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日核危机引发多国能源政策调整

2011-04-13 11:0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电站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20日,约有20万德国民众涌上街头反对核电

1979年美国发生的三哩岛核电站事故让美国此后32年间没有新建核电站。2010年2月,奥巴马总统宣布通过能源部为美国30年来首次兴建的核电站提供80多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这一举措也被很多媒体认为标志着全球核电发展春天的到来。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后发生的福岛核泄漏危机给全球核工业蒙上了阴影,多国政府都开始重新思考它们的能源政策。核电发展会否在春天里遭遇严冬呢?

德国

核电发展引发政坛海啸

德国素有反对核能发展的历史。在日本发生核危机之后,德国能源政策发生重要转变:即加快退出核电步伐。德国政府决定加紧放弃使用核能,计划投入大笔经费到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

德国政府对核电态度几经变化。2002年,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通过立法决定,德国核电站平均运营时间为32年,由此,德国核电站将于2020年左右全部关闭。2010年,基民盟和自民党联合政府通过立法,核电站运营时间平均延长12年。日本核泄漏事件后,3月14日一向力挺核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立即宣布,将2010年联邦政府通过的延长核电站运营时间立法暂停3个月执行。3月15日,她又宣布将临时关闭1980年底前开始运营的7座核电站,并在7月前对所有17座核电站进行严格审查。

原本,默克尔政府在核问题上的变化是为了迎合选民。当时,德国几个联邦州正在进行大选,默克尔在核电问题上的大转弯不过是拉拢选票的做法。不想,在发展核能立场上的反复被认为是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在德国巴符州议会选举中失利的主要原因,也成了反对党和反核人士的笑柄。巴符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州之一,一贯是基民盟的大本营。3月27日丢掉巴符州之役,是基民盟58年来在该州选举中首次失利,被德国媒体普遍认为是对执政联盟的重大打击。《纽约时报》评价说,日本的核危机在德国引发了一场政治海啸。

然而,德国反核民众为了向政府施加压力,又于3月26日同时在柏林、汉堡、科隆以及慕尼黑4大城市举行反核电大游行,要求政府关闭本国核反应堆。参加此次游行的人数达到21万,创德国反核示威游行的历史最高纪录。

3月29日,来我国访问的德国北威州经济、能源、住建和交通部部长Voigtsberger先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在整个德国,核能仍然在电力的供应中起着一定作用,核能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4;但是北威州本身并没有核能。他还举例说:“我认为可再生能源可以在未来20-30年里面达到我们能源需求量的70%-80%,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个过渡的技术,这个过渡的技术不一定非是核能,我们可以考虑建设蓄能电厂。”

一位不愿具名的德国教授在回复《中国能源报》记者的邮件中称,德国的执政党一方面要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反对党、反核人士的反核呼吁。这次在核能问题上做出快速有力的反应也不过是为了要躲过风口浪尖,是拖延时间的策略而已。

多国

对核电站进行体检

日本核泄漏发生后,作为核电第一大国,美国也正在对其核能产业进行评估。3月23日,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称,将成立特别小组,分两个阶段评估美国核能产业。两个阶段将共历时9个月,评估将就美国核能产业是否需要调整给出建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