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政策正文

内蒙古国家级能源基地发展将全面破题

2011-07-13 09:09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内蒙古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新型化工基地的定位,为全面破解内蒙古能源困局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区内能源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破除内蒙古能源发展瓶颈

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翼展向本刊记者介绍,截至5月底,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达6849.5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同时,煤炭产量也位列全国第一。

与国家煤炭、电力第一大省地位所不匹配的是,尽管过去几年内蒙古基础建设有较大发展,但煤炭的铁路外调能力仅为2.5亿吨,而在过去的2010年,内蒙古外送煤炭超过4.5亿吨,大量的煤炭外调任务流向了公路。这样造成了G6(京藏高速)成为一条全球知名的拥堵高速路。而在 “窝电”严重的蒙西地区,内蒙古电网目前仅有两条500千伏外送通道。

“这样的基础设施无法与《意见》提出的‘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相适应。”张翼展说。

《意见》指出,未来5年内,国家将支持内蒙古建设通至中部省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同时,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

优先解决能源输送通道问题,国务院的决定直指内蒙古发展困局的瓶颈所在。

《意见》为解决内蒙古能源发展瓶颈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内蒙古在诸如电力多边交易等相关领域的改革探索给予了肯定和支持。《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大力推进电力多边交易。

2009年以来,内蒙古在区内开始尝试电力多边交易机制,并在呼和浩特成功设立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对于在全国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有序竞争的电力市场提供了一个样本,也为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市场机制支撑。

张翼展认为,“十二五”规划和《意见》犹如内蒙古未来发展的双翼,如果充分运用好,将可以大见成效。

产业升级将成必然

《意见》确定了国家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

生态保护被放到首要位置,足见国家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的重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