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6-21 14:08来源:新浪网关键词:天然气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天然气协会主席瓦列里·亚泽夫6月20日在莫斯科通过视频会议表示,在中俄天然气谈判问题上,中方提出的235美元每千立方米是毫无根据的。他认为,按照这个价格俄罗斯是在做亏本贸易。
而中方专家在视频会议上称,“中国提出的天然气价格并不是毫无依据”,“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尚未完全和国际接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晶对本报记者说,如果中国接受较高的价格条件,那么上游价格提高必然会引起国内其他消费品甚至是工业品价格的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等一系列负面结果。
此前俄新社报道称,这一次访问,双方并未如愿签署天然气供气协议。
对此,亚泽夫说,“虽然中俄没有就供气价格达成一致,但在未来双方还是有可能达成合作的。”
俄罗斯能源网合伙人伊万·叶格洛夫对记者说,未能签署天然气供气协议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天然气价格的争议。
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在北京介绍说,中方提出的是235美元每千立方米,这与我们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平均价格和开采煤层气的价格比较接近。
而俄方提出的按欧洲市场市场价格计算的350美元每千立方米,相比中方价格有100多美元的差距。
“中方希望俄罗斯给予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如此低的价格对于俄罗斯天然气垄断来说是不可能的。” 叶格洛夫如此说道。
叶格洛夫进一步说明,据俄气公司估算中国边境的远东地区天然气价格也不少于220-230美元。他说:“为了证明这是商业交易,至少应该再增加一些其他好处。”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晶表示,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尚未完全和国际接轨,中国天然气价格仅占本国油品价格的30%,而国际标准是60%。
同时,张晶表示,如果中国接受较高的价格条件,将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等一系列负面结果。“中国国内情况是历史形成的,同国际接轨是要逐步的,需要一定时间。”
然而除了俄罗斯,中国能从中亚获得更便宜的天然气。据俄方专家介绍,现在中国从中亚获取的天然气价格是每千立方米165-195美元。暂时还进行着不是很大数量的天然气交易,但已与中亚相关国家签署了未来一年400亿立方米的合同。
有的俄方专家认为,中国从中亚土库曼、乌兹别克和哈萨克斯坦三个渠道进口的天然气总量还可能扩大到600亿-650亿立方米,这可能会导致将来中国不再需要俄罗斯天然气。
中国天然气供需“不可能”离开俄罗斯
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以及自给率正在上升。据中国政府预测,至2015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将从1300亿立方米上升到2300亿立方米,但其中1500亿是依靠自己生产。
但是对于有些媒体、专家预测未来中国不再需要俄罗斯天然气的言论,本报记者采访张晶时,她表示这是“不可能的”。
她说,“虽然俄罗斯有时会在政策方面显得有些多变,但从其中俄的政治互信、经贸往来频繁等角度来说它相对于中亚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者。”
俄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lom)从2004年就开始和中国进行天然气问题谈判,已历时7年。价格问题始终是主要议题。
在5月底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中,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表示,天然气合作是当前中俄能源合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双方全力推动天然气合作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
彼时双方代表希望两国有关企业力争在2011年6月10日前,按照预付款与天然气价格相关联的原则就天然气购销合同达成一致,准备出可以签署的相关文件。
但据俄新社6月17日报道,俄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lom)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透露,俄气不打算在圣彼得堡论坛期间与中国签署供气协议。
虽然中俄两国一直因为天然气供价问题争论不休,但改变不了天然气问题在两国能源合作问题中所占的地位。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表示,中俄天然气谈判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公司之间的谈判以外,还涉及国家的长期发展问题。
他强调,在两国建设战略伙伴关系的条件下,天然气谈判需要国家进行正确的指导,而具体的商业谈判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日,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全面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的天然气处理厂,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在致密气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勘探开发一体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贵州能源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天然气增储上产、管网建设及运营、应急储备、城燃建设运营四个方面,大力推进天然气攻坚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9.1亿立方米,确保实现非常规天然气年产7.13亿立方米(占全省产量的45%);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1206千米,积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含6个氢能项目。项目划分为预备、新建、续建、收尾四大类。预备项目2个,分别为清镇市生态贵阳红枫流域风光水氢储五位一体技术研究项目、织金县中石化长城能源100万吨/年甲醇项目。新建项目2个,分别为六枝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6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6月下旬与6月中旬相比,26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4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258.3元/吨,比上期上升0.6%;液化石油气(LPG)45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