆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迈向世界巅峰。同时,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精字当头的技术工艺,也具备了实至名归的国际竞争力。

红沿河1号机组的堆内构件中,导向筒是最后一个攻关成功的项目。长4.5米的筒内有12块导向板,每块板上又有24个孔,总计500多个焊接点。不仅每块导向板上的孔系位置度要精确一致,而且每个孔在焊接中都要始终对准不同的直线,误差率不能超过1/3根头发丝,也就是0.02毫米。“一开始遇到很大困难,我们请外国公司提供技术支援又遇阻。”孙忠飞说,“于是决心自力更生,埋头钻研。”

任何一点偏差,都有可能造成核安全事故。核岛设备一旦出厂安装,便永远没有“补救程序”,因此绝不能出错。正是本着这种安全意识,5年中,技术人员完成一项又一项攻关。 (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由于焊接时温度很高,为了保证部件不因热胀冷缩变形,技术人员各练“绝活”——有的为提高焊接精度,把关键产品焊接选在深夜。夜深人静时,大部分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外面公路上也没有汽车通过,地面震动处于最小水平……就是靠这股想尽一切办法的劲头,加工精度得到了最大保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