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5-25 13:44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日核泄漏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虽然我国管辖海域海水中放射性监测结果暂时未见异常,但日本核泄漏事件将对西太平洋海域造成长期的污染。”李晓明表示。
李晓明同时指出,针对可能漂移至我国管辖海域的放射性污染物,国家海洋局正在抓紧制定海洋放射性监测预警计划,并开始由我国管辖海域扩展至公共海域进行核应急监测。国家海洋局将在近期派出监测船展开更大范围的监测活动,监测范围将由我国管辖海域扩展至日本以东的公共海域。
李晓明还表示,考虑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对西太平洋造成的长期影响,在“十二五”期间,针对日本核事故在相关海域开展监测、预警工作,将成为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消息,自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以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有关核电站及事故情况资料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搜集整理核电站资料以及核泄漏事故发展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组织专家基于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形势对核泄漏事故放射性污染进行综合判断,并就该事故未来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
据悉,目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发布《核辐射污染预测信息》53期、《日本核电站事故发展动态》40期,而且每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向相关单位发布核辐射污染预测信息,核事故污染扩散分析预测的应急视频会商进入常态化。同时,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正在开发可提供未来7天放射性污染物浓度分布和沉降分布的区域大气污染物输送数值预报系统,为放射性污染物漂移扩散模型提供高质量的初始场。
新闻链接
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电力公司5月15日对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的取水口海水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海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铯134的浓度是每毫升200贝克勒尔,就是日本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值的3300倍,超过了之前测定的数值,之前数值是超标2300倍。同时还检测到放射性物质铯137,浓度是每毫升浓度是227贝克勒尔,也是日本国家安全标准值的2400倍,同样也是高于之前检测的数值。
检测数据还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海水放射性浓度再次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另外东电还对设在沿岸的四处海水监测点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三处超标,其中在距离5号和6号机组的排水口北侧30米处的海水当中取样也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铯,浓度是日本国家安全标准值的1.7倍。东电发表评论说由于受到海流等影响,放射性物质浓度的上升还是在范围之内的,他们会继续对放射性物质加强监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虽然事故已经过去好几年,但日核泄漏污染增加依然引起人们关注。作为切尔克贝利核泄漏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即便日本政府尝试隐瞒,人们依然能感受到福岛的绝望与无奈。美国科学家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四年后,仍有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核泄漏污染增加,福岛核电站周围16万居民被迫撤离。如今这里依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已经过去9个多月了,但针对核危机产生的辐射清理工作仍在继续,并且丝毫没有减轻。显然,菅直人的辞职并没有为事故画上一个句号,日核泄漏危机的阴云依然笼罩着日本乃至整个业界的上空。一直以来,在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核能被寄予了厚望,甚至被称为能源产业中最具“绿色效益”的能源。但日核危机辐射的不仅是身体,还对人们的心理、甚至业内的态度造成了“辐射”。调查显示,全球民众对核能的安全感大大下降。眼下,核能产业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对于未来的发展,业内十分迷茫,而且更为警惕。数据显示,今年前10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光伏业“十二五”规划目标有望比原定计划翻番,即从原计划到2015年实现光伏装机达到5GW(500万千瓦)提升到10GW。目前,该目标尚在行业讨论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3月30日对《中国联合商报》等媒体表示,“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目标或提高逾一倍,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正在就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一些新的目标。”业界专家表示,目标最终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能够实现翻番,将对国内光伏业产生明显利好效应。日核泄漏催生光伏契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