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山东电研院输电线智能防灾在线监测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2011-07-07 10:07来源:英大网关键词:山东电研院智能防灾在线监测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3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在济南主持召开了由山东电力研究院完成的“基于弹性波的输电线智能防灾在线监测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集团公司科信部副主任李红梅,研究院副院长李雪亮参加了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理念先进、方法新颖、适用性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研究院全面开展创先争优行动取得的又一项成果。

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仁文、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郭继洲等行业内外资深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查了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了提问与答辩。经研究讨论,鉴定委员会形成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组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完整、规范,符合鉴定要求。该项目对弹性波在输电线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仿真,建立了弹性波在输电线中的传输模型;研究了输电线中弹性波频率、模态选择的方法,为实现准确检测提供了依据。针对高压输电线特殊监测对象,研制了压电智能元件并建立了工程应用准则,确保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Gabor小波变换和功率谱密度技术,实现了输电线损伤等异常状态特征的提取和定位。建立了无线传感网络,为智能监测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分布式监测功能。将各子系统功能集成为一体,开发了一套基于弹性波的输电线智能防灾在线监测系统。鉴定委员会建议加快成果实用化应用研究。

该系统的应用对象为我国各超高压输变电公司管理维护的架空输电线路,可代替和辅助工人部分地完成架空输电线路的巡检作业。使用弹性波进行覆冰和损伤监测首先可以减少超高压输变电公司的人员投入,保证巡线工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其次可提高超高压输变电公司的运行质量,降低线路因覆冰或故障带来的损失,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各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来说,可以极大地降低对架设在崇山峻岭之上的长距离输电线路进行巡检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产品的推广,将带动相关市场并且会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截至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运营的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已近60万公里,市场总容量十分可观。另外,由于该项目理论可行,制作方法及工艺相对简单,并且采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通信,无需额外附加通信电缆,功耗低,面向全国辐射的市场风险较小,利润空间很大。

该项目的研制成功能够提高覆冰地区线路故障的诊断率,从而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山东电研院查看更多>智能防灾查看更多>在线监测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