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火电厂能持续减排吗?源头控制、全过程管理

2011-05-27 16:08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国电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国电常州发电有限公司在推进污染减排方面交出“漂亮答卷”。进入“十二五”,他们将怎样实现主要污染物的持续减排?在环保投资大幅增加、环保运营费用显著提高、燃煤价格不断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怎样保证企业持续减排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专门来到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国电常州发电有限公司进行实地采访。

源头控制、全过程管理、重点技术攻关

发电量增加污染物减少,治污设施高效率运行,废弃物全部实现综合利用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的国电常州发电公司,拥有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机组于2004年4月15日开工建设,并于2006年5月23日和11月30日分别顺利投产发电。

记者了解到,国电常州发电公司投产5年来,坚持争当污染减排“排头兵”。据介绍,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工程总投资为52.8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就达到6.8亿元。“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设计脱硫效率为95%;双室4电场静电除尘装置,除尘效率为99.6%;还有工业废水处置装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烟气连续的监测系统等。通过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废水全部回用,实现“零排放”;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也全部得到了综合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脱硝市场刚刚起步之际,为了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国电常州发电公司在发电机组建设中,选择了低氮燃烧器的工艺路线。投产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比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减少了近50%。2007年7月,两台发电机组首批与江苏省和常州市环保部门联网,实现了在线自动监控,各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环保厅每年都核定并下达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年度削减计划。面对日趋严格的减排措施,国电常州发电公司建立了节能减排3级管理网络,把运行调度、燃料管理、化学分析、热力试验、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研究等各项工作纳入节能减排管理的范畴,开展了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工作。公司出台了《突出贡献奖励办法》、《节能减排奖惩办法》等一系列作业文件,定期召开节能减排分析会议,提出不断改进的措施。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的项目,都及时给予当事人奖励,激发了广大员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国电常州发电公司首先从源头控制,使入炉煤硫份始终控制在0.7%左右,确保经过烟气脱硫,使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始终低于排放标准。同时,公司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对节能减排难题组织攻关。根据设备状况及运行指标,公司提出“设备管理年”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了11个专题小组,重点开展对降低锅炉排烟温度、降低脱硫用电、提高脱硫石膏品质等难题的攻关。通过努力,“十一五”期间,公司的电除尘和脱硫设备一直处在良好运行状态。据统计,脱硫效率平均达到94.5%左右,而脱硫投运率也控制在98%以上,高于江苏省环保厅下达的90%投运率的月度考核指标。

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环保厅下达给他们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年度指标为4620吨,但国电常州发电公司却坚持“跳起脚来摘桃子”。2009年,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90吨;而2010年,在发电量持续增加的基础上,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放总量又下降到了2191吨。

新一轮减排动力在哪里?

技术改造、优化管理让脱硫系统面对高硫份煤依然表现优良

进入“十二五”,企业如何实现持续减排?国电常州发电公司的决策层认为,必须通过技术改造和改革创新,为新一轮5年减排提供新动力。两年来,尽管面临燃煤价格不断上涨的不利因素,但公司坚持投资3000多万元对减排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为迎接新一轮持续减排奠定基础。

国电常州发电公司的脱硫系统原来设计的燃煤含硫量应控制在0.7%之内。但由于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使低硫煤的供应量无法保证燃煤发电的需要。高硫煤的增加使用,必然会影响“十二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任务完成。

为攻克这一“拦路虎”,国电常州发电公司决定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公用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提升脱硫能力。为此,公司总共投入2600万元,使适用于火力发电的燃煤含硫量由过去的0.7%扩大到了1.5%,发电燃煤的品种范围从而得到了扩大。即便燃煤含硫量提高到了1.5%,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也能达到95%以上。这样,既保证了安全稳定发电,又确保了达标排放。

2010年,国电常州发电公司还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脱硫设施旁路烟道挡板铅封工作,并完成了对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的冗余改造,解决了烟气自动监控系统数据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问题,并委托第三方对公司的烟气自动监控系统进行定期检定和检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公司还针对原有烟气换热器易堵塞影响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投资960万元,对两台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进行了改造。目前,1号机组的改造已完成,能够稳定运行;2号机组的改造工作也将于今年5月下旬完工。

2011年,国家把氮氧化物列入“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面对污染减排新的压力,国电常州发电公司确定了建设脱硝系统“3年滚动”计划,积极与相关单位研究确定脱硝方式,并准备利用发电机组大修的机会,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相继建成脱硝系统。

企业减排离不开政府支持

政府应出台“扶大压小”政策,让企业蒸汽、热能等资源派上用场

“不减排,不合法;减排了,划不来”,这是很多企业的真实感受。面对原材料涨价、经济效益空间狭小、烟气脱硝投资加大和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上扬的现实情况,国电常州发电公司怎样确保“十二五”持续减排目标实现?

“我认为,要充分挖掘企业持续减排的潜能,来自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都要得到充分发挥”,国电常州发电公司副总经理刁保圣说。

他认为,一方面,要调动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做好“开源节流”。比如,面对原材料涨价、经济效益空间狭小等诸多困难,企业怎样保证脱硝设施的投资落实到位?怎样保证脱硫、脱硝设施管好开足?这首先要靠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把“开源节流”工作做到位,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改造设备和节约增效,为污染减排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在实行脱硫电价奖励政策的同时,尽快制订脱硝电价的奖励政策;在综合利用发电厂粉煤灰等方面,能够适当减免税收。还要根据企业特点,采取有针性的调控手段,使企业现有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扶植和帮助企业去“开源”。比如,结合企业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区域“扶大压小”集中供热的规划。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国电常州发电公司地处常州市新区,周围需要集中供热的企业很多。但是,现在企业供热都是“各管各的事”,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供热设施,煤耗较高,而热效比较低。据悉,国电常州发电公司除了发电上网外,每小时还可以产生200吨~300吨蒸汽,供热可覆盖15公里的范围。如果政府能够出台和实施集中供热的“扶大压小”规划或者政策,既可以有利于新区打造“清洁能源区”,又会使国电常州发电公司产生的大量蒸汽派上用场,为企业“开源”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

据企业介绍,国电常州发电公司生产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摄氏100多度的冷却水,由于这些热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能等冷却到30多度后,再返回到发电机组去冷却循环使用,导致大量热能白白流失。如果区域“扶大压小”集中供热规划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国电常州发电公司就会依托周边热用户多的地理优势,开辟另一块供应热水的市场,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再增加一块“蛋糕”。这样,通过“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手段,就可以激发企业持续减排的积极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