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16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其第25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丁肇中和罗军舟,后面是第一代阿尔法磁谱仪。
“奋进”号升空那一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军舟的心也跟着飞扬起来。“奋进”号的最后之旅,备受瞩目的便是其搭载的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AMS–02)”。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里,它将在国际空间站运行,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
-缘起
丁肇中牵头 拉东大“入伙”
“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它的牵头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美国科学家丁肇中教授。罗军舟告诉记者,这项实验有来自美国、中国、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十分浩大。而东南大学能参与这样的国际研究,还得从丁肇中说起。
丁肇中在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研究上,前后耗费了17年的心血,根本目的是寻找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磁谱仪是当今最先进的空间探测项目,参与这一项目可以学习很多技术和经验,丁教授很乐意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介绍给中国同行,我们跟国际顶级专家通过项目建立了密切联系,受益匪浅。”罗军舟告诉记者,除了东大,国内的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也加入了这一项目,投入超过20亿美元,这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强子对撞机计划之后的又一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在丁肇中先生的帮助下,东南大学是在2002年参与到这一项目中的。
-任务
能否找到反物质 东大做数据分析
在如此多国家和近千名科学家参与的大项目中,东大承担怎样的任务呢?罗军舟介绍,东大主要负责三个方面的工作。
此次“奋进号”搭载的是探测系统更先进的第二代阿尔法磁谱仪。在第二代磁谱仪的研发中,东南大学主要承担了两项任务:建立磁谱仪实验系统和反物质探测系统。新一代的磁谱仪将由奋进号送往国际空间站,在外太空观测数年之久。
而东南大学承担的第三项也是最关键的一项任务是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罗军舟介绍,磁谱仪在空间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传输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再由NASA传输到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就是由丁肇中负责的。接收到NASA的数据后,研究中心会把数据传输到东南大学,进行最终的分析。
磁谱仪产生的数据将非常庞大,东南大学为此专门花1600万建了一个数据分析中心,用来存储和分析。“数据量相当于21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罗军舟说。数据分析过程中,东南大学也将搭建一个数据平台,供参与这一项目的各国物理学家调取研究,反物质和暗物质到底能否发现,都将取决于这个数据分析平台。
-揭秘
宇宙“神探”如何寻找反物质
看上去像个大的集装箱,一人多高,表面有各种电线和探测头。昨天,在东南大学实验室,记者见到了第一代磁谱仪的原型。这个重达数吨的庞然大物,其中一个核心部件就是“磁铁”。鲜为人知的是,它体内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块“MADE IN CHINA”的巨大永磁铁。
罗军舟介绍说,阿尔法磁谱仪就像人类派往太空的“神探”。它的主要本领是能够探测到太空中“流窜”的粒子。这一本领基于磁谱仪强大而特殊的磁场。这个磁铁可以捕捉到外太空的粒子,通过数据分析后,就能发现是否有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存在。与天文望远镜观测物质发出的可见光和电磁波不同,磁谱仪直接观测粒子本身。因而,磁谱仪能够发现天文望远镜无法发现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意义
找到反物质有利探索宇宙起源
东大专家指出,根据宇宙大爆炸假说,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在约140亿年前由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而形成,宇宙产生物质的同时,也产生了反物质(还有暗物质)。两者数量大体相当,其中“物质”多了一点点。尽管目前物质的存在显而易见,但反物质存在的证据仅有实验室观测到的稍纵即逝的极微量反粒子。科学家认为,反物质无法在地球环境中存在,因为一旦遇到地球上的物质,二者将湮灭,不过反物质在太空中可能存在。因此,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团队希望通过磁谱仪在太空中的观测,发现反物质和暗物质的蛛丝马迹,进而探索是否存在反宇宙。
“我们最快6月底就可以接收到相关数据了。”东大计算机学院的专家告诉记者,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宇宙中是否存在这两种神秘物质,进而探索宇宙的起源。
据了解,科学界还认为,反物质的发现将会引领人类的变革,使得人类的星际旅行之梦成为现实。此前在大量的科幻小说中,用于星际旅行的飞船都是以反物质作为燃料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想把人类送上火星,那需要千万吨以上的化学原料,而如果是以反物质为燃料的话,仅需要几十毫克,同时时间也大为缩短,只需要6周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此外,现在的宇宙基本是由普通物质所垄断,但我们必须要了解宇宙的全貌,否则我们可能身处危险之中却全然不知,氢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元素,发现它的反物质,具有非凡的意义。”记者 王晶卉
-新闻延伸
中国记者被禁止现场采访引争议
“奋进”号的最后之旅,全球媒体广为关注。
这当然也是一个让中国科技界和媒体非常关注的事件,因为除了“奋进”号本身,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负责的用于寻找反物质组成的宇宙的阿尔法磁谱仪,搭载“奋进”号赴国际空间站,许多中国科学家参与了这个项目。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采访“奋进”号发射的中国媒体记者竟然由于一个新出炉的“沃尔夫条款”而被拒之门外。正是根据这个连美方人士都认为是“歧视性”的规定,美国航天局取消了已允诺给予中国记者的采访通行证。
今年4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1财年开支法案,其中第214页至215页有一项不起眼的条款,规定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甚至还禁止美国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这一条款出自于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商业、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小组委员会主席弗兰克·沃尔夫之手。
于是,当“奋进”号载着中国科学家付出心血的阿尔法磁谱仪奔向太空时,中国记者居然不能像其他国家的记者一样,到现场观看航天飞机升空,也不能参加航天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不能不令人感到莫大的遗憾。
显然,“沃尔夫条款”是与中美双方力图推动科技交流的大潮相背的一项决定。
“沃尔夫条款”的出炉,凸显了美国鹰派政客内心对中国近年来和平发展的焦虑与无奈,也向世人展现了他们的短视。
受国会掣肘,奥巴马政府今年在预算问题上深受困扰,为避免政府关门,最终向共和党人作出了大量妥协。因此,“沃尔夫条款”也是美国两党政治妥协的产物。但它改变不了中美科技合作日益紧密的大趋势。
其实,就是在美国,“沃尔夫条款”也不得人心,受到了一些美国科学家批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米尔纳认为,这是一个“歧视性”决定,美国最终也会受到伤害。
随着这一不得人心的条款的生效,中国记者不幸成为该条款的首批直接“受害者”,被挡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门外。然而,美国主流媒体此次几乎全部保持沉默,没有人出来批评沃尔夫的所作所为。可见,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是有着严格“界限”的。在中美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沃尔夫以冷战思维做背离潮流之举,须引起人们的警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对紫外线(UV)敏感。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表明,365nm紫外线会解离Si-H键,导致氢原子从a-Si:H/c-Si界面迁移并形成亚稳态缺陷。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联合东南大学,针对n型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的紫外稳定性进行了深度机理性的研究,开发了低紫外损伤连续PECVD工艺,通过优化i1钝化层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日前,中央批准:邬小撑同志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左惟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7月4日,东南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徐青森同志,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校长孙友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9日,羚牛氢能与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东南大学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与产业化进程。基于东南大学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显著优势与羚牛氢能在氢能装备业务及商业化应用方面的专长,双方达成了此
聚焦大电网安全稳定,最近,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国重项目“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协同稳定支撑技术”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审查会在南京召开。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国网江苏电力在大电网安全稳定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随着能源转型进程加速,面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与
能源革命的“数字指挥官”、能源领域的“滴滴平台”、匹配供需的关键载体……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虚拟电厂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业界亦对虚拟电厂寄予厚望。“集而不群、聚而不合现象普遍存在”、“虚拟电厂‘由虚到实’还有诸多挑战”“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单一,参与市场机制不健全”……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培育肥东县、芜湖市鸠江区先进光伏,肥西县光储设备及组件,凤台县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集群。原文如下: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
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旨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打造宜居、韧性的智慧城市。作为管网领域权威的产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三晖电气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225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16元~0.174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62.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23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市场激烈竞争影响,公司部分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持续发力,二季度
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fordatatransmissionofpollutantautomaticmonitoringandsurveillancesystems标准号:HJ212—2025代替HJ212—2017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一.产品介绍针对工业领域便携式测试设备、无人机、计算机等系统对于小型化电源产品的多样化需求,金升阳在原有的单路系列基础上拓展了双路产品——1-6WURA24xxN-xxWR3G系列。该系列产品使用我司自主技术研发,体积低至0.5*0.5inch,极致优化了产品的体积,广泛应用于工控、电力、仪器仪表、通信等领域
2025中国(成都)仪器创新发展大会(CIIDC成都仪创会)将于2025年11月6日-8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同期举办:CWBAE2025第21届中国国际(西部)分析.生化.诊断及实验室博览会与WCTE2025第27届中国国际(西部)智能传感.工控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博览会,本届CIIDC及CWBAE、WCTE三会并举,品牌凸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