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5-19 10:30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观点
☆历史上的缺电通常是因为总的电力装机不足造成的,而现在的情况是,全国总的装机是足够的,苦于有电送不出。
☆“淡季”缺电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就是缺电现象到了夏天可能会更加严重。
☆建设特高压等跨区电网,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现在局部地区缺电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大电网来进行调节,因此可以说它具有双重功能。
☆仅靠一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建成特高压电网,其优势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煤炭企业看到上网电价调整之后,就又开始向上调整煤价,这样就起不到上调上网电价的作用了。煤价和电价要联动起来,才不至于出现缺电。
警惕夏季缺电形势更为严重
记者:最近这段时间,部分地区的缺电现象是否说明电力装机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了?
胡兆光:还不能这么说,最近这一时期,缺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比较快,导致需求被拉高。而从电力供应上来看,总的装机容量是够的。但是我们的煤炭价格和电价机制不协调,煤价比较高,造成火电厂发电积极性不高,导致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发电受阻。
历史上的缺电通常是因为总的电力装机不足造成的,而现在的情况是,全国总的装机是足够的,西北和东北区域的富余容量还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缺电仅限于局部区域,主要是华中、华东、华北缺电现象严重,这是存在区域性的不平衡问题,苦于有电送不出。如果输电线路足够多,西北和东北的富余容量能够送出来的话,可以缓解区域性缺电的现象。
记者: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缺电现象?
胡兆光:当前这个季节本来属于用电的“淡季”,电厂和电网本应该在这个季节进行检修,以准备迎峰度夏。而此时出现了缺电,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就是缺电现象到了夏天可能会更加严重。由于我们的现有输电线路不足,短期内来不及增加输电线路,扩大区域性调配电力,如果到了夏天,出现气候异常、来水偏少的情况,我们要警惕应对更严重的缺电。
短期内,电网企业只能采取需求侧管理、优化运行方式等措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大家节约用电、注意调峰,短期措施也就仅限于此。
加强跨区输电,
缓解区域性缺电
记者: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缓解区域性缺电问题,应该依靠什么手段?
胡兆光:从长期看,区域性缺电也还是会经常发生的,我们唯有靠全国大范围的资源调剂,才可以缓解区域性缺电的问题。比如,华东地区缺电了,华北地区可以支援一下,华北地区缺电了,西北地区可以支援一下,以此方式来进行全国的电力调配,这是一种合理的优化的方式。
国家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发电装机,那样做,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也会下降,如果全国在一个大的“盘子”里统一优化,借助电力互联网的优势,一来可以减少全国的装机容量,可以提高全国的电力系统可靠性水平,二来还可以进行区域性调剂,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压力。
记者:特高压等跨区电网建设是否有助于缓解未来缺电现象进一步蔓延?
胡兆光:从全国来讲,建设特高压等跨区电网,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由于有资源的地方需求少,没有资源的地方需求多,就需要通过电网来调节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另外,现在局部地区缺电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大电网来进行调节,因此可以说它具有这种双重功能。
不过仅靠一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是远远不够的,其优化资源和调节缺电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唯有建成特高压电网,其优势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仅靠调整上网电价
无法起到作用
记者:煤电矛盾造成了发电企业的亏损,而发电企业的亏损影响了其发电积极性。这是否是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胡兆光:应该讲,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是电价仍然由政府控制着,由于煤炭市场的价格放开了,煤价的涨跌对电力企业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而终端用户的电价基本上没有动,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联动,一方面,如果煤价涨幅很高的话,电力企业会亏损;另一方面,这种价格限制对价格的规律有所违背,自然也会影响电力供需关系。
比如说2008年,当时也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很高,由于担心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在煤价涨得很高的情况下,电价却没有动,这就造成一些电厂发电越多亏损越严重,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发电积极性,于是就造成2008年一段时间里电力供应比较紧张的现象。
记者:前不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调了16个省市的上网电价,这是否有助于缓解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促使其更多购买煤炭来发电?
胡兆光:我认为,发改委的这次行动,是走了很好的一步,是向市场化的一个迈进。但这还不够。尽管有16个省市已经调整了上网电价,但是煤炭企业的期望值更高,他们看到上网电价调整之后,就又开始向上调整煤价,这样就起不到上调上网电价的作用了。煤价和电价要联动起来,才不至于出现缺电。
在这方面,国际上还是有比较好的经验可供借鉴。国际上,能源价格都是在浮动的,如果煤炭价格上涨,那么电价也会联动地调上来,同时,如果煤炭价格下降的话,电价也应该随着下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联动的市场机制。
由于煤炭的价格浮动比较快,而电价可能影响比较广,不可能跟着那么快地浮动。国外有一些经验就是在一段时期,比如半年或者一年来核定一次,如果这个煤价上涨了5%,那么相应下一年电价联动也上涨5%,再一年如果煤炭价格下降了10%,电价也联动下降10%,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这样对经济、对生产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又遵守了市场规律,像这样的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记者:现在消费者价格指数偏高,如果在这一时期改革电价机制,是否合适?
胡兆光: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前一段我们为什么没敢放开呢?因为担心电价对于工业、对经济的影响会比较大,担心它会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不敢大动。
现在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增长的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想如果逐步把电价放开,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以利于我国通过价格杠杆手段,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优化配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2日,由中国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沙特国家电网设计制造的15套132kV移动式变电站在沙特奈季兰省的沙漠中完成最后一套的送电。该项目的成功投运彰显了中国智能制造的硬实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将大幅缓解沙特人民夏季用电焦虑。此次项目是沙特“2030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