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长江上游水电站或逼珍稀鱼类陷绝境

2011-06-10 10:30来源:解放牛网关键词:水电站三峡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世界自然基金会昨天发布的《中国环境流研究与实践》报告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我国水电站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可能将当地珍稀鱼类逼至绝境,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则使洞庭湖、鄱阳湖的枯水期提前。

    目前长江上游正处在水电开发的高峰期,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乌江上大量的水电站建设,特别是梯级水库开发给河流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报告主编、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告诉记者,许多长江上游特有的鱼类喜欢急流环境,鱼卵要顺着激流在江面上漂浮一段时间才能孵化。电站建设后,水流速度变慢,导致鱼卵沉入水底。另外,金沙江下游是许多洄游性鱼类的重要栖息地,中华鲟、白鲟、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产卵场都分布于此。梯级水库建设将造成洄游性鱼类生命通道阻隔,当地珍稀鱼类将处于绝境。

    在长江中下游河段,因受三峡工程影响,“四大家鱼”产卵生长出现与水文节律不一致的现象。陈进介绍说,长江中下游河段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主要产卵地,仅中游河段就有产卵场19处。每年5月,河流水位陡涨,形成的洪峰能够刺激“四大家鱼”产卵。然而,水库的建设完全改变了“四大家鱼”的生育环境,降低鱼类的繁殖能力。

报告还指出,三峡工程还对洞庭湖、鄱阳湖等主要通江湖泊的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陈进解释说,长江及其中下游湖泊组成了世界独特的江-湖复合型湿地,冬夏水位的巨大落差是它最典型的特征。该湿地维持着生物多样性,是世界水鸟最重要的越冬地。三峡工程对于洞庭湖、鄱阳湖的生态影响主要集中在10月蓄水期,使得两大湖泊的枯水期提前到来,对于湿地植被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并进而影响候鸟栖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三峡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