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宁东加快发展煤电化、煤化工产业 “卖炭翁”历史将终结

2011-09-13 09:54来源:亮报关键词:宁东煤电化电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是宁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长期以来,当地对于煤炭的开发利用停留在“挖煤卖炭”的粗放经营阶段,资源增值空间有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宁夏近年来加快发展煤电化、煤化工产业,终结单一“卖炭”的历史,促进资源就地转化。被称为“宁夏一号工程”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更成为宁夏跨越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煤从空中走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大截面导线展放。

爬上宁夏宁东地区著名的水洞沟长城遗址,从高处向远方望去,一个个硕大的烟囱在平坦的荒滩上格外显眼,几公里之外就是当地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高高的煤堆像一座座黑色的小山,此处山水成趣,彼处机器轰鸣。这里就是被称为“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中的宁夏部分——宁东地区。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就坐落在这里,这一基地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煤化工基地、煤炭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目前,宁夏的煤炭外运量约占煤炭总产量的45%,预计到2020年宁夏将实现动力煤和化工煤全部就地转化。

宁电外送愿望迫切

8月26日下午,宁夏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的吴扬接到了盐池县废品收购站商户赵彬的电话。

“小吴,今天起风了。”

“风速大吗?”

“不是很大。”

“好,那您多留心下线路。”

这个废品收购站正好位于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工程在盐池县的一段线路下面,为防止杂物对线路造成损害,吴扬所在的线路维护班特地聘请了赵彬兼职看护线路。每天赵彬都会给吴扬打电话报告实地情况。“他不打过来,我就要主动打过去。”吴扬说,他经常开玩笑,“这比给我女朋友打电话还准时。”

放下电话,吴扬还是决定去现场检查一下,“要不放不下心”。“这条线路一年可以为我们宁夏带来十几亿的收入呢,我们当然要尽责。”

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于今年2月28日正式投运。该工程起自宁夏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区,直流线路全长1333千米。通过这条线路,宁夏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220亿千瓦时,双向送电后的负荷相当于山东用电负荷的十分之一,相当于每天从宁夏向山东运3万吨标准煤,证明宁东已经成了“西电东送”的重要煤电基地。

公开数据显示,因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的建设,宁夏电力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年末时总装机容量为900万千瓦,但现在这一数据已为1761万千瓦,人均装机量为全国第一,其中火电1600万千瓦。按照规划,除满足本区域用电外,宁夏的电力外送能力达到1100万千瓦,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正是为宁夏火电外送建设的专用通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对于该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宁夏发展,电是龙头。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以来,有力缓解了山东用紧张状况,也为实现宁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当前,宁夏电力装机容量仍处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外送电愿望迫切。”

期待保证电煤质与量

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的建成投运,实现了将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宁东的火电“打捆”直送山东的梦想,输送电量相当于在山东新建7台60万千瓦机组,能够极大地缓解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紧张状况,提高山东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据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人士介绍,山东是我国能源需求大省,2010年山东电网装机缺口约为550万千瓦,“十二五”以后,如不接受省外来电,缺口还将逐步加大,接受区外来电有助于保障山东省的电力供应。

但电力外送的任务远没有纸面上看起来那么容易。

8月26日,宁夏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主任姜萍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就在前一天,专门为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的灵武二期电厂的一台100万千瓦的机组在“趴窝”了近四个月后重新运转起来,为宁夏外送山东的电力提供了支持。

自工程投运以来,宁夏电力公司很好地完成了对山东的送电工作,但姜萍最清楚,这个工作并不容易。“这条线路在设计之初,是想将宁东的火电与青海的水电打捆送往山东,但今年由于青海省内本身缺电,再加上宁东火电基地的一些配套火电机组投产滞后,让外送电工作进行得很困难。”她介绍说,截至7月,宁夏电网向山东送电93.15亿千瓦时,远低于预期。“原因是由于电煤供应及煤质问题、个别新投运机组设备问题,严重影响了火电机组出力和运行稳定性,造成外送山东配套电源项目发电能力不足。”尽管面临困难,宁夏电力公司在满足区内供电需求的同时,仍积极组织网内其他机组参与送电,满足山东的用电需求。

“由于电煤质量的不稳定,上半年造成300万千瓦的非计划停机,给我们的调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姜萍感慨道,她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在宁东火电基地的电煤质量和数量上给予保证。

煤从管道流

神华宁煤集团甲醇项目工作人员在主控室工作。

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专家认为,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未来仍将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然而,传统利用技术煤炭效率低、污染重且无法充分利用其价值,导致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除了把煤转化成电力,还可以通过煤化工技术把煤转化为天然气、煤制油、甲醇,通过管道输送出去。

近几年,宁东的煤化工产业也快速发展。吸引煤企积极投入煤化工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化工相比卖原煤的高利润。一些煤炭企业认为,从单纯卖煤到深度加工,经济效益提升空间大大拓展。神华宁煤集团总经理严永胜介绍,每吨原煤用来发电可增值两倍;煤制合成氨及化肥,可增值3倍;煤制甲醇、二甲醚可增值4倍;甲醇进一步深加工为烯烃等产品可增值8到10倍。在煤化工产业链,煤炭加工是利润层层翻番的过程。

据了解,神华鄂尔多斯100万吨煤制油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规模化运营的项目,今年上半年已经赢利8.8亿元。

5月初,神华宁煤集团年产50万吨的煤基烯烃项目成功产出终端合格聚丙烯产品。神华宁煤集团董事长王俭说:“未来10年内,宁夏将实现1亿多吨煤炭深加工目标,煤炭的转化能力大大增强,富煤的宁夏反而可能缺煤,还需要从外省区购进煤炭才能满足煤化工发展的需要。”

与宁夏相邻的陕甘蒙“能源金三角”地区,目前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煤化工产业项目,成为我国特别集中的煤化工基地群。宁夏宁东能源基地在建和建成煤化工产能708万吨,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000万吨;内蒙古鄂尔多斯108万吨煤炭直接液化已经投产,年转化煤炭能力超过6000万吨;陕西榆林锦界天元化工50万吨中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已建成投运。

“逢煤必化”背后存隐忧

然而,“逢煤必化”的热潮背后,产能过剩的危机也开始隐现。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800多亿元,新增产能甲醇850万吨,二甲醚90万吨,烯烃100万吨,煤制油124万吨。而已备案的甲醇项目产能达3400万吨,烯烃300万吨,煤制油300万吨。以甲醇和二甲醚为例,目前全国在建和拟建产能分别超过3700万吨和4000万吨,分别相当于2008年全国消费量的4倍和20倍。2010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煤6000万吨,煤化工项目耗煤就达3074万吨,甚至影响到当地电煤供应。

供过于求造成的结果,就是设想中煤化工产品的高利润不再。据了解,“能源金三角”区域内的一个煤制甲醇企业,2010年就亏损近7000万元。

除了对产能过剩的担心,煤化工的环境成本也让人忧虑。一些专家表示,发展煤化工项目必须科学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煤的利用方面,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利用效率。他举例说,每吨煤制烯烃在生产过程中要耗水80吨,而用石油制烯烃每吨只需耗水6.3吨,而且只有当煤的价格保持在低位并且石油的价格保持在高位,煤制烯烃与石油制烯烃相比才具有经济性,一般来说只有石油价格高于100美元/桶的情况下,煤制烯烃才有成本优势,所以煤化工项目并不是一本万利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主任张国宝认为,应该更理性地看待煤化工项目。他表示,赞成拾遗补缺、适当上一些项目,但争上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单位,应该客观、冷静、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产业,遍地开花,争相上马项目是不妥的,煤化工发展不仅要考虑煤资源合理利用,还要考虑环境容量、水资源及市场等制约因素。

煤炭就地转化

变输煤为输电经济优势明显

宁东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煤炭资源应该怎样利用?原煤外销、煤转电、煤化工是当今煤炭利用的几个主要方向。但专家表示,这几个方向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切不可因为短期的局部利益而阻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长远发展。

8月28日,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疑惑:“这到底是煤炭基地?还是煤电基地?或者是煤化工基地?”谢克昌认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定位一定要准确,作为能源基地,一定要以发挥煤的最大利用效率和降低利用过程中的污染为目标。

相对于输煤,输电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更加直接。宁夏电力公司总经理崔吉峰作了一个数据比较:“以煤炭外销和用于区内发电为例,2010年,每百吨标准煤直接销售可实现工业增加值2.67万元、税收0.61万元;用于区内发电消费可实现工业增加值4.03万元、税收0.94万元以及政府基金收入0.42万元,直接销售煤炭和用于就地发电对自治区财政收入的贡献比约为1:2。已投运的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年计划输电24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输出原煤1600万吨,直接增加的税收及政府基金收益约15亿元。另据资料研究,输煤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送端地区GDP的贡献比约为1:6,对送端地区的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1:2,输电的经济和社会贡献明显优于直接输煤。”

事实表明把煤炭转化为火电外送,无疑还是把煤炭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直接的形式。

用更少的煤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8月28日的一次座谈会上,张国宝明确表示,宁夏在火电外送方面优势明显。他给宁夏自治区政府领导算了一笔账:“宁东当地煤矿卖给当地火电厂的煤价是每吨270元人民币,卖给秦皇岛的煤价是一吨800多元。如果用当地的灵武二期电厂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每度电的煤耗大约是300克左右,那么一度电的原料成本大概是0.09元,如果把电送到上海的话,上海外高桥电厂的耗煤量是每千瓦275克,但煤价已经是每吨1000元,那么一千瓦的原料成本是0.275元,宁东的电送过去仍然比当地的便宜,优势和利润都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也认为,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和紧张局面将长期存在,而运煤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压力。铁路、公路所运送的煤中有一部分是化工、炼铁原料,无法替代,但超过一半是电煤。

目前我国山西、陕西、蒙西地区输煤输电的比例是20:1,输电比重明显偏低,比例不足5%,专家认为这个比例应提高到4:1。

根据测算,运输5000大卡以下的劣质煤,相当于运输四分之一石头。如果中国50%的公路煤炭运量转化为输电,那么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600万吨,燃油300万吨。

汪燮卿院士认为,从煤的利用效率角度来说,目前超超临界发电的煤利用效率是最高的,达到了42%,而煤制烯烃的煤利用率最多只能达到35%。

当然,煤炭外销、煤化工、煤转电是我国现阶段煤炭利用的主要形式。外销煤炭会浪费大量的运力,加快煤炭的就地转化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用更少的煤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在节能减排成为社会趋势的背景下,对于宁夏这个刚被评为“高碳”的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