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5-20 10:01来源:北纬网-雅安日报关键词: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关键词:创造奇迹
“5·12”汶川特大地震来临三周年之际,徜徉于生机勃勃的雅州大地,蓝天下,一根根粗壮的银线穿越崇山峻岭,犹如跳动的五线谱。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站在汉源新县城环湖路上,满眼璀璨,微风轻拂汉源湖,倒映在湖中的灯光灵动跳跃;夹金山下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咎落村,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从窗户透出的灯光,温暖了乍暖还寒的春夜;在四川雅安工业园区,一个个生产车间内灯火通明,安全稳定的电力催动着一台台机器飞速运转……
但所有人都无法忘记,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八级强震猝然袭来,惨烈空前,全球震惊。而更无法忘记的,是抗震救灾现场那点点照亮生命的光明,板房中那一盏盏柔和的灯光,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上,源源不断传递重建能量的电线。
电,意味着光明,指引方向,给予温暖,重塑信心。
然而,一场地震灾难,给人们带去沉重伤痛的同时,也让雅安电网遭受无情摧残:国家电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电集团”)下属仅汉源、宝兴两县就有238户职工住房倒塌或成为危房,4人不同程度受伤;25座电站、13座变电站受损,300台变压器、1064基电线杆塔损毁,259.65公里线路停运,直接经济损失达3095.14万元。
灾难面前,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雅电人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三年时间里,雅电集团一边加速灾后重建,一边又出色完成了世博保电、康定—崇州500千伏输电新建工程、草坝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名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等任务,交出了一张张精彩的答卷。
三年,在人类发展史上稍纵即逝,但这三年却又格外值得浓墨重彩地去记录、回顾。这三年是雅安电网困难最多、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三年,但同时又是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综合竞争力极大提升的三年!
三年来,经过艰辛的努力,勤劳勇敢的雅安人,用心血和汗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重新建起一张更加坚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智能的电网。电网的供电能力、电网结构、技术装备水平全面达到、部分超过震前水平。电力大动脉已经卓然而立,川西电力大枢纽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为加快雅安城镇重塑、产业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三年灾后重建,雅电人创造奇迹,雅安创造奇迹。
关键词:抗震救灾
站在三年的节点上,审视这一波澜壮阔的电网重建篇章,我们忘不了那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崛起于危难的悲壮瞬间,更感动于雅电人化危为机、跳起摸高,“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豪迈气概!
地震发生时,汉源电力公司富林变电站当值班长吴慧萍、值班员冯淑娟、郝建蓉在与电力调度中心失去联系的紧急状态下,临危不乱,置房屋随时可能垮塌带来的生命危险于不顾,迅速跑进开关室,切断向县城城区供电的所有10千伏线路开关,避免了县城城区房屋垮塌、倒杆断线带来新的人员伤害和火灾事故,避免了县电网的瓦解,为县城的及时恢复供电创造了有利条件。
52岁的共产党员、汉源电力公司富林供电所所长刘德林沉着应对,指挥有力,带领职工连续作战3昼夜;副所长徐富顺不顾亲人还埋在废墟中,毅然带领职工奋战在抢险第一线。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所职工冒着大雨和余震的威胁,顾不上自己和亲人的安危,穿梭在县城老街的危房之间,爬行在倾斜的电杆上排障送电,为汉源这片重灾区受灾群众及时送去了光明。
地震发生后,时任宝兴电力公司总经理的俞学才正在外出差,得知宝兴县全县停电的消息后,他立即驱车返回宝兴。途中遇省道210线中断,俞学才果断决定从另一条非常难走的老路赶回去。虽然一路上余震不断,飞石不时下落,但俞学才满脑子想的都是“供电有没有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
正是这些优秀的雅电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全力奋战,使全市各区县城区供电在地震发生后仅24小时内就迅速得到恢复。其中受灾最重的汉源县于当晚21时首先恢复了县城新区供电,确保撤至新区的县医院医疗抢救中心、1.2万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用电。作为负荷中心的雨城区、名山县在震后迅速恢复供电,雅安工业园区供电没有因地震受到影响。这些都为全市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力部署和开展赢得了时间,为全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创造了条件。
在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雅电集团高度重视对客户的服务,努力为客户查找隐患,排险除障,解决问题,稳定人心。主动上门了解重要用户的受灾情况,及时帮助用户克服困难,尽快恢复生产;保持“95598”客户热线畅通,对广大城乡居民用户反映的故障及时派遣电力“110”予以恢复,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和服务工作,树立了雅电集团顾大局、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为了尽快全面恢复供电,照亮灾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雅电人打响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电网恢复重建的前期规划、现场察勘、资料收集和确定施工方案、材料物资的准备,田野里、山川边、小路旁,到处都闪耀着雅安电力人美丽的身影。他们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争,坚持“灾区无小事,受灾群众无小事,服务无小事”的原则,以“白+黑”“5+2”的工作形式,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力以赴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供电,照亮了雅州大地,确保了灾区学校顺利复课,为重建家园、工业企业及时恢复生产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维护了社会稳定……
关键词:灾后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的三年,是雅安电网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三年。”雅电集团董事长王林感慨地说,“这三年,我们创造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奇迹!”
建设更加强健的电网“骨骼”、引入更“智慧”的电网之“心”、畅通雅安电网的“大动脉”……灾后重建过程中,省电力公司主动介入,进一步加大对雅安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与市委、市政府一起,继续深化“市级层面、分步实施”为主要特征的“雅安模式”,为雅安灾后电网重建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灾后重建,使雅安电网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电网规模和供电能力大大超过震前水平。初具雏形的全市“一张网”,架起了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通天路”。
近年来,雅安500千伏电网从无到有,建成500千伏变电站2座,线路14条,构成雅安电网与国家电网互联大通道。220千伏电网由弱到强,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线路17条,220千伏电网形成北部双环网,南部密集布点的格局,构成雅安电网的骨干网架。110千伏电网由点到面,建成110千伏变电站29座,线路47条,构成雅安110千伏电网科学布局。35千伏电网进一步优化,建成35千伏变电站51座,线路285条,供电半径逐步缩短,网络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雅安电网与国家电网的交换能力达600兆瓦,上、下网电量达2.24亿千瓦时和9.8亿千瓦时,分别比“十五”初期增长3.8倍和490倍……
经过雅电人的努力,雅安电网巨大的伤口正在愈合提升。截至目前,我市仅已建成投运和在建的15个35千伏及以上灾后重建电网项目,已完成投资1.62亿元,还有12个项目正在紧张地开展前期工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被列为今年全市电网建设重点工程的5个输变电工程在6月底前建成投运,3月15日,雅安提前召开电网建设重点工程誓师大会,全面吹响了“奋战100天,建成投运5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冲锋号,市政府分别与雨城区、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政府以及雅电集团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11年电网建设重大项目目标责任书》。被列为今年全市电网建设重点工程的雨城区南坝子、草坝,芦山苗溪,天全沙坪(扩建),宝兴城南(扩建)5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后,将有效解决雅安电网输出的瓶颈问题,为我市在“十二五”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誓师大会的召开,既是对今年电网建设重点项目的动员,也是对“十二五”期间雅安电网建设的总动员。
按照“十二五”雅安电网规划,未来五年,我市将建设石棉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等项目7个,建设竹马、荥经、龙岗山等220千伏项目3个,建设南坝子、苗溪、草坝、姚桥、中里等110千伏项目9个,建设35千伏变电站17座,预计电网建设总投资达50亿元以上。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以500千伏电网为支撑,以220千伏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助推雅安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希望不灭,光明永存!
如今,行走在1.53万平方公里的雅州大地上,看到的是一幅“景美,人美,生活美”,生产方式、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相融共济的生动而美丽的画卷。站在“十二五”的辉煌起点上,承担着如山使命的雅电人将进一步把“雅安模式”推向纵深,为“熊猫首都·生态天堂”的全域新跨越发展再立潮头、再谱华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9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创新应用“电网一张图”配网停电研判场景,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在北京通州试点开展“人工智能(AI)+电力”主动抢修服务,精准研判故障原因和影响范围,实现电力抢修服务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故障研判效率提高90%以上,抢修时间较过去平均节省20分钟。“电网一张图
在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损耗,提高了整个能源链路的效率。在发电侧,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在电网侧,可以优化电力调度,减少线路损耗;在用户侧,则可以通
2024年12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该模型如同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超级大脑”。光明电力大模型作为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能够面向电力生产、建设、管理、运营、科研、制造
近日,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800千伏渝北换流站55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交流耐压、局部放电及全站老炼试验,为该站低端投运打下基础。渝北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渝的重要落点,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向重庆送电超360亿千瓦时。1月20日,渝北换流站550千伏GIS特
4月18日,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完成。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前列。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昆仑建设开发
团队研究方向:围绕电氢耦合系统合理配置及运行优化技术、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送端电网协调控制技术以及多资源跨时空综合调节与运行优化技术开展探索与研究,力争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多层次解决源网荷运行优化与协调控制难题。团队成果展示:●累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7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印发《西北区域支撑科技创新协同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国家电网西北区域支撑科技创新工作进入“体系化运作、全链条协同”阶段,将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了解,《细则》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网发展、运行、市场及设备管理关键业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4月11日,平高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02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增长25.43%。报告期内确认甘孜等14间隔1000千伏GIS,庆阳换流站等97间隔750千伏GIS,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大。分产品来看,高压板块实现营收76.98亿元,较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