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淮安市电网超前规划为发展“充电”

2011-05-09 11:19来源:淮安新闻网关键词:淮安市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淮安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开展,全市“五大千亿”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淮安市的用电需求将快速增长,平均增速达12.9%,至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205亿千瓦时。这是日前通过初审的淮安“十二五”电网规划透露的信息。

从规划来看,至2015年全市至少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60万千瓦,到2015年装机总容量将在390万千瓦左右,机组可供出力在320万千瓦左右,而2015年淮安市最高负荷(中水平预测方案)预计将达400万千瓦,需外部向淮安电网供电约80万千瓦,淮安电网将逐步实现由“送出型电网”向“受电型电网”的转变。

150亿元再造“淮安电网”

为配合“十二五”期间淮安“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淮安市电网规划紧紧瞄准这一中心目标,超前谋划电网发展,加大电网投入,加快电网建设,助力五大建设,适应淮安市新兴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需求,促进经济社会与电网建设的和谐发展。

“十二五”期间,淮安电网将投入电网建设资金约150亿元,推动实现电网规模和供电水平的“双倍增”。就电网规模而言,“十二五”时期,淮安电网将按照“3个400万”的标准加快推进电网发展,即:确保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压、特高压骨干网架新增主变容量不低于400万千伏安,加快500千伏建网;按照新增400万千伏安水平变电容量适度超前规划220千伏输电主网和110千伏高压配电网项目。通过五年时间的快速发展,将再造一个“淮安电网”,从电网规模上保障淮安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在供电水平方面,至2015年,将确保淮安市电网具备电量逾200亿千瓦时、负荷超400万千瓦的整体供电能力,电网容载比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20千伏县域环网全面建成,完全能够满足淮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的用电需求。同时,考虑到“十二五”时期淮安市可能出现超常规发展和规模性增长,本次规划还按“高水平预测方案”结果储备了一批电网项目。按照“3个300万”的标准,即:储备300万千伏安水平的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电网新布点项目规模,储备了近60亿元的电网建设投资,电力弹性系数达到1.286,确保电网发展有充足储备裕度,以满足淮安市经济社会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需求。

预留电网助力工业长足发展

淮安地区用电量一直以来都以工业用电为主,而且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由于淮安产业结构的影响,工业用电中的钢铁、盐化工、IT产业等还占较大比重。在电网规划中,淮安市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千亿主导产业”的用电需求,超前规划布点,为重点项目的接入预留电网资源。

“十二五”期间,淮安市第二批杆线迁移项目实施后,特钢产业园内将释放众多存量土地,有利于特钢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壮大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特钢产业园将建设淮钢精锻、新吉利铸造等大型钢铁冶炼类项目,为满足园区急剧增长的用电需求,淮安市将尽快实施220千伏武黄变扩建工程,解决预期工业项目的接入电网需求。同时,储备500/220千伏高埝(淮安西)布点,为特钢产业园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的电网支撑,助力打造我省最大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随着实联化工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入常态化生产,以及淮安市西南片化工企业的搬迁,淮安盐化工业园区将引来一轮大规模的负荷增长。“十二五”期间园区电网将集中规划布点220千伏范集变、110千伏洪盐变,在为园区打造220千伏高压电源支撑的同时,同步加强110千伏高压配电网建设,满足淮安市以盐化工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盐都”的发展需求。

为支撑以富士康及其他计算机配套企业为龙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继“十一五”布点220千伏黄岗变后,“十二五”期间淮安市将适时推进黄岗变扩建工程,满足信息产业快速增长的负荷需求,并储备220千伏兴淮变,为富士康产能扩张,以及其它大型电子企业的落户提供电网接入资源和电源保障。

为服务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电网规划中作了相应的电网加强和应对方案。如,为满足国宝空调项目接入和用电需求,布点110千伏南马厂变;为减少中再生苏北环保科技园(盱眙)接入电网投资,结合盱眙地区负荷分布和需求,在盱眙城区外围连续布点3座220千伏变电站,缓解220千伏都梁变供电压力,满足“中再生”项目用电需求。

在电网规划中,重点关注地方重大工业项目,根据市政府公布的2011年度工业重大项目,以及收集掌握的淮安地区“十二五”期间拟建重大建设项目初步资料,对用电负荷在3万千瓦级以上的重大项目逐个制定电网应对方案,强化电网的适应性能力。

220千伏城市双重双环网保障“三淮一体”

围绕淮安市“培育江苏新兴增长极、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抢抓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机遇,以淮安城市“五线”规划为主要依据,淮安市电网规划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规划,重点落实和控制好重要通道、站址资源。

为服务“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一主四副六组团”的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加强了对电网结构比较薄弱的城市东部、南部原城乡结合部地区电网建设投入,如对原属于农村电网范围的淮安工业园区、南马厂及生态新城等区域规划及储备了220千伏桂码、渠南、城东南,110千伏工业、南马厂、板闸、朱张、三联等输变电工程,将规划区域电网建设水平统一提升至城市电网标准。针对刘老庄、钦工、红窑等10个重点乡镇建设,规划布点220千伏红窑、110千伏刘老庄、以及钦工变扩建等输变电工程,支撑淮安市重点乡镇发展。至“十二五”末,淮安中片电网将围绕“三淮”城区,全面建成220千伏城市双重双环网,从电力供给方面保障三淮空间实质性一体化进程,促成三城(原淮阴市中心城区、原淮阴县城区和原淮安市城区)融合、五区(清河、清浦、淮阴、楚州、开发区)联动,满足淮安市中心城市建设带动的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淮安市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