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唐河县电业局:安全管理中的“疏”与“堵”

2011-06-29 11:20来源:唐河县电业局作者:王博关键词:唐河县电业局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电力生产安全关系到电力职工的安康、人民生活利益和国家的财产安全,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利益所在。而电力企业又具有生产技术性高、施工条件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安全生产事故往往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降临,防不胜防。因此,要使供电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强化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

我们知道,在最初的安全管理中,为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和工作行为,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逐步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措施,强化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事故多发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并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处罚和行政执法力度,使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进入相对有序轨道。尽管如此,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全国发生的各类电力安全生产事故仍然很多。为有效遏制事故发生,许多企业又实行了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安全管理中增加了问责制度,发生安全事故既要追究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职责与责任逐渐得到落实,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督作用也逐步得到了明确,对短时期内形成平稳的安全生产态势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然而,时间一长,这种“问责制度”所形成的高压、重责、严惩,造成各级管理人员从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处处小心谨慎。凡是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事项,一律从严从紧掌握和实施。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和执法过程中,对处罚部分从紧、从严或层层加码,一旦出现事故,管理层也可推卸一部分责任。普遍认为安全管理如同冬季穿棉衣,多加一件没有什么坏处,认为只要从严要求、强化管理,安全生产事故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这种观点是机械的、僵化的,严重干扰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和成效。同时,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为查处各类三违现象,电力企业在每年的定期及专项安全检查中,投入大量精力,发现问题不但要追究责任,而且重罚,短时期内违章现象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检查过后,多又出现反弹。更有许多单位为应对上级检查,和安全监察人员打起游击战,玩起“猫和老鼠”,使用“欺、瞒、捂、骗”等招数,这边检查人员一走,那边是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种情况最后引起的是长时间、高强度检查监督造成的检查人员疲劳和畏难,职工违纪违章现象增加,以及检查工作经费投入过大,被检查人员怨恨、谩骂、工作应付等问题,使安全管理工作难上加难。

那么如何能让安全管理完善有效,真正起到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作用呢,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尧帝在位时期,人们艰难地生活在洪水泛滥之中,尧命禹之父鲧治水。鲧用“堵塞围垫”的方法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而后,舜继承帝位,命禹承父业。禹吸取先父治水失利的教训,制定方案:既修堤筑坝,拦堵洪水;又疏通河道,引水入江,导洪入海,用疏导加拦堵的方法,把洪水治服,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大禹治水的故事哲理颇深,其中采用的“疏堵结合”方法,至今在各行各业被人们广为沿用,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鲧治水之所以失利,只缘其只“堵”不“疏”,死挡硬抗;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则由于他能够做到“疏堵结合”,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应该仿效大禹治水:疏堵并举!疏不足,河必满溢;堵不实,河则泛滥。只有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保证安全生产。

在安全管理中“堵”和“疏”互为保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如果人们仅凭主观愿望进行“堵塞围垫”,那么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疏”才是“堵”的目的,疏不开、疏不好也就不可能真正堵死,如果管理者罚而不管、管而不理,不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出现相反的效果。可见,“堵”与“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那么,安全管理者应如何理顺电力安全管理深层的关系,做好安全管理疏导工作,使“疏”真正的和“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遏制事故发生的目的呢。

一、加强安全教育管理,促进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共同提高。

多年来,全国电力行业所发生的许多安全生产事故,直接原因都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首先做好职工思想意识的疏通和引导和安全技能的提高。

第一,领导重视,作出表率,带头讲安全。作为领导不重视安全就处理不好安全与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的关系,领导层不懂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就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不能提出和采取有效预防事故的措施。各级领导在要求“我要安全”的同时,还应知道如何安全。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工作负责人在工作开始之前向大家说:“注意安全!”,可是自己却对安全措施不做、组织措施不做、技术措施不做、工作票不办理视而不见,你让手下的成员怎么去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不是一句空话,如何“注意安全”取决于各级领导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安全技术。因此抓好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基层领导不仅要懂安全,会安全,而且管安全,保安全,这同时也是“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安全管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二,要有针对性的抓好全员安全教育。针对不同的人员和工种,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在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教育中不但要做到有计划、全方位、系统性和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更要注重实用性,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另外,对于新上岗职工、临时工、民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改换工种教育等一定不能放松或流于形式。

第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所谓“我要安全”就是职工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这种“自觉”来源于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来自于每一个人对岗位安全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对自我生命、健康与幸福的珍爱。在安全工作中,企业应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针、政策、法纪、事故案例教育、责任感教育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法规教育等,使员工充分认识“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认识到安全不仅是要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让员工形成时时处处自觉讲安全、注意安全。

二、重视隐患,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中,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所以强调“综合治理”,是因为只有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才能实现“安全第一”,才能将“安全第一”落到实处。“综合治理”再次诠释了安全生产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第一,高度重视隐患,加强巡视检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隐患就好比是千里之堤中的一个小小的蚁穴,要想使河堤坚固长久,就要对蚁穴勤于检查,勤于治理。正因为蚁穴不直接对河堤造成危害,它的危害是隐性的,破坏是间接的。所以,一些人在隐患面前往往精力上集中不起来、神经上紧张不起来、态度上重视不起来,在日常的巡检工作中不能够精心检查、准确判断,久而久之,产生麻痹心理。麻痹心理的最大特征是对尚未演变成事故的隐患不以为戒、放松警惕,疏于治理,甚至放弃治理,等到出了事故,再去匆忙慌乱的实行一系列“堵塞围垫”的措施,“紧急通知”、“紧急排查”、“彻底检查”,再吹响“安全隐患大排查”的集结号,再发出成百上千条整改指令,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使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陷入无休止的被动之中。

第二,准确分析隐患,科学整改治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一切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运用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危险点预控等一系列现代管理方法,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准确分析,找出危险源,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同时隐患管理要做到:1、以书面形式开出隐患通知书,避免口头交待相互扯皮现象。2、隐患整改提出应科学合理,根据隐患大小、危险程度来确定整改时间。3、安全管理部门应提出隐患整改的详细要求,文字表达清楚,数据准确可靠。4、确定隐患整改部门责任人。5、根据整改部门回执,做好整改后复查工作,真正使隐患整改条条有落实、件件有交待,形成管理闭环,做到责任明确。

三、积极探索和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安全生产技术。

如果把安全管理比喻成“洪水”治理,安全管理人员就是“治水”人员,在“治水”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河道的不断变化,适时改变疏堵工作。因此,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为了能够确保安全管理“能控、可控、在控”,应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做法,学习和引进有利于安全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丰富内涵,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上升到新的层次。

四、坚持“两措”管理,保证“两措”资金合理支出。

“两措”是有效防止电网生产人身重大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职工安全生产作业环境的重要条件。供电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两措”管理办法和检查考核制度,对“两措”执行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对“两措”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两措”资金有投入、有效果,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安全生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证。

总之,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保证电力安全,是所有电力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在安全管理中,我们应发扬大禹治水不辞辛劳、坚韧不拔、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总结“疏堵并举”的经验,做到疏则通,堵则实,不断摸索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勇于创新,让企业发展的大厦在牢固的安全基础上巍然屹立!

作者: 王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唐河县电业局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