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并网标准提高 风电企业有进有退

2011-04-09 10:42来源:中国联合商报关键词:风电企业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经历了2010年“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繁荣后,风电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近日,由电监会牵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电龙源集团共同起草的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目前已上报电监会,并将于四月中下旬经最终审定后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新标准将取代国家电网2009年公布的《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并新增对于风电机组并网以及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如动态无功/有功补偿技术以及低电压穿越技术等。 

低电压穿越技术成门槛 

低电压穿越是指当电网发生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的范围内,风力发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从而为电网的自行调节赢得时间。对于此项技术,电网方认为是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最大保障。 

但风电机组厂商对此技术却持排斥态度。“这项技术和风电并网没什么直接关系吧?恐怕还是电网方不愿意接受。”一位不愿具名的风机制造商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加装低电压穿越技术设施将为每台机组增加至少20万元的成本。新国标要求风电场须具备风电功率实时预测能力,这一要求将给国内每个风电场增加近60万元的成本。 

从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现状来看,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整机制造厂商不超过10家,只有金风科技(20.65,0.05,0.24%)、华锐风电(76.07,0.35,0.46%)已经完成了单个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现场实测,并通过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测试。 

“由于之前国家并没有对风电机组提出低电压穿越等相关技术要求,因此国内大部分机组并不具备这个能力。新标准一旦出台,将会使风电行业上中游环节的成本增加。”上述风机制造商如是说。 

从价格大战到技术为王 

近年来,风电整机制造的扩张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2008年国内的风电整机报价为6500元/千瓦,到2009年一下降到5400元/千瓦,近期几次风电特许权招标中,1.5兆瓦单机价格已经降到每千瓦4000元以下了。”上述风机制造商表示,国内整机厂商起初对风电行业盲目扩张投资,最后不得不靠价格战出纳风机产品。 

在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施鹏飞看来,风电并网新国标的出台,表明国家对风电产业发展从注重规模转变为注重技术与质量。施鹏飞预测,受国内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未来国内风电机组价格的下降空间将变得十分有限。 

事实上,就整个产业而言,我国的风电装机制造水平也亟需提升。去年1月24日,宁夏天净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台东汽风机倒塌。此后,华能通辽宝龙山风场的东汽风机、辽宁凌河风电场的华锐风机、大唐的山西左云风场的风机先后出现倒塌。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发电机、叶片产能已能满足国内风电产业的需要,但部分关键设备仍有不足,多靠国外进口。 

“并网标准对风电场发电质量的要求会转嫁给风机设备企业,这就对风机设备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国内风机制造商将由此前的价格战术转为技术比拼,这也将为风电场接入电网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上述风机制造商坦言。 

风电企业将有进有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企业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